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百盛集团发布业绩报告称,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75亿元,较上年大幅下滑23.1%。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百货商场,百盛集团的一举一动折射出整个中国传统零售行业的现状。传统百货在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后,近年来已显疲态,“传统百货的冬天已经到来”成为业内的普遍忧虑。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土地价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业建筑及装修成本亦大幅提升,不断上涨的租金压力成为实体零售必须面对的难题。另一方面,电商销售已呈席卷之势,营收节节攀升,不断创下销售奇迹。就在刚刚过去的“双11”,阿里巴巴销售额达到惊人的571亿元,其中来自移动端的交易额更是达到243亿元。
在自身业绩低迷又伴随着电子商务猛烈冲击的境地下,百货业该如何转型以打好实体零售的反击战呢?当前,业内普遍认为,想要摆脱困局,只能通过优化线下的方式提高利润,引入更高端、更受消费者欢迎的业态。
由此,一些传统的百货商场在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的同时,也开始加大奥特莱斯、娱乐餐饮等新业态的投入,购物中心俨然成为消费者全新的生活方式。毕竟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商场的意义远不止于购物。不论是一家人聚餐还是情侣看电影,承载着消费者交流、休闲、娱乐等多项功能的体验式消费,永远比单纯的买东西更为重要。
就以大悦城在北京的受欢迎程度来说,地段和大牌决定一切的时代终将结束,而商场的布局,尤其是体验消费型商家的引进及布局,人文设施和服务的改善日益重要。
不过,体验型购物中心作为一个较为新兴的商业地产模式,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除了优化线下打服务牌之外,挺进线上也是实体零售打好反击战的机会之一。眼下,越来越多的百货业开始开设网店,在大力打造自建平台的同时,也通过入驻第三方电商平台,导入现成流量,拓展销售渠道。而更为彻底的则是尝试掘金于O2O模式。
从2013年开始,银泰百货和王府井百货等多家百货商场就宣布进军O2O领域。用户逛王府井百货、长安商场等百货时,结账可以直接选择微信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值得一提的是,支付宝已经和银泰百货合作,支持支付宝客户端付款。另外,在今年8月底,国内大型购物中心万达更是联合百度和腾讯宣布,计划出资50亿元成立万达电子商务公司,打造全球最大的O2O电商公司。
与此同时,零售商网站的降价促销日趋成为常态,第三方电商平台的价格优势正在逐渐降低。相信随着购物体验的不断完善和电商化进程的推进,日益多元的传统实体零售模式将重新建立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
本刊记者-黄斯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