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雪中国 Wild Skiing
- 来源:微型计算机Geek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滑雪,张草帽山,小五台,香山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2-15 14:21
到远离城市的蛮荒之地滑雪,是野雪之精髓。滑野雪时,那种漂浮于粉雪之上瞬间能使你感受到飞翔的快乐。可是,在中国,真的有国外电影里那种适合滑野雪的美丽境地吗?就有这样一群野雪疯子,不停在追逐中国最美粉雪,从天南到地北,只为激爽生活。
野雪中国的宗旨就是“寻找中国最美的粉雪”
什么是粉雪?简单说来也就是天然的没有压过的野雪。不同于一般滑雪场被压实的雪道,粉雪松软而干燥,对于新手来说可能比较难以驾驭。在深一些的粉雪上,因为没有外力的压实,你踩上去基本上就会看不到你的脚和滑雪板,就像消失在雪里一样。不仅如此,因为雪比较松散,所以新手会感到失去平衡,容易倾倒和不安全。粉雪越深,就越多不安全的因素。此外由于较少人滑的原因,没有他人留下的雪道供你参考,更增加了滑粉雪的危险性。所以GEEK真心建议从未尝试过滑雪的亲们,对待野雪一定要谨慎,不要轻易尝试,因为你不懂任何滑雪的技巧,根本无法驾驭野雪。安全第一!你懂的。但只要掌握了滑粉雪的技巧,对于粉雪的爱就停不下来了。对于滑雪老手而言,粉雪简直是滑雪的终极体验。在粉雪上漂移的快感,绝对让人欲罢不能。
随着滑雪运动在国内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滑雪爱好者将视线转移到雪道外,尝试野雪滑行。尤其是近几年,野雪爱好者有了井喷一般数量的增长,成百上千的雪友或争相进入各大雪场的树林和野雪道寻找粉雪,或走出国门,到欧美和日本去爽滑野雪。
与野雪爱好者逐年增多所不相称的是,国内野雪区目前还十分有限,仅万龙、北大湖等少数大雪场的树林和长白山北坡、西坡等地有可供雪友进行尝试滑行的区域。
那些你也许不知道的野雪圣地
为了推动国内道外野雪运动的发展,江鱼儿、赤旗和理想三名野雪发烧友在2011年发起了“野雪中国”活动,后又有阿苏、菜胖胖、雪熊、歪宝、Eric等成员以及阿斤、弼马温等雪友,他们在3年时间中,深度考察、开发了华北、东北和新疆十余处野雪资源,形成了大量视频、攻略等资料,并集结出版了《野雪中国路书》。
香山、灵山、小五台皆是驴友熟知的徒步圣地。香山红叶,吸引每天十万的游人竞睹美景;灵山五彩斑斓的秋色,见证着一队队在草甸上跋涉过驴友们的成长;小五台险峻的山脊,磨练着每一个来挑战“五台连穿”驴友的意志。
而当隆冬降临、瑞雪落下时,这些驴友们熟知的山上,又是怎样一种模样?
长白山,以天池闻名于世,西坡已被开发成成熟的野雪公园,而其十数里之外的南坡,一个叫望天鹅的地方,还是一片野雪的秘境。
喀纳斯,中国西北的一处明珠,待到皑皑白雪画布覆盖五彩斑斓的秋色之后,也将成为野雪玩家的乐园。今天,就谈谈那些年,我们在北方追逐野雪的日子。
帝都的野雪后花园——香山
华北野雪之旅,就从这座驴友们起步的山峰开始。貌似地球人都知道北京有座香山,老“燕京八景”中的“西山晴雪”和“银锭观山”都与它有关。香山地区最高峰是望京楼,海拔七百多米,以其为中心、一条条防火道如车轮辐条般从最高点蜿蜒而下。每当帝都飘雪时,这些防火道就是最好的雪道了。我们每年都会去滑一次香山,最近的一次是今年的3月初。
周六,一早便天气阴沉。很快,蚕豆大的雪片纷纷扬扬的充斥了整个天幕。根据在下以往经验,这种大雪只需持续两个小时,便能在香山防火道上铺上一寸的浮雪,如果你有一定的滑雪技术而同时又不心疼板底磨损,大可驾车或乘公交直奔香山。
天相大好,赶紧给野雪老友江鱼儿打电话,我俩一拍即合,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中午,我俩加上摄影师杨涵和亲友团海霞姐一共四人在便饭后,驱车一路西行,下午两点到达香山卧佛寺停车场。下了车,雪一点也没有见小的样子,甚好!我们穿戴好装备,沿着好汉坡传统路线上山,树林间的巨石上都覆盖着一层新雪,走起来巴适得很。
三人在海拔200米左右走出树林,开始上防火道。正如所期望的,防火道上有约两寸的新雪,对于嗜雪如命的我们,真是极好的。一路上行,与许多驴友擦肩而过,大都对我们背上的大雪板啧啧称奇。不到三点,走过挂甲塔,视野变得开阔起来。蚕豆大的雪花逐渐减小到绿豆的尺寸。
三点半光景,拐过最后一道弯,我们登上了香山最高点—新望京楼。看门老头也算是老熟人了,对我们背着雪板上来也是见怪不怪。简单的用完路粮,江鱼儿和我穿上雪板,开始爽雪。从打鹰洼向下,就不是老头的管辖范围了,于是防火道上恢复了全部覆雪的状态—一条整整7km长的一条中级道。
如此好雪摆在眼前,不抢可耻!江鱼儿和我也不大顾得上等杨涵的拍照,竟自飞快的向山脚滑去。防火道一边是山体,一边是悬崖,宽约五米,滑起来着实刺激,山体和悬崖都在飞速向身后退去。当然,抢滑到江鱼儿前面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一直在我前面5m~10m的地方,板尾扫起的碎雪几乎能打倒我脸上。我也清晰的看到,他的板刃时不时的会直接刮到薄雪下的水泥板防火道,因为我分明的看到了点点的火星……估计我也是如此吧。
滑到接近挂甲塔时,我注意到前方的江鱼儿陡然收腿腾空而起,看来有状况!果然,一道排水沟横切了防火道,早有准备的我也一跃而起,跳过水沟。刚落地便发觉前方一个胳膊肘急弯,小心翼翼的地板底平搓拧了过来,眼前又是一条很陡的下坡,而江鱼儿,摔倒在下坡的尽头,板刃几乎刮平了数平米的薄雪,露出灰白色的水泥板路,在他身边,两个游人仍惊魂未定。
好吧,下次帝都飘雪时,我们一同上香山!
小提示:香山野雪强度较低,对驴友体力几无要求。滑行技术方面,要求中级道流畅滑行以上技术,会板底搓雪控制少用刃。装备方面,任何雪板、雪靴和一副适合挂雪板的背包即可。香山滑雪详情请在土豆网搜索视频《香山野雪攻略》。
特别提示:注意控制速度,避免自身受伤或伤及游人;山后香山水库附近有些小坡适合飞包。
华北野雪的最高圣地——小五台
毋庸置疑,小五台是华北地区野雪的最高圣地,野雪爱好者渴望的圣杯就在那里。冬季小五台穿越,一直是驴友们讨论自己是否资深的一道门槛。而冬天背着雪板上山,再滑下来,岂不是更酷?在下这样干过三次。
最近一次是2013年三月末的一个周五,理想、Final和我连夜赶到小五台下、去大同国道边的西合营镇住下,周六一早四点便爬起床,把车开到山脚下一个小山村,转乘一辆本地小面包车,在夜色的掩护下直奔西金河口。在章家窑山口下了车,天边刚刚泛白,我们借着微弱的天光向东方那巨大的山体走去。
半个小时后,跨过一道又一道农田,终于站到沟口。雪越发厚了起来,有时会一脚下去没到大腿根。九点钟光景,我们走到了羊圈,头顶上山梁的边缘已被其身后还没出现的太阳镶上了金边,接下来就是通向垭口的密林陡坡了。
背着一米八的大板子,最恐怖的就是在密林中上攀,在必须错身而过的两颗树间穿过,难免板子不被挂住。所以大多数时间只能低头哈腰的小心行走,憋屈的很。在11点钟,才攀上了垭口。
眼前展开了一片大好风光,山脊上的风陡然增大了两级,我们扶着石头,小心翼翼地上攀。走到2450m海拔的一个小隘口,向北下方看去,一条窄窄的雪沟直放而下,三年前,江鱼儿带着我就是从这边贸然滑下,后来突遇大冰瀑遇险,当时身上一没吃没喝二没羽绒服,最后天黑透了才摸出山区的场景是如此清晰,让人不寒而栗。
中午12点半,翻上最后一道雪檐,我们登上西台之巅,远处的东台和北台的巨大身形展现出来,北东山脊嶙峋的岩石好像触手可及,那里每年都会“劝退”多少驴友啊!
享受完一览华北平原的优越感后,上板下滑。从顶峰雪檐上飞下,直下西南沟的陡坡有四十度,粉雪无底。可惜身上没有雪崩气囊,在下不敢贸然猛搞,小心翼翼地在陡坡上跳转下滑,雪板挂起的大片流雪伴随左右。还没过瘾便来到垭口同海拔高度,收板横切返回垭口。垭口向下,树林粉雪,可惜树木太密,我的技术还不能滑爽,时不时的还要收板上包,坐着“屁墩滑”下行。
待到羊圈上方开始,树木消失,雪况绝佳。沿着山沟下滑,覆雪的石头就是天然跳台,两侧山壁形成天然U槽,更不用说小冰瀑等独一无二的“雪况”。那天,我们就这样,在那条雪沟中,向西迎着夕阳,一路滑一路歌,告别了美丽的小五台。
小提示:灵山野雪强度很大,需要雪友具有较强冬季户外经验或雪山攀登经验、较好的体力。滑行技术方面,最好是能够在万龙等大雪场的道外野雪区流畅地滑行。装备最好是专用的登山滑雪板和一副适合挂雪板的背包即可,最好有雪崩救援装置,务必两人以上同行,建议开春后前往。
特别提示:一定沿着上升原路下滑,否则很可能遇险。另外,小五台最好的雪坡是东台直下东沟的大雪坡,目前仍是处女地,但雪崩风险极大,有兴趣赴那边探险的雪友务必携带雪崩气囊。
长白山南坡的野雪秘境——张草帽山
张草帽,位于长白山在中国境内的第二高峰—望天鹅西北,是一条主峰并不明显的东北—西南走向山脊,坡度平缓,山下是原生针叶林,山顶分布大片的高山草甸,冬季降雪量极大,12月中旬平均雪深达1m以上,其雪景早已因徒步者的游记而名声在外。而山顶宽阔的高山草甸以滑雪者的眼光来看,是不可多得的滑雪地点。
2013年12月13日,雪友弼马温一行四人从沈阳乘火车出发,只有90元的卧铺票价丝毫不影响舒适性,美美地睡上一觉后,于14日早上八点半到达距山100km的松江河镇。他们预定好的一部面包车,讲好的价钱是800块钱两天。第一天在松江河火车站接站,再到黑河林场住处换滑雪装备,接着送到省道243km处的登山起点;下午三点半再回到登山起点接人回到黑河林场。第二天一早就照原路返回,回松江河火车站,结束行程。车是从漫江镇找的,因为这里离登山出发地最近,接送比较省时间,费用自然也就最低。住处黑河林场是离张草帽最近的可以住宿的地方,2室1厅的民居改成旅馆,只要200元一宿,提供1张双人床和两张单人床,其实人多完全可以地铺,地热供暖的房间晚上只热不冷。在此匆匆留下辎重换了雪具,朝登山地点进发。
出发地302省道243km处海拔约1600m,距望天鹅主峰(2200m)张草帽顶子(1960m)直线均约3km。路边是茂密的针叶林。
树很粗,应该是原生林,林下雪深1m左右,离路入林后先是小下坡然后平地。有一条徒步者踩出来的小路,是通向望天鹅的。此次一行四人,两人用普通登山滑雪板,两人用TELEMARK滑雪板。板在脚下,有路无路均无不在话下,雪友们与此路伴行五十米后右转张草帽方向进发,从此脚下便一直是1m以上深的天然雪,以前的徒步者只能以多人轮流踩雪开路的方法前进,而用雪板前进则是轻松加愉快。
二十分钟后到达一大片林间空地,张草帽顶子的秃雪坡隔着一片山腰森林在望,路线清楚。若从此进发,两小时内便可登顶。由于他们过于保守的选择跟随之前徒步者留下的GPS航迹,第一天并没有登顶。那是一条为了尽量不走深雪而提前切上山脊的远路,其实对于滑雪者来说,完全不必在乎深雪。由于策略的失误,14点的关门时间只到一片空旷的缓坡,只好按时下撤回国道243km处,乘车回黑河林场住地。
第二天,按照与司机的约定,早不到九点出发,九点半从243km处进山,根据前一天的经验,以北欧滑雪的方式方式通过缓坡和平地,以加快行进速度,到达林间空地后直线朝张草帽山顶进发,坡度增加后而开始用止滑带,约12点整轻松登顶。一路雪景相伴,在山顶还可以看到望天鹅,万达雪道和天池主峰。
终于到了可以爽滑的时刻!
小提示:山顶的空旷雪坡GPS测有100m落差,目测相当于北大湖1号道、万龙金龙道、亚布力大盔0点以下的样子,树林地带更为平缓,局部有陡坡,无灌木针叶林,专家级选手可滑,详情看照片和录相。山顶到公路,滑了1.5小时。爽滑的视频,请网上搜索《张草帽山野雪》。
特别提示:张草帽山总体坡度不大,且雪坡连续、雪质极好,雪崩风险小,是体验野雪之趣的好地方。
天气条件最像和阿尔卑斯的野雪区——喀纳斯
喀纳斯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新疆北部,纬度较高,且受到大西洋暖流的关照,冬季降雪丰富。再加上海拔不低,山上多分布针叶林和草甸地貌,冬季一片白茫,成为野雪圣地。
多数内地雪友可能对喀纳斯较为陌生,在此将其涉及吃住行的野雪攻略介绍如下。
交通:飞机可直接飞阿勒泰(需经乌鲁木齐中转),冬天每日二班。然后从当地租越野车或四驱皮卡进山,费用每日约800元。也可从乌鲁木齐租车直接进喀纳斯,一天可以到达(早出发晚到),全程860km。进山路从冲乎尔开始就全部是冰雪路面了,一般情况下路是通的,如果下大雪,道路会封闭一段时间,原因是推雪车要全程作业,另外就是多处会发生雪崩,因此进山前一定要避开降雪天气系统。道路有时也会临时封闭几天,这一般是雪崩引起的。现在因为机械化推雪作业,一般封山不会超过一个星期。八年前有雪友进山遭遇大雪,被困牧民家三个多月,现在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住宿:冬季所有宾馆停业,只有住当地牧民家,当地牧民以哈萨克族和图瓦蒙古族为主。住宿条件不错,基本以小木屋为主,房屋温暖干净,有电有水有电视,条件好的还有Wi-Fi,每个床位80~100元,有二人间、有多人间。随着冬季旅游人员的增多,牧民的接待能力有限,最好提前预定。
吃:新疆少数民族混居的地方,餐饮以清真为主。以牛羊马肉为主(熏肉和风干肉)。冬季在当地吃饭可以说顿顿手抓肉,内地朋友要做好心理准备。
友情提示:进山最好带点蔬菜、水果、红茶、酒。给牧民家孩子带点文化用品和衣物也可以考虑,当地牧民非常淳朴。
滑雪:言归正传开始谈谈滑雪,喀纳斯的冬天几乎遍地是粉雪。喀纳斯有三个区域:喀纳斯、白哈巴、禾木,滑雪要数禾木最好。几年前有外国人在禾木拍野雪的片子,主题大概与滑雪的起源有关。目前玩野雪的方式主要是开车上盘山道,从上面滑下上公路,开车接上山再滑,但选择性不大,同时坡度较陡,有一定风险,以上开车滑雪的地方有4~5处。另一种野雪方式是用当地马爬犁上山,滑雪下山,而且与当地牧民联系可以找到很好的滑雪线路。这种马爬犁可达之处一般比较安全,问题是马爬犁一般都有固定线路,牧民不会也不可能开辟新线路。至于登山滑雪的方式就不用说了,可以说眼见及雪山,玩家只要能登上去,处处是粉雪,可以在地图上做功课,选择离村子和公路较近的地方用登山滑雪方式玩野雪。当地滑雪最大的风险就是雪崩。
气候:网上查询,12月~次年2月零下30℃~40℃常见。温差大、风小,如果晴天白天还是很舒服的。3月份较为适合滑雪。
小提示:喀纳斯是野雪爱好者的天堂,满山都是20°~40°的好雪坡,然而,这些雪坡蕴藏着巨大的雪崩风险,雪友须有足够的雪崩风险判断知识。滑野雪时一定要结伴而行,带齐雪崩三件套,最好还要有雪崩气囊背包。
特别提示:喀纳斯的冬天对摄影爱好者来讲就是天堂!
文+图=赤旗,弼马温,沙漠雪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