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钓坝上红松湖
- 来源:垂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坝上,红松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11 09:28
月光下,广阔无垠的草原和远处的山影依稀可见,红松湖湖面如镜,映照出月亮的倒影,偶尔泛起一个个细小的涟漪,那应该是鱼儿在觅食嬉戏吧。我忽然感到生活就像钓鱼一样,虽然我们关注鱼获,同时也更享受过程。
许多人到坝上旅游,对那里如诗如画的美景如痴如醉,却很少能够在那里享受垂钓的乐趣;许多人在炎炎夏日里夜钓,在习习凉风中感受挥竿的潇洒,却很少能够在中秋之夜垂纶于坝上湖泊。2014年中秋小长假,我带着家人自驾1000余公里来到内蒙古坝上红松湖,在乌兰布统大草原上体验了一次垂钓的乐趣。此行,我除了收获草原美景以外,还收获了更多的亲情与感悟。
乌兰布统草原素有“天然画廊”“花的海洋”“摄影天堂”等美称,这里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置身其中,会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2014年9月8日上午,我和家人一起高高兴兴地游览了将军泡子、乌兰布统古战场、影视基地、欧式风光区、夹皮沟、北沟和杨树背等景点。下午,我们一家在前往五彩山途中先后路过小野鸭湖和红松湖,我一见到水面,就挪不动步子了。举目四望,附近的白桦林与各色草木已经披上秋装,小野鸭湖水面较小,一条狭长的铧尖伸向水中,水边是饮水的羊群,犹如一颗颗洁白的珍珠撒落草原,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我们继续向前走,空旷的草原上出现一座碧瓦黄墙的农家院,房屋后面就是水面宽阔的红松湖。红松湖东西方向狭长,东部的水面向北拐去,形成月牙状。岸边生长着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在秋日阳光的照射下,显出一抹金黄和一抹橘红,与浓绿的蒲苇、沙柳相互映衬,色彩动人。往远处看,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牧民已经将茂密的野草收割下来,堆放在金黄色的草地上。再远一些的地方,是绵延起伏的小山包。天空中白云悠悠,云影不时从草地和山坡上掠过,绘就了一幅幅光影迷离的画卷。
我们一家都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赶紧停下车来,疾步走向湖畔。我突然发现湖边有三五个钓友在钓鱼,于是询问农庄的老板,得知游客钓鱼每小时20元,若在此住宿,则可免费钓鱼。我赶紧与家人商议调整行程,为的是在此过一次钓瘾。我们一家在红松湖农家院安顿下来以后,我从老板老张那里借来了钓具和鱼饵,然后直奔湖边,迫不及待地垂钓起来。
别看红松湖水面很干净,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水下有一层厚厚的水草,鱼钩基本沉不到水底,并且容易挂钩。我估计这里平时少有垂钓者,只是偶尔有几个游客在这里钓几竿玩玩,没有人去清理水草,自然也就没有合适的钓位了。我看到老张正在几棵树干拼成的平台上垂钓,那里比较狭窄,仅能容下他一个人。他告诉我可以到旁边的位置试试,那里有几块红砖垒起的临时“钓箱”。我走过去试了试,将5.4米的竿子用力抛出后,正好可以打到水草边上。可是,我发现竿子上的钓线又粗又硬,主线大概是2~3号的样子,中间还打了结,钓钩大约是5号的伊势尼钩。我暗想,钓竿笨重、线粗钩大,这哪里是钓鲫鱼的钓具啊?我在此之前看过老张的鱼获,都是三两以下的小鲫鱼,基本没有鲤鱼和草鱼。但老张使用的钓具比我的还夸张,钓竿7米多长,钓饵竟然是整颗的玉米粒。我初来乍到,摸不着头脑,难道坝上的鲫鱼生性凶猛、身肥体大?可是,鲫鱼再大,也不至于和鲤鱼一样吧?据老张讲,红松湖多年没有干涸过,加上垂钓者稀少,湖中有不少3两以下的野生鲫鱼,也有3斤多重的大鲫鱼。我听了很惊讶,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现在钓到半斤多的鲫鱼就号称“大板鲫”了,钓到3斤以上的野生鲫鱼真是难以想象,看来红松湖真是钓鱼人的天堂啊!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我赶紧回到钓位,搓上花生米大小的面饵,然后频频抛竿。过了不一会儿,浮标出现一个轻微的上顶,我果断扬竿,钓上来一条小鱼。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沙里趴”。看来,鱼钩已经沉到底了。我继续施钓,结果又陆续钓上来几条“沙里趴”。奇怪,怎么都是这种鱼呢?我好奇地闻了闻饵料,也不太腥呀!没办法,既来之则安之,还是继续垂钓吧。我在出发之前,原本想带上一套自己的钓具,后来考虑到应该专心陪家人游玩,于是就放弃了钓鱼的念头。可是没想到,我一到红松湖,还是被勾起了钓鱼瘾。
儿子给我拍了几张钓鱼照片后,就陪着他母亲去周边游玩了,我也渐渐沉下心来,不再紧盯浮标,而是用最自在、最放松的心态,倾听鸟鸣马嘶,欣赏碧水蓝天,与迷人的草原美景默默对话。恍惚间,我用余光瞄见浮标有动作,赶紧回过神来仔细看,浮标正慢慢升起两三目。我连忙抖腕扬竿,竿梢立刻呈现出漂亮的弧形,钓线上也隐隐传来一股力道。我忽然发现单手扬竿居然有些困难,心中有些激动,心想终于钓到了大板鲫。过了不一会儿,鱼儿就被我拉出了水面。可是,我发现鱼儿的重量竟然大打折扣,只有三四两左右,难道是水深的缘故?我明明感觉鱼儿的力量挺大的呀!
后来,我又陆续钓上来几条二三两重的鲫鱼,都很漂亮。太阳慢慢西沉,将漫天的云朵渲染得绚丽多彩,余晖将草原涂抹上一层迷人的金黄色,让人身上也感到暖暖的。我看得有些发呆,浑然不知身在何处。这时,我朝湖面扫了一眼,发现浮标竟然高高耸起。我立即收回思绪,迅速提竿,一股力道立即从水中传来,主线也发出嗡鸣声。鱼儿在水中左突右闯,几次险些钻进水草。我双手抱竿,小心翼翼地与它周旋。最终,鱼儿招架不住,慢慢被我拖出了水面。我连忙喊老张帮我抄鱼,仔细看看,大约有一斤左右,这可是我钓到的最大的野生鲫鱼了!可惜我只顾着高兴,忘记拍张照片留念了。
太阳下山了,光线黯淡下来,气温也降了下来。我即使穿上抓绒衣,还是感到寒意袭人。也许是刚才钓获的那条大鲫鱼惊了窝,浮标此后再无动静,我只好收竿返程。这时,从月牙形湖面“咿呀咿呀”划来一条小船,停靠在岸边后,下来三位当地钓友。他们白天划船到湖泊深处的草滩去钓鱼,现在上岸盘点鱼获,每个人大约都钓获了一二十斤。
我肩披余晖,拎着一篓劈啪作响的鱼获,兴高采烈地回到了小院。这时,家人也游玩回来了。又过了一会儿,一桌丰盛的晚餐准备就绪,刚才还活蹦乱跳的鲫鱼变成了一盆雪白的鱼汤。细心的老张还特意赠送我们一块月饼,令人心生温暖。由于整个小院里只有我们一家游客,感觉非常安静,也非常温馨。窗外,月亮已经爬上地平线,将皎洁的月光洒向广袤的大地。与往日不同,今天的月亮又大又圆又亮,仿佛就在眼前,伸手可及。中秋之夜,一家人远在千里之外的内蒙古坝上,在茫茫草原上把酒赏月,欢声笑语不时飞出窗外,感觉很久没有这么轻松畅快了。
饭后,我感觉意犹未尽,又向老张借来夜光棒,去湖边夜钓。月光下,广阔无垠的草原和远处的山影依稀可见,红松湖湖面如镜,映照出月亮的倒影,偶尔泛起一个个细小的涟漪,那应该是鱼儿在觅食嬉戏吧。我忽然感到生活就像钓鱼一样,虽然我们关注鱼获,同时也更享受过程。我又想起自己20多年前写过的一首小诗:沐于清风之中/明月之下/伸出心之触须/静垂/你在钓鱼/鱼也在钓你/钓鱼又钓你的/是这共长天一色的秋水。
文/山东·何方平 图/山东·何延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