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宇电台的项目管理 科技与世代的同步撞击 广播媒体企图走出市场另类价值

  • 来源:专案经理
  • 关键字:环宇电台,桃竹苗地区,台湾
  • 发布时间:2015-06-26 07:40

  刚与新竹市政府共同举办完「竹堑城迎曦门185周年城庆系列活动」的环宇电台,在桃竹苗地区拥有广大的听众群。将「以爱为名,有你有我All Things Are Possible!」当作是媒体社会责任理念,典藏台湾最美的声音。

  今日的环宇虽然是已届20年,在台湾算是资历略深的老电台,曾经也带着「卖药」、「卖时段」的老包袱。如今却跳出既有框架,找到不同的生存模式,内部充斥着年轻的气息,诚如20岁的小伙子,充满着年轻的气息,往前冲的拼劲十足。

  會有這樣的蛻變,得從第二代經營者,也就是董事長洪家駿說起,七年級生的他臨危接受家中長輩的託付,25歲接任副總經理,28歲更往上一躍成為企業最高領導人。接班的過程,並不如外界想像的順遂,一連串的安內攘外令人不僅替他捏了一把冷汗。對外,正逢2008年金融海嘯,國內外企業哀鴻遍野,廣告量頓時縮減讓電台經營落入危機;對內,曾經一年節目部只剩下兩個員工,重整後再度洗牌後才步上軌道

  承襲台灣人「打斷手骨顛倒勇」的阿甘精神,洪家駿試圖為環宇電台找到不一样的可能,也找出不一样出路,这位天生的生意子,带着满腔的热情,试图找到与听众的折冲点,在反复思索寻找定位之际,决定回归到人与人最小的单位──家──再定位到「家庭亲子」,营运模式也从传统以广告维生的媒体模式跳脱,改以寻求赞助企业来经营节目。

  为了让节目不蒙上利益挂帅的色彩,这些赞助商在节目开播前都被当作干系人般循循善诱,启动企业立足于社会最为「初衷」的梦想,你可能料想不到这些点燃梦想的过程中,环宇人做了许多高成本但也高价值的作为,而一些的努力,就是为了让听众听得有知识、听得很舒适,甚至听得融入环宇的每个活动之中。几年的变革经营,用信任擦亮金字招牌,如今在桃竹苗地区,只要想到「家庭亲子」,谁最会办这一类的活动,答案呼之欲出,正是「环宇电台」。

  2014年,洪家駿也接下台灣專案管理師協會(ITPM)理事長的位置,原本只是對專案管理抱著好奇的態度,卻也一頭栽進專案管理,先後歷經創始會員、組長、副會長、分會長,乃至成為協會領導者,他帶著熱情,希望能將專案管理持續在台灣發光發熱。

  對於媒體的經營模式,《專案管理》雜誌團隊一向擁有極為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領導者擅長專案管理,更讓人迫不及待想要了解再三,就讓我們來看看廣播公司是如何運轉,特別在這種網路時代當道,許多媒體找不到更有力的生存方式時,環宇如何將自身既有能量再包裝,把節目知識性加值到意想不到的空間,令人激賞的藍海幽徑,且讓我們一同攜手瞧個究竟……

  文/吴怡铭,PMP摄影/李国辉 图片提供/环宇广播电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