外经企业财会工作如何应对境外项目所在国突发事件
- 来源:国际商务财会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外经企业,财会工作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25 14:14
【摘要】最近发生的乌克兰事件、越南打砸中资企业事件、泰国政局动荡以及近年来爆发的利比亚事件、马里政变等,都严重影响中资企业在境外的正常运营。这些突发事件的频频发生已经引起我国政府和企业管理层高度重视。外经企业在境外面对突发事件时,企业财会工作部门是如何采取避险措施,使企业财产损失降到最低,成为“走出去”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财会工作角度分析了境外项目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措施,并就境外实际发生的突发事件案例进行分析。希望对外经企业财会工作在应对突发事件处理方面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外经企业 财会工作 突发事件 避险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4.4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危险的地区动荡,我国外经企业面临诸多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就企业财会部门来说,要做好哪些方面的避险工作,尤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如何将人身财产损失降到最低,是外经企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课题。财会部门掌握着企业的资金和关键性信息资料,笔者在实践工作中总结积累了财会工作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希望能对外经企业做好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借鉴。
一、财会工作应对突发事件避险措施
(一)从思想意识到行为规范确保成功应对突发事件
1.提高思想防范意识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之一,不仅适用于会计核算工作,同时也适用于财会人员处理各类事件。为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财会人员首先须从思想上保持谨慎,认真思考应对可能发生的一切突发事件,平时要增强防范意识,尤其是在平静安逸的工作环境下,不能麻痹大意,时刻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从会计职业的谨慎性出发,平时须向企业其他部门人员灌输发生突发事件如何保护财产的做法,促使企业上下形成防范突发事件的意识,从思想上保持一致,共同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2.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突出财会部门应对工作的表述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针对各类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预案重点是应急现场处置程序及方法,是现场应急处置成败与否的关键,是应急工作的基础性文件。《应急预案》中有关财会部门的应对工作应重点表述,包括财会部门平时的工作规范、遇到突发事件时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和突发事件发生后对恢复生产所做的工作支持等方面应做出具体表述,为财会人员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提供规范性行动指南,财务人员须认真学习领会,认真履行《预案》中的规定,为企业处理好突发事件作出保障。
3.财会部门建立制度规范财务行为
财会工作应对突发事件须从规范平时的工作行为做起,只有规范的工作行为,才能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将损失降到最低。规范的工作行为是由一系列制度规定形成的,这些制度包括:《突发事件应急资金预算方案》、《资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职责》、《备用金管理制度》、《企业权证资料管理规定》等,《突发事件应急资金预算方案》应规定留存应对突发事件货币资金的额度和具体使用方案,其他制度须规范财务人员平时的工作程序和行为,如从银行取现的方案和程序,资金保管程序,资产管理方案,备用金管理方案等。从制度层面对财会工作进行规范,养成良好的规范性工作习惯,避免因工作行为习惯的差异引发突发事件。同时,规定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财务人员所采取的规范性应对措施,甚至在平时工作中安排时间加以演练,为遇到突发事件时将资产损失降到最低做好准备。
(二)做好室内、室外安全防范措施,准备好突发事件储备金
财会部门应做好室内、室外安全防范措施,同时在《应急突发事件资金预算方案》中应规定突发事件储备金的放置和使用方案,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启用储备金。
1.财会工作室内、室外防范措施
(1)财会工作日常防范措施。按照《应急突发事件资金预算方案》规定,财会部门平时预留一部分资金以备抢劫发生,财务室应设置在不明显位置,加建防护栏。在资金保管方面,通常境外管理机构或项目驻地各自须配备两台保险柜,日常使用的保险柜只存放当地币,数量控制在一万等值美元之内,当驻地被抢时,可将保险柜打开,抢劫驻地的基本是有预谋有组织的当地人员,他们必须得到利益后才肯离去,此时财务人员不能与之对抗,尤其在非洲地区,有预谋的抢钱基本都带枪支,而财务人员手无寸铁,此时对抗无疑送命,财务人员须立即打开保险柜,将存放的当地币让劫匪拿去,这是确保资产和人员安全的最佳措施。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记住犯罪人的相貌,衣着打扮、年龄、身高等基本特征,如有犯罪车辆,应记住车牌号或车型、车身颜色,方便警察追查。“第二保险柜”摆放位置应较隐蔽,可以存放大额当地币包括突发事件储备金和美元等其他硬通货,还须将企业所有权的权证资料等存放进去,以防被抢被盗。当项目驻地每月发放当地员工工资时,财务人员不得将大量现金堆放在桌面上,应分时段分工种将现金发放给工头,由工头再发放给员工,以免引起哄抢。有条件的地方应给当地工人建立银行账户,将工资直接由企业银行账户划拨到工人账户。
(2)室外防范措施。去银行取现应使用中方司机,至少两名中方人员同行,取现时间和路线及陪同人员应不具备规律性,保持通讯工具畅通,取现后应分成两份,一份较少,以备被劫,一份较多,可置于隐蔽处。取现人员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当发现可疑车辆、人员,取现人员要做好应急准备,通过通讯手段向驻地领导汇报,请求支援。取现被劫基本都是事先被盯梢到中方人员的行踪轨迹,多携带枪支或管制刀具,易发生在交通堵塞或无人区,此时,取现人员应以保护人身安全作为第一要务,应将事先准备好的较少资金给予对方,劫匪得到钱后,一般不会伤人,便很快离去,随后,第一时间电话驻地,来人接应,同时报告使馆、经商处和当地警方,引起各界重视,通过使馆、经商处给当地警方施压,使当地警方加强巡逻,以防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2.启用突发事件储备金
近年来发生的海盗、恐怖主义、疾病、地震、海啸等同样对外经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类似突发事件都影响到中国企业在境外的生存和发展。
外经企业应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算,安排好存放突发事件储备金,测算各类突发事件发生时,预计要使用的储备金金额。如果应急资金储备较少,则会影响人身财产安全,如果储备金放置过多,则会影响现金转账。如发生流行性疾病、战乱等突发事件时,企业应立即启动应急储备金,用于购买机票以便撤退、购买食物等生活用品以备留守人员使用,支付当地员工薪酬以备看守场地等。
(三)加强权证资料管理,确保权证资料完备
权证资料包括外经企业在当地国经营注册的营业执照、税务部门的登记资料、银行开户销户资料、联名签字资料、银行中间产品资料包括保函资料授信资料等、具有法律属性的土地产权证书、房屋产权证书、交通工具及机械设备的入关资料等所有权证明文件等。
平时的财会工作汇总,应做好各类财产的资质证明和相关所有权性质的资料收集工作,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保管方案。
1.原件的管理。财会部门对各类权证资料的原件须存放在“第二保险柜”,即使驻地被劫时权证资料不易被发现而保存完好。
2.复印件的管理。财会部门对各类权证资料须复印两套并加盖企业公章存放,一套交由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管理,一套部门内人员存放,倘若因突发事件原件毁灭时,可以用复印件证明企业对所属财产的所有权。
3.电子文件的管理。财会部门除了对权证资料等原件、复印件做好安全管理外,还须对各类权证资料扫描成电子文档进行保管,存储在电脑、U盘、硬盘、企业邮箱甚至企业云存储里面,这样即使在战乱等突发事件中丢失了权证资料的原件和复印件,随身携带的U盘或硬盘存储的资料则能保存完好,待事件平息之后可以向有关部门证明企业对财产的所有权,在所有资料都丢失的情况下,可以启用企业邮箱或企业云存储等手段恢复电子资料。
(四)加强安全防护工作,确保财产安全
1.加强驻地安全防护工作
企业在所在国项目驻地应成立安全工作组,设置值班室,指定专人负责值班,设立值班电话和备用值班电话,必要时保证24小时有人值班。在项目驻地建设防护墙,聘用当地警察,有条件的地方须聘请持枪军警看护场地,与所在国安全、警察部门密切协作,凭证件出入驻地,充分保护人、财、物的安全,只有驻地安全得到了保障,财会部门才能安全工作。
2.保护财产安全
当发生突发事件后,企业在启动应急预案之后,在确保人员安全撤离的同时,火速安排人员做好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的保护工作,此时应启用突发事件储备金用于财产保护支出,在保证支付完必要的撤退交通费用后,安排资金给当地人员看管机械设备,根据情况严重程度高薪聘用当地警察或配备武装设备的军警人员,最大限度地保证事件发生期间项目的财产安全。
财会人员协助物资管理部门做好项目施工现场的各类物资管理(包含物资仓储、保管、应急物资发放等)工作,在收到突发事件预警前、对项目物资进行清点归库,封箱锁库,各类机械设备、小型机具、驾驶车辆集中到指定区域,对现场设备物资进行拍照,通知负责工程项目现场保卫人员进行保管。贵重物资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装车,并安排当地人员随车押运,按指定路线撤离。
(五)加强与政府部门联系,确保产权回归
加强与我国使馆、经商处以及当地国际组织联系。企业财会部门平时应加强与我国驻地大使馆、经商处、当地政府部门以及当地国际性组织联系沟通,通过各种活动促进财务人员与相关机构人员之间的互助关系,让各相关机构认识和了解到企业在当地经营情况,必要时将有关资产的权证资料复印件向有关部门报备,当突发事件发生之后,企业可以恢复生产时,如遇到企业资产产权被侵害,财会部门可积极与有关各方沟通,努力让各方为企业资产产权回归提供便利。
(六)投保中信保产品,获取合理补偿
财会人员应具有比企业经营人员更高的风险意识,在突发事件影响境外项目正常运营时,应从财务角度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比如将境外项目的合同履约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相应险种,在突发事件发生对项目造成重大损失时,可以取得中信保的相应赔偿,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是我国政府政策性信用保险业务机构,为中资企业有关境外业务提供可投保的险种很多,其中政治风险保险险种是中信保惟一承办中资企业海外投资政治风险保险的险种。据统计,大约80%的在京央企和国企已经投保包括政治风险保险服务的综合险。投保的中资企业在海外的项目遇到因政治风险而引发的突发事件给项目带来的损失就可以向中信保获得赔偿。在2011年的利比亚事件中,葛洲坝集团成为这场动乱中参保政治风险保险的正面案例。
二、外经企业财务人员成功应对突发事件案例
(一)利比亚事件
当地时间2011年2月15日开始反和平示威,3月19日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国的战机或舰艇向利比亚有关目标实施了军事打击。局势动荡后,国资委于2月22日成立应急指导小组和前方指挥部,并启动撤离方案。据了解,有13家央企在利比亚的项目全部暂停,总计约188亿美元的合同金额,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基建、电信领域,合同大部分已开工。中国中冶、中国建筑等四家大型央企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累计停工的合同金额达到410.35亿元,中国铁建未完成合同额达233.95亿元,占一半多。另外在空袭发生之前,有27家中资企业在利比亚的工地、营地遭遇袭击与抢劫,直接经济损失达15亿元人民币。
据了解,在利比亚承包工程的数十家中国企业中,有7家向中信保选择了相应险种进行了投保,其中6家为国企,1家是民营企业。这一方面因为有能力承接海外项目的民企还比较少,另一方面因为民营企业对国家动乱等政治因素带来的风险敏感度比较低,意识不足。此次事件当中,中信保向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建材集团进出口公司支付利比亚工程承包项目信用保险赔款逾2亿元。
(二)马里政变
当地时间2012年3月21日下午,在距离马里首都巴马科15公里的卡蒂军营,部分军人抗议政府处理北部地区骚乱不力而引发哗变,在短短的10多个小时内,事态迅速升级,哗变士兵占领了马里国家电视台,同时攻占总统府。马里政变军人22日凌晨通过马里国家电视台发表声明,废除马里现行宪法、终结总统杜尔的政权,国家政权将交给未来的民选政府。一场军人哗变演变为马里21年来的首次政变。
事件发生后,当地某施工行业央企财会部门在一小时内就政变事件向中国总部财会部门进行了电话汇报,总部财会部领导对此次政变事件表示极大的关切,要求财会部门协助企业做好财产人身安全应对工作,驻地财会部门制定了以下几种有效的应对措施,使企业和境外项目在本次政变事件中,未损失任何财产。
1.政变发生后,财务人员及时与中国总部财务部取得联系,要求总部中止汇往当地银行的任何款项。同时通过与当地银行联系,取得当月银行对账单凭据,并对当地银行账户进行密切的关注。
2.保管好库存现金和突发事件储备金,在安排好突发事件各项开支后,把存量现金分散管理,要求每人保管部分现金,以免遇到不测全部损失。
3.对于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立即与当地保安公司签订补充协议,同时对现存设备及物资进行清点、拍照、加封,与保安公司相互签字确认。
4.对于原始财务单据、凭证、报表等资料,统一打包,相对安全处存放,较好地保管了财务资料。
三、突发事件对外经企业财会工作的启示
外经企业财会工作肩负着境外项目所涉及的各类财产的安全保护工作,财会部门应急避险措施采取的得当与否,关系着企业财产损失的程度,通过我国外经企业在境外已发生的种种突发事件来看,给外经企业财会工作带来的几点启示如下:
(一)树立安全意识
财会人员平时应提高警惕,树立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不能因为驻地未遇到抢劫事件而放松警惕。
(二)重点保管好“第二保险柜”
在发生入室抢劫等突发事件时,财务人员可将摆放位置较明显的保险柜打开,让劫匪得到小额钱财,重点保管好“第二保险柜”,因为“第二保险柜”内存储大额现金和重要文件资料。
(三)保持信息畅通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前,境外机构可以及时利用微信、微博及QQ等新型通信方式与国内总部或外界实时联系,有效保证信息沟通顺畅,及时调整有关危机处理方案。
(四)处理好未履约合同
未履约合同是指外经企业因各类事件造成自身未能完成合同所承诺的内容,如在利比亚事件中,多家中资企业未能按合同完成规定的履约内容,被当地银行向中资公司针对预付款保函进行索赔,索赔额度均达数亿元人民币。“预付款保函”即承包商通过银行向业主开具的按规定偿还预付款的担保书。承包商如果未能履行合同,银行将把预付款退还给业主,并向承包商索赔预付款的本金和利息。通过利比亚事件的教训,财务人员应重视未履约合同的处理方式,尽力为企业减少损失。
(五)向保险公司投保
财务人员应向企业管理人员宣传境外资产投保理念,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为企业挽回部分经济损失。我国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是外经企业首选的投保机构。对于越来越多的走出去企业,越来越多的突发事件的发生,除了中信保公司的保险体系外,应建立一个有效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安全保障体系,为外经企业在境外安全施工经营提供保障。
主要参考资料:
[1]央企境外项目集中亚非拉风险形势严峻[N],人民日报2012.11.26
[2]北非动荡催热保险产品21世纪经济报道[N],2011.3.12
[3]刘坤.海外工程承包避险重在防患于未然[N],国际商报2011.12.20
[4]安徽省商务厅.境外工程突发事件媒体应对策略,2013.9.30
[5]朱继斌,何雪亮.刍议境外工程项目财务税收有效管理[J],国际商务财会,2012(7).
李杰 伍晖(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