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两会时间 环境·生态

  李朋德代表:生态建设应由国家顶层统筹设计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比如雾霾、农药残留等要如何治理,必须放在更高的层次来考虑。“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自己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我们这也是反映民意,希望中央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国务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机制,让多个部门共同协商,统筹治理空气、水资源、矿产、林业等。目前在管理上都是各自为政,很难形成合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落实起来也跟困难。”李朋德如是表示。

  “国家是否能建设生态文明金融体系来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李朋德解释道:“因为生态文明是很广泛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概念,政府要重视、经济要投入、社会资本也要介入。不光要治理,更重要的是要让全体人民有一种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要提倡节约生活、绿色生活,在全社会形成这样的一种氛围,那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非常有益的。”

  陈国鹰代表:解决燃煤问题 治理河北大气污染

  “燃煤是河北省大气污染的第一污染源。”两会期间,谈及外界所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陈国鹰毫不避讳。

  不仅不回避,陈国鹰还向记者介绍了河北省2015年的环境治本之策。“春节前刚刚开过会,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是解决燃煤问题,就是管控煤炭、减少煤炭使用量,包括对煤炭使用进行清洁化的利用,这是治理河北大气污染的重点和关键。

  蓝伶俐代表: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现实

  “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现实,使其成为千万群众的自觉行动。”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景宁畲族自治县县长蓝伶俐,就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以前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受GDP等一些硬性考核指标要求的影响,一些地方会特别注重壮大经济发展总量,在一定程度上会淡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既要保护环境,又要发展经济,确实存在一些摩擦和矛盾。”蓝伶俐表示。

  蓝伶俐建议,各级政府一定要正确认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把美丽家园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张雄代表:绿色建筑未来

  “节能减排和建筑业有什么关系?全球的建筑能源消耗占了总能源消耗的41%;在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建筑用电带来的间接排放加上建筑使用初期能源所带来的直接排放共占21%左右,仅次于工业排放。”全国人大代表、同济大学张雄教授认为,发展绿色建筑,推广绿色建材,深入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工程,相关企业只有大力研发与建筑节能有关的新技术和新材料,才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建材行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创新,让绿色建筑成为可能。”绿色建筑是一种住宅建造方式的变革,就是要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高效使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刘国田代表: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多年以来垃圾污水问题解决不了的原因是人们一直在想办法如何处理,把它视为污染物;我们之所以能够做得突出,很简单,我们把这些垃圾看作资源和财富,想尽办法转换利用。”全国人大代表、潍坊金丝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国田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道。

  刘国田介绍,根据昌乐县日产400吨生活垃圾的现状和季节性农业废弃物的特点,公司专门成立了昌乐新能源项目。该项目以潍坊市新能源研究所为依托,是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示范基地。项目的建设和规划将贯彻污染治理与修复相结合的理念,形成以生态、环保、技术示范为一体的综合性主题园区。

  邹兵代表:清洁能源入鲁 倡导绿色出行

  山东电力系统的人大代表邹兵说,山东作为经济大省,一次性能源相对短缺,50%以上的煤炭需要从省外调入。

  随着近年来雾霾天气的不断出现,大气污染已成为目前社会最为关注和亟需解决的焦点问题。而导致近年来大气污染加剧特别是日益严重雾霾天气的根源,主要是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和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大量污染物等。

  为此,邹兵建议:

  第一,进一步普及“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的能源消费新理念,减少化石能源燃烧排放对大气污染。

  第二,加快特高压入鲁。

  第三,建议加快全国核心城市电动汽车推广应用,重点加强电动公交车等公共交通领域电动汽车的使用,并逐步辐射其他领域,带动其他城市。同时,建议做好配套电源规划建设,推动电动汽车快速、全面、协调发展。

  第四,建议加快推动制定城市限制性环保政策,全面推广电能替代项目,大幅减少直燃煤。鼓励改变用能方式,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比重。

  刘荣喜代表:治理跨区域环境污染决不能手软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灯塔社区党委书记刘荣喜表示,目前,跨地区污染监控不力,治理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一些重污染企业一般都放在省际交界的边远地区,虽然环保法已有明文规定,但是对跨地区污染还是没有办法,特别是一些“三不管”地区,一些地方为了本地区的经济利益放弃了管理,使这些地区存在大量污染源。

  他认为解决环境问题关键是要联动,放弃本地区的利益,从全国的大局出发,由监察部门、检察院督促检查,联合执法部门、环境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王学求代表:对雾霾治理我有信心

  全国人大代表、廊坊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廊坊市委主委王学求,很关心科技创新方面的问题,他认为创新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过去谈科技创新,很少涉及这一关键因素。以前科技人员在单位期间的发明,就会归所在单位所有。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在单位期间搞出的发明也可以参与利益分配,也能形成产业,这样就极大的激发了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从而也避免了“科研报告锁在抽屉里”。

  当谈到环境治理这个当前热门话题时,王学求认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是可以协调发展的,过去我们没有做好,那是受客观因素限制。英国的雾霾治理用了30年,我认为我们中国15年就能完成,因为100年前的英国除了拥有除尘的技术外,除硫的技术根本没有,现在我们这些技术都具备了,剩下的就是解决成本的问题。“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切断污染源,防止源头污染,然后再进行存量治理。”王学求如是说。

  秦升益委员:打造沙漠大循环农业示范区

  “20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沙产业开发的‘沙皇’,最为关注的问题还是和沙漠有关。我今年带来的提案之一就是打造沙漠大循环农业示范区,将沙漠变成绿洲。”全国政协委员、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秦升益表示。

  秦升益认为,应该依靠创新的力量,从被动的防沙治沙到主动的科学用沙,使沙源变为资源,大力发展以沙与沙漠资源化利用为标志的砂产业,化沙害为沙利,有效解决“沙漠地球癌症”与“民以食为天”的矛盾。

  “我们应该改变传统治沙思维与治沙模式,大力发展以沙漠水稻为主体的‘一、二、三产业’联动、‘规模化、信息化、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五化同步和‘农、林、牧、副、渔、游’六位一体的‘沙漠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并以点带面、示范推动。”秦升益最后表示。

  王世杰委员:转移支付实行差别化政策

  “地质地貌条件是影响区域发展成本的主要自然因素,特别是对交通、水利、农业、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业、城市建设等重点行业的影响很大。”全国政协委员、民革贵州省委主委、中科院地化所副所长王世杰说。

  王世杰认为,中央财政应该对特殊地质地貌类型区转移支付实行差别化政策。一是建立中央对特殊地质地貌类型区一般性转移支付稳定增长机制,重点增加对这些区域中的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二是完善转移支付测算办法,进一步加大对这些特殊地质地貌类型区的补助力度,逐步缩小财政标准收支缺口;三是加大专项转移支付的力度,多采取“因素法”分配方式直接切块下达各省,弥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投资缺口,充分考虑“特殊地质地貌区”建设成本高的差异因素,完善专项转移支付相关分配办法。

  张建恒代表:河北已建立多个新能源新技术产业园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张建恒说:“我们分别在承德、沧州、固安、保定建立了新能源、新技术产业园区,未来还计划在张家口怀来建立一个新工业园,生产宇航试验和配套产品。”“我们在河北搞了新能源产业,研发航天发展过程中集热技术、开发光热的核心部件,有太阳的时候可以把锅炉停掉,如果阳光不好则可以燃烧天然气作为补充。目前在沧州已经实现产业化,在未来一定程度上会替代燃煤,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种技术以前没有。”张建恒还说:“河北省要求未来要减少煤炭燃烧量,工厂又不能停工,因此我们就提供了这样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河北省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当然还要继续改善,这既是政府要求,也是企业的期盼。首先要围绕基础产业优化发展环境,比如说改善交通条件、制定人才引进政策等。

  王福强委员:环境污染治理同样需要创新

  “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的节能减排及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压力,依然非常大。”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工信厅巡视员王福强首先表示,“对我们一线管理工作者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去年,河北省全面落实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大力组织实施‘6643’工程,以大力度化解过剩产能,不断促进河北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王福强介绍,围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河北省工信系统先后组织实施了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提升计划,支持工业企业实施“煤改气”、“煤改电”、“余热发电”等技术改造,开展煤炭清洁利用试点示范,在加强工业烟气、粉尘排放治理的基础上,抓好清洁生产园区创建试点工作和重点企业清洁生产项目建设。此外,在国务院制定并下发“6643”计划之前,河北省就先行了一步,在全省工业企业中大力推广建设能源管理中心,改变企业过去“只注重生产、不注重能源管理”的现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