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互联网思维下的服务管理

  • 来源:客户世界
  • 关键字:服务管理,大数据,制度墙
  • 发布时间:2015-04-16 08:05

    在写本文标题的时候,我用搜狗拼音输入法敲击“yetan”,出现的第一个词不是“也谈”,而是“叶檀”。为什么?因为搜狗拼音的文字排序标准不是我说了算,也不是“叶檀”老师说了算,更不是搜狗公司说了算,而是互联网的大数据说了算。由此可见,“互联网+”的影响有如电力之于工业,推动着各个产业、行业、公司、部门、岗位的变革,在服务管理方面也不例外。

  多年前,“制度墙”是企业展示制度化管理的方式之一,而今天看到这样的图片,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其太有“年代感”而缺乏“时代感”。因此,互联网思维下服务管理的升级要做到与时俱进,需特别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服务周期更短

  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大大超出传统的电话、邮件、面对面方式,APPPUSH(信息推送)等功能的广泛应用让服务器端(Server)随时可以将数据发送到客户端(Client),因此对于客服中心未能实时、非在线处理的客户服务请求来说,回复客户的时效承诺用“工作日”来描述显然已太out,有竞争力的企业其服务处理周期是用“小时”甚至”分钟“来计量。在这样的服务管理模式下,每一个服务环节的处理时间、工单“堆栈”时间都可能被数字化记录,服务质量管理和分析变得更直接更容易,客户体验当然也更好。

  2、指尖体验更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衣食住行基本上都可以在手机上解决,客户对服务的评价也越来越侧重在APP和网站的应用体验。前几天和朋友交流某公司状况,他顺手拿起手机就搜这家公司的APP,在百兆带宽的情况下刷屏几次居然无法显示,也就放弃了,并做出结论:“估计这家公司做得不怎么样!”一个APP的入口体验就决定了部分客户的黏性和评价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服务管理中,APP的交互设计、功能指标、性能指标等要纳入服务管理中,且优先级要较高。互联网时代APP不怕做得丑,就怕升级慢,持续升级APP是一种新常态,一个界面时尚、功能领先、性能强大的APP就是客户黏性、满意度、忠诚度以及公司品牌价值提升的重要保证。

  周力之:服务营销职业培训师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