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皇帝里,长寿的前三名为:乾隆、梁武帝萧衍、武则天。南北朝时的梁武帝萧衍,活了86岁;女皇帝武则天,享年82岁;而清朝乾隆皇帝,则寿高89岁,位居中国封建皇帝中的长寿之最,被称为“古稀天子”。他在位60年,退位后依然身体健康、思维清晰,常以太上皇的身份过问朝政。这与乾隆注重养生密不可分。
乾隆皇帝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总结出了养生四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其中,“十常”即:“齿常叩,津常咽,耳常掸,鼻常揉,睛常转,面常搓,足常摩,腹常运,肢常伸,肛常提。”“四勿”就是:“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这“十常四勿”,非常符合中医保健养身的道理。乾隆尊为天子,富有天下,美酒盈仓,佳丽满宫。在此环境中,居然能做到不恋酒色,实属难能可贵。他的养生四诀成为后代养生重要的参考标准。
乾隆喜欢“旅游”。他六下江南,三上五台山,游览名川大山、古刹旧寺。如此涉足野外宽阔幽静之地,令人心旷神怡,悠然忘返,对身心健康是大有益处的。
乾隆好读书,善诗文。据说,他一生作文1300多篇,写诗4万余首(自然,其中许多是由他的臣下草拟的)。乾隆喜书法,写得一手好字,其字圆润遒丽,很有功底。每到一处,必要御笔垂青。西湖十景,就是由他亲手题的碑。
乾隆的饮食,也讲究养生之道。喜欢吃各种药粥,这些粥,对于人的脾胃很有益处。八珍糕,乾隆也非常爱吃,他还自己亲自配制了乾隆八珍糕的配方,包括:党参、茯苓、白术、薏米、芡实、扁豆、迷莲、糯米、白糖,研成细末和白米粉蒸糕,每天吃4~6块。在晚年时候,乾隆经常服用八珍糕,的确收到了健胃补气固肾养脾的效果。
乾隆年间,清宫饮食十分丰富,但他食杂粮、蔬菜(素食)的习惯不改。每年春季榆树发芽的时候,清宫要食榆钱饽饽、榆钱糕、榆钱饼。乾隆不仅自己吃,还将此供奉神祖,宫内、圆明园等处佛堂,也分送后妃、皇子们和王公大臣们品尝。这体现了乾隆帝的饮食“粗细搭配、粮菜互补”(素食为主)的合理膳食。
乾隆也注意进补,但适时适当,从不乱补。所用“松龄酒”“龟龄集”之类,主要由补脾肾、益气血为主的中草药制成。这也是符合医学道理的。补肾可以滋先天,补脾可以壮后天,肾气强盛,脾胃健运,气血充盈,身体自然强壮。
烟草从明代传入中国后,京城达官贵人中十有八九都嗜烟,乾隆也曾经一度嗜好抽烟,而且非常上瘾。后来乾隆患上咳嗽,御医看过之后,认为是抽烟的结果,乾隆这才觉出抽烟的危害,于是命令侍臣不得再给他进烟。果然,没过多久乾隆就不咳嗽了。
历代皇帝都是任性而为,只要自己喜欢的就不管是否有益,但是乾隆在生活上能够及时节制不良癖好,这也是他能长寿的重要原因。
(编辑 刘哲汐)
■文/荆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