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食文化的底蕴是深厚的,而且是源远流长,堪称一绝。不管我们身置何处,都会有地方独特风味的享受。
在过去,莜面饭是坝上草原的家常便饭,如今则是截然相反,吃一顿莜面饭形同过去过年吃水饺一般新鲜。现在,人们家里除了白面,就是大米,而且是精加工,精制作的食品。长此以往,难免有些显得单调。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对过去的粗粮还是热衷,留恋不舍,不时改善一顿。这是近几年社会饮食文化的一种变迁,也是时代发展的象征。
中华饮食文化的底蕴是深厚的,而且是源远流长,堪称一绝。不管我们身置何处,都会有地方独特风味的享受。坝上草原的莜面饭也不例外,是草原上的饮食文化中的历史悠久的风景线。在过去,老人曾经这样说,坝上三宗宝:山药(土豆)、莜面、大皮袄。可以与关东的三宗宝:人参、貂皮、乌拉草相媲美。莜面的制作方法很多,每种吃法都让人叫绝。其实,莜面的加工是比较麻烦的,工序多,经过多次加工后,才能上餐桌。例如,莜麦初期加工时,要把莜麦放在大锅里煮熟,然后上炒锅炒,把水汽炒干,成为黄色的膨胀起来的大颗粒莜麦,这时就能吃了,莜麦的清香味马上体现出来。那个时代,农户家里加工制作莜面时,特意给小孩炒点莜麦粒,当小食品吃,孩子们高兴的会露出欣慰的笑容。莜麦炒干后,要到磨房加工成面粉,进行储藏,供随时食用。那个时代,吃供应粮的也是供应莜面的,但一般不如农户自己加工的精细,蒸出来的莜面饭会有些发黑的感觉。但莜面的清香气味是不会改变的。
在过去,一个家庭妇女必须会做莜面饭,否则人家会小看你的。要吃莜面饭,厨师要把莜面盛到面盆里,烧开水,一次注入,乘热劲马上把莜面揉合起来。那种热度平常人是无法承受的,滚烫的莜面一次到位揉合好,需要人的一定耐力的。莜面饭上讲究的是推窝窝、撮莜面鱼子……打餽垒,是莜面中最痛快的制作法。烧开水,把莜面放入锅内煮一会,然后用专用叉子进行搅拌,把块状的莜面,打碎成一般大小的颗粒,盖好锅闷十来分钟,就成了。清香的莜面馈垒扑鼻的香,盛上一碗,就着咸菜饱饱吃一顿,一天不会饿的。撮鱼子,推窝子,这是女人们展示厨艺的大好机会,技术高超者,两只一起撮,每只手5根或6根不等,粗细均匀莜面鱼子,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可以与兰州拉面想媲美。不会撮的话,那几个莜面团,总是往一起粘,分不开家的。推窝子,也是一样,一般高,薄如纸,一个细如指头的莜面窝子瞬间成功。这些独特的莜面饭加上,羊肉汤,或者蘑菇汤吃起来的话,可谓是一种无法形容的美食享受,让你赞不绝口,赞美莜面饭的清香,厨师的高超技艺,将成为一顿永久的难忘美食大餐。
喜欢莜面的那些老人心中留恋莜面饭的原因就是基于此,一直眷恋着草原的佳肴——莜面饭的醇香美味。
(编辑 林硕)
■文 草原一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