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治仁的「治人」哲学 幸福企业每个员工都是饭店的主人
- 来源:专案经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幸福企业,管理,企业文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25 15:20
在云朗集团,每个员工都是饭店的主人,一个倒水的动作显现服务背后的深层价值。为让员工有满满归属感,云朗集团董事长、执行长和总经理,和集团旗下10个总经理,在2013年接受了2000多员工的360度评比,好的传承、坏的改善,只为云朗更好。
对外界或是对云朗内部来说,盛治仁是「地道」的空降部队,没有饭店经验的他,却拥有过人的教育经验和行政经验。正因为没有包袱,看事情的视野、做事情的态度,与正规饭店出身的管理阶层很不一样,这股氛围正感染着云朗上上下下,渐渐地使得门外那些原本睁大眼睛看热闹的那群人,逐渐严肃了起来。
无视于外界,盛治仁心中更在意的其实是人才的养成,唯有从本质改变,企业的力量才能无坚不摧。2014年,他最迫切要做的工作是去云朗麾下的每一家饭店当传教士,积极巡回传颂「幸福企业」的理念,并邀请每一位同仁来当饭店的主人。
顾客不一定永远是对的?!
「我觉得饭店业某种程度很像一支军队,」盛治仁说出这些年的观察,试想有什么行业是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不打烊,除了便利商店之外,就是饭店。24小时不能休息,随时在面对客人、随时有突发状况、随时有混乱事件……便利商店毕竟只有几名员工,但每一家饭店就是一个大的体系,多数时候是上对下的概念,有着严格的文化,处事原则也比较紧张,甚至于长官教导部属的时候,也是比较不留情面。
「如果要推一个幸福企业,这些务必要改正,得朝企业内部的文化重新做塑造。这样的观点确实是知易行难,说真的我也没有把握,更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当中得涵盖很多的配套措施和制度,必须有很多内化的过程,也不只是单单讲讲心理层面的问题而已,实质的作为一样也不能少。但我们从2013年底拟定计划,希望在三、四年内,能够把云朗的文化转变过来。」盛治仁话说的语重心长,但神情却相当坚定。
他举例,「在服务业经常流传着『顾客永远是对的!』坦白讲,这句话我不太赞成,身处服务业讲这个有点不太应该。可是怎么可能顾客永远是对的呢?天下也会有很多不讲道理的人,这句话应该反应的是做服务业那种以客为尊的精神,可是当我们遇到有客人羞辱我们的员工,那又该怎么做?我们站的方向是,不会让员工被羞辱。」
这也不是力挺员工,而是让员工了解可以拿捏的那把尺该如何衡量,「可以去纠正员工,但是不可以羞辱员工,这差别是很明显的。」盛治仁认真说道。
主人式作为正在发酵中
他接着指出,推行幸福企业有一个最为关键点是,「我们想要在台湾重新定位服务业到底是什么?」希望云朗的每一个同仁都能清楚,也有一个认知,了解自己处在一个有骄傲感的工作环境,并非只是来这里端盘子、倒倒水而已,纵然这也是一种层次的表现。而另一层次是,把自己当作饭店的主人,客人们会上门都是来度过属于自己很特别的时间,可能是结婚、朋友聚餐、旅行等,角色扮演反而会让周遭的人有不同感动。
「试着想想,家里有客人来,身为主人的你会怎么接待?是不是会很主动,当他们水喝完了,你会赶紧起身倒水,还是站旁边冷眼旁边,等客人跟你点头,再过来倒水。主人和仆人表现的态度和气度是不同的,今天你主人时,会有骄傲的感觉,会自然而然地招待『我的客人』;而不是一个仆人,被动冷眼旁观。」盛治仁此般说道,纵然只是一个简单倒水的工作,背后的意义,赋予员工的价值却有很大的不同,对于自信心的展现、工作的定位和尊严,被完全的提升。
某种程度这也是一体两面的问题,尊重员工,让员工拥有在位者的归属感。那么,员工又该如何给予提升自己的表现和企业共进退,盛治仁再度重申,「陆续有配套方针出来,和同仁一起成长是重点项目。」他以君品来说,定位为顶级法式的五星级酒店,饭店的整体风格朝着文化艺术呈现,未来可能就会让员工自行安排每一季都要去看相关的展览,「因为你是主人,你必须有更多的知识和涵养,在与客人对话时,才能应对得宜。」而此,方是让员工和饭店共同成长的具体展现。
一群被员工「考核」的总经理
对盛治仁而言,幸福企业不仅是上对下或是下对上,每个人都应该有被批评的雅量。于是,他在2013年底引进了360度评鉴,被评核的对象是云朗旗下十家饭店总经理和他,考核者则是集团的2,000多名员工,每家饭店的员工都能评核他们的总经理和盛治仁。不难想象那个员工那股「过瘾」的画面,也能想象「大人们」被点评的紧张和压力。有趣的是,这项考核还有「加码」,原来一听到总经理们全部都要被员工评比一番,云朗集团的董事长和执行长也自愿纳入评量。头一次听到大企业的老板和高层主管被员工评量,却也是最特别的「期末考」。
「通过同仁自己来告诉我们,并希望我们怎么做。意义在于,让所有主管知道,评价不是单向,不是只有你可以指挥员工、你可以骂员工。我要让主管知道,你是如何带人处事,是怎么领导同仁,做什么事情都会有后果,也会在某一个阶段反应出来的,不是永远都是你当主管的。」盛治仁说。
附带的好处是,可以知道员工对主管的好评价是什么?不好的地方又怎么改进?「不管后果如何,我都跟每位总经理表明『闻过则喜』,有一个办法让你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在哪里,才有机会修正。」盛治仁打从心里说,别一直以为自己很好、自己很棒,以为每个人都喜欢我,但考核做出来可能不是这样,或许哪些部门对你是有意见,得要想想那个意见可能的产生理由是什么?应该如何加强沟通,或是改变做法,当主管的人去学习这样的功课,并用比较健康的心态来面对,是好事。「当然,2013年所有高阶都被360度评了一圈,未来同仁也就没有理由拒绝了。」
帮员工规划未来的义务
言谈之间,盛治仁的想法感动采访团队,一家企业能不能成功,没有别的,就是员工,硬件是死的无法做改变,但是人就不一样,人的态度、人的定位、人的做事方式、人的工作氛围是可以给与机会去变动的。
「每个人都不会想要在同一个工作岗位做一辈子,」他说,「我经常会告诉直属的下一级,也就是各饭店的总经理们,大家的下一步我都有在规划,而他们也知道我的想法,也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么调动、怎么升迁。同样的,我也要求他们也要帮自己底下的一级主管做未来的打算,而一级主管则帮下一级,下一级再帮……这样才能从里到外形成一个同心圆,彼此帮对方着想的文化。」
当问及打算运用多少时间来与员工沟通幸福企业,盛治仁笑着说,「没有时间的限制,可能不出几个月,也可能不出几年。不过未来倒是可以通过流动率来看出端倪,也可以过一段时间,问问同仁到底有没有在工作上获得成就感、认同感,跟满足感。」
他进一步说,把内部的氛围解决了,自然会反映在服务水平的提升,与其动脑筋去想SOP要怎么做,或是去监督大家有没有认真工作,把精神放在那一个层次,事情永远做不完,只是在最末端。可是如果反过来,同仁在工作上是满足的,是抱主人的心态来上班,根本不用叮咛看到客人要笑,他自然的就会内化,工作是愉快的,「我会把我的焦点放在上游,上游做好,下游的表现自然就会好。」
「我希望能够一步一步的落实,像一个拼图一样,慢慢地一块一块拼凑起来,有一天拼图完成了,大家可以感受到工作环境的改变。」盛治仁为终极目标云朗的幸福企业做这样的批注。
看待盛治仁的「治人」哲学,为云朗集团的员工感到幸福,更期待台湾服务业的重新定位。
文/吴怡铭,PMP图片提供/云朗观光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