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天秤座:流连野钓乐趣

  • 来源:垂钓
  • 关键字:重庆,耕夫叔叔,湫妹妹
  • 发布时间:2015-03-11 07:59

  2006年秋,我第一次在重庆北碚农家乐的一个小鱼塘前拿起了钓竿。当时,我叔叔耕夫看中了两个钓点:一个是位于水边洗菜的台阶,一个是位于池塘边的一段田坎。他在一支鱼竿上拴好鱼线,在鱼钩上挂好鱼饵,然后站在洗菜台阶上测好水深。随后,他又交代了几句,比如如何看标、何时提竿等等,就把竿子交给了我,他则独自到田坎上钓鱼去了。

  没过多久,浮标就出现了动作。就在我迟疑的一瞬间,浮标一下子钻进了水中,我立刻扬竿提线,感到一股强大的拉力,我不禁紧张起来。没过一会儿,鱼儿就被我拉出了水面。“噼里啪啦”的打水声惊动了附近的钓友,耕夫叔叔拎着抄网往我这边跑,一边跑还一边喊:“稳住,别把鱼儿拉出水面……”那时候,我哪里知道什么叫“稳住”?我根本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双手,好在鱼竿和鱼线都足够结实。耕夫叔叔跑到我近前时,大鱼已经被我连拉带拽地拖上了岸。在与大鱼搏斗的短短几分钟里,那种心惊肉跳的感觉令我至今难忘。用耕夫叔叔的话说,我当时是“一脸通红,惊魂未定”。我钓鱼生涯里的第一条大草鱼长度超过了我的手臂,它也是那天所有鱼儿当中最大的一条。那一年,我才16岁。

  从那以后,耕夫叔叔每次外出钓鱼都把我带上,一来我能帮他做些琐事,二来我也喜欢钓鱼,鱼儿咬钩时我能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而且回味很久。我是那种不爱说话、埋头做事的女孩,用耕夫叔叔的话说就是“能够忠实执行上级意图的人”。所以,他每次来到水边把行头安放完毕以后就把我叫过去,指着饵盘上的一团饵说:“用20分钟时间把饵打完。”然后,我就坐在那里,用他教我的“紧十竿、慢十竿、不紧不慢再十竿”的方法,在钓点做窝。

  他把其他的事情安排妥当以后,我也基本做好了窝。

  我挺喜欢做窝,其他钓友还在忙碌的时候,我通常已经率先把鱼儿钓了上来。有时候,耕夫叔叔钓累了以后,我也能顶替他一阵。久而久之,耕夫叔叔帮我也准备了一套钓具,还给我起了个绰号“湫妹妹”。就这样,我成了耕夫叔叔的小跟班。钓友们都说,在耕夫的钓鱼文章里出镜率最高的是鱼,其次就是“湫妹妹”了。

  耕夫叔叔收过几个徒弟,一般都是有些基础的钓友慕名而来的,其中有不少是公务员、老总、教授和专家。这些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和我们一起去钓鱼时却常常钓不过我,我似乎比他们更有鱼缘。后来,耕夫叔叔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还特地研究了一番,最后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湫妹妹最能忠实执行“首长”意图,每次到水边都老老实实地用一种饵料做窝,让水下的鱼儿顺利度过调口期,大约半小时左右,野生鱼适应了钓饵,然后就放心大胆地吃饵了。其他钓友虽然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不上鱼时,每过十几分钟就会更换饵料味型,结果鱼儿刚刚适应先前的饵料味道,又被新的饵料搞糊涂了,频繁更换饵料味型反而上鱼慢。所以,若想野钓上鱼快,就要坚持使用同一种味型的钓饵,除非饵料的味型和状态根本不对。后来,耕夫叔叔为此还特地写了一篇文章,题为“调口时间的把握——野钓大鲫鱼的关键技巧之一”。

  杭州中学生“甲鱼干”十分仰慕耕夫叔叔,2008年得知他是重庆大学的老师以后,特地报考了这所学校,并且顺利被录取。“甲鱼干”带来了杭州盛行的路亚钓法,从那时起,我又跟耕夫叔叔学起了路亚。2010年秋,耕夫叔叔带着我和“甲鱼干”到升钟湖钓鱼,原本计划去三天,结果两天就回来了,因为所有钓箱都装满了鱼。记得那天刚下过大雨,湖边很多玉米地都被湖水淹没了,矮一些的树木也没入水中,在岸上只能看得见树冠。由于水下全是灌木和杂草,钓底根本行不通。由于“甲鱼干”与我们同行,就多带了几套路亚竿,没想到我们因此大获丰收,钓上来的大都是5斤左右的红尾鲹,实在是太过瘾了!我虽然刚学路亚不久,但是鱼获并不亚于“甲鱼干”,而且此行最大的一条鱼也是我钓上来的。耕夫叔叔说,“甲鱼干”输给“湫妹妹”已经成为常态了,“甲鱼干”也经常自嘲被我打败。

  2011年冬,耕夫叔叔和长安公司的李伯伯去云篆山农家乐钓鱼。那次,我坐在池塘边的一角,使用4.5米轻型手竿、1.0号主线、0.6号子线、4号无刺袖钩作钓,他们俩则在池塘中段比赛钓鱼。就在他们比得激烈的时候,我钓上来一条大家伙,鱼儿咬钩以后在水中慢慢游动,我却感觉手里的竿子重得不得了。我慢慢牵引着它反复遛8字,坚持了10分钟以后,引来很多附近的钓友和路人围观。20分钟以后,鱼儿开始慢慢上浮,一条接近80厘米的黑影在水中晃动,岸上的钓友尖叫起来,耕夫叔叔和李伯伯也走过来观战。

  耕夫叔叔并没有接过我手中的竿子,而是让我自己去战胜它,同时叮嘱我千万别着急,一定要把大鱼遛翻以后再去拿抄网抄鱼。可是,半个小时过去了,大鱼仍在慢悠悠地来回游动。我穿着羽绒服,急得直冒汗,头上也冒出了热气。李伯伯一直在旁边观战,这时走上前来示意要遛鱼。说实话,这时候我真希望有人能帮帮我,但又担心鱼儿会跑掉。李伯伯是我的长辈,也是钓鱼老手,但我还是担心出现意外,我告诉他:“慢点遛,千万别把它放跑了。”好在鱼儿在冬季活性不大,加上小钩刺鱼时鱼儿感觉没有那么痛,李伯伯遛了十几个来回以后,终于把鱼儿遛翻了。耕夫叔叔看准时机,一把就把它抄了上来。我们回家一称,这条大青鱼重12斤。全家人立刻动手,做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麻辣火锅鱼,还拍了照片留作纪念。

  这条大青鱼创造了我的手竿单尾纪录,至今还没有被周边的钓友打破。耕夫叔叔的钓友一般都是年纪稍大的叔叔辈,他们的眼睛有些花,看浮标没问题,但是绑钩解疙瘩就力不从心了。后来,耕夫叔叔就从网上买了不少鱼钩,让我有空时多绑些子线。大家一起出行钓鱼时,我那整整齐齐的子线板就成了他们的弹药库。另外,我喜欢野炊,经常在湖边支灶搭锅,为钓友们烧一壶热茶,或是熬一锅美味的鱼汤,这让我们的野钓生活变得乐趣无穷。我还喜欢挖野菜,什么鱼腥草、葱小蒜一挖就是一堆,我常常把它们分给大家。时间一长,钓友们就离不开我了,每次钓鱼都叫上我。当然,这也让我有了很多钓鱼机会,这些年,我跟着耕夫叔叔跑遍了重庆附近的大小水库。

  耕夫叔叔不仅钓得好,还毫无保留地把心得体会写成文章并及时发在网上,这使他在重庆结识了很多好朋友。

  近年来,耕夫叔叔比较推崇挑战性极强的大湖手竿钓法,他坚持不用线轮,仅用齐竿线就能截击野生大鲫鱼,以及鲤鱼、草鱼、鳊鱼、翘嘴、花鲹、黄腊丁等。耕夫叔叔说,使用鱼线轮和失手绳对鱼儿不公平,鱼儿有胆子来咬你的钩,你就该有胆量用技巧把它遛上来,而不是用线轮放线欺负它。我特别喜欢这种类似狙击手的钓法,常常仅用一根手竿钓大鱼,靠的是耐心,玩的是技术,品的是心跳。

  每年冬季,我都会去长寿湖钓花鲹,还帮助耕夫叔叔拍照片,为他的网络文章增色添彩,有时候还成了钓鱼帖的主角,我因此也结识了不少好朋友。去年秋天,长寿湖涨大水,在被水淹没的水边玩手竿基本没戏,因为距离岸边10米以内的水下全都是杂草。这时,长寿湖关家河农家乐的老板舒七在水边搭了一个浮台,成功避开了岸边被水淹没的杂草,长手竿在浮台上就能顺利到底。我们听到这个好消息,就约上一直想跟耕夫叔叔博弈大湖野生鱼的臧老师,在长寿湖水位升至历史最高时去钓了一次大鲫鱼。

  那次,我们使用的7.2米长竿是日本轻型并继手竿,与耕夫叔叔常用的黑炎18尺相比,虽然多了1两重,但能多伸出去3米左右。就像钓友说的那样,一米长一米强。不过,我感觉到的是每多一米就增重一斤,好在这把竿子比较容易抛投,仅凭我的臂力再加上一点技巧,抛远抛准还是不成问题的。所以,我提出要玩玩这把竿子。当时,耕夫叔叔也可能是抛累了,我一开口,他就同意了。没过多久,我就又获得了一个新纪录——3条超过1斤半的大鲫鱼连续上钩,这让耕夫叔叔后悔不迭。

  2015年如期而至,我又要跟随耕夫叔叔出行野钓了,希望今年的花鲹比去年的更重更大。一个崭新的垂钓季即将到来,我期待自己的钓技和鱼获都能再上一层楼。

  【小档案】

  钓手:湫妹妹

  星座:天秤座

  性格:文静内向,但动手能力很强

  职业:公司职员

  钓龄:6年

  鱼种:最爱鲫鱼,坐在遮阳伞下用手竿钓鲫鱼不是很累,感觉却很惬意。

  体会:女钓手在钓鱼方面基本没什么优势,但是和大家一起钓鱼挺好玩的,而且还会受到照顾,只要别太争强好胜,就不会有太多的劣势。

  认同:家里人都支持我钓鱼,因为我除了工作就这么一个爱好,而且每次回来都能带回来新鲜的野生鱼。

  愿景:有机会还去长寿湖钓鲫鱼,那里的鲫鱼很大很好吃。

  文/图 重庆·湫妹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