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避球?什么鬼!

  • 来源:微型计算机Geek
  • 关键字:躲避球,奔跑吧兄弟,娱乐百分百,蜡笔小新
  • 发布时间:2015-02-15 16:02

  躲避球原来可是一种正儿八经的贵族项目,起源于高冷的大英帝国,谁知随着1900年左右传入美国后,逗逼指数就呈直线上涨。我砸,我躲,我再砸,我再躲,怎么看都像是丢沙包大战的小学生模式。可也正是这种高强度的变速跑、粗暴直接的游戏规则,反而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种潮流。这几年来,躲避球在国内不仅拥有很多球队和俱乐部,还晋升成为了各大综艺的宠儿,不管是海峡对岸的《娱乐百分百》,还是一路飙红的《奔跑吧兄弟》,大家都玩得不亦乐乎。

  那么问题来了,躲避球究竟要怎么玩?一个软式排球,一块开阔的场地,一帮热血的朋友,没有钱照样任性起来。

  STEP 1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通常情况下小型躲避球比赛每队是7个人,5个内场队员,2个外场队员。内场的聪明灵巧、外场的眼疾手快,真是一个都少不了。快选择你的队员吧,拜托,这个时候你还看颜值?“狠、准、稳”才是硬道理!

  STEP 2 论场地的重要性。

  躲避球通常是以三战两胜制决定胜负,每一局都要双方交换一次场地以示公平。等等,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既然要交换,那场地还有什么重要性?当然有了,每一个游戏都是斗智斗勇的过程,决定权在手,从气势上就能先给对方一个下马威。

  STEP 3 开始躲避吧!

  场地选好后,中间定一条“楚汉河界”。2个外场队员站在两边,是比赛的投手,负责用球砸向对方队员,剩下的人来躲。谁被投手投到就算“死”。如果投手能够在球不掉在地上的情况下接到球,那中间的人就不能动了。如果中间的人接到球,就可以加一条命。

  STEP 4 躲避技术哪家强?

  内场队员被击中就要离场,视为淘汰。正规的比赛中每局5分钟,统计双方剩下的人数来确定胜负。朋友间的自娱自乐就随意多了,可以一直玩到场上只剩下一个人为止。所以,不到最后一秒,你永远都不知道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蹦床躲避球

  玩蹦床应该是不少人的童年记忆,大一点的孩子总是能玩出更多花样来,让人眼馋又羡慕。可谁说成年人就不能玩蹦床了呢,现如今,已经发展出了更刺激有趣的玩法,那就是“蹦床躲避球”。

  蹦床躲避球基本规则与玩法都与传统的躲避球一样,身体被球击中就出局,但是场地则统统改为蹦床。蹦床不但设在脚下,场地的四周也设有45度角的蹦床,完全颠覆了以往的躲避方式。多了蹦床的弹力,每个人都像是开了外挂,就算是数学老师教的体育,你也一样可以完成像空翻之类的高难度动作。

  疯狂躲避球

  体育题材的电影是一种容易获得惊喜票房的电影类型,好莱坞喜剧明星本·斯蒂勒就是看中躲避球广泛的群众基础,因而以此拍摄了影片《疯狂躲避球》。他不仅身兼制片人和主演,还安排妻子克里斯汀·泰勒出演女主角,恶搞到底。

  除了延续本·斯蒂勒一贯的逗逼风格,躲避球这种运动元素的加入也给影片增加了不少难度和亮点。整个运动总是在快速移动中发生,紧张又刺激,但动作的捕捉很难执行,四处乱飞的躲避球还会常常和摄影机打起架来。据说就连本·斯蒂勒本人都在拍摄中打碎了三台摄影机。

  躲避球除了热血赛场,其实早些时候就藏在我们的记忆里了。想想童年时看过的日本动漫,其实总能找得到躲避球的身影。

  《蜡笔小新》里大家要面对高年级学长的躲避球挑战,妮妮、阿呆和正男很快就被淘汰。风间一筹莫展的时候,小新跳起了屁股舞,把对方吓到晕乎乎,局面就这样被逆转了。

  而在女孩偏爱的《樱桃小丸子》中,不管是被花轮打到还一直坚持犯花痴的美环、一开场就紧张到肚子痛的山根、一直被忽视的野口,还是无时无刻不在强调自己的班长,都像是我们身边的朋友一样,有趣又真实。而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两句话—小丸子摔倒在地,身为对手的小玉放弃了最佳的进攻机会,对自己说:“我怎么可以打小丸子呢?”而为了荣誉说假话的关口,被队友质疑道:“如果你碰到球了,那你就比藤木更卑鄙了。因为藤木最后至少还有试着去接球哦。”友情、诚信、合作、竞争,躲避球的乐趣也就在这里吧。

  文/张小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