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启动梦想的好「媒」人 蜕变:跳脱广播维度 寻求品牌新蓝海
- 来源:专案经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环宇电台,洪家骏,赞助节目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26 08:16
当洪家骏大声疾呼要让环宇电台成为「有影响力的连结平台」时,他心中开始有了一套蓝图。不仅回到内心最深层去探索自己,发现真正能让人们接受到、感受到,打从心中触碰到的是「家」,它是爱的最小单位,也是最有能量的分子。
在说明环宇节目制作转变之前,先来理解一下电台节目制作的方式,一部分是自制的节目;另一部分则是企业跟你买时段,或是电台卖时段出去,这段时间就都是买方的。
环宇想做的是第三种,属于新创的模式,即环宇和企业共同制作一个节目,虽名为赞助,但是还是由环宇做主导,协调节目,协助企业建立品牌形象,最大的主体还是围绕在「家」的主题上,重点是没有置入性营销,听众不会因为是某家公司赞助而一直有广告在耳边萦绕,反倒是更扎实地从节目内容得到知识,得到收听的质感。
厘清干系人的想法
「经过几年下来的试炼,环宇的赞助节目出现了两种典型,第一种是主动的,和企业共同启动梦想;第二种是被动的,电台本身就有的节目,在找到合适的企业后,针对赞助商想要的梦想,共同找到适当的梦想本质。」环宇广播电台副总经理兼台长郭兰玉解释。
相当幸运地,在决定转型伊始,国内企业逐渐开始有社会企业的想法,希望能将公益心带着人们。很快地,第一个案例就产生了,和富宇建设一拍即合,做了第一个实验型的节目──爸爸同学会。
「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做沟通协调,把所有干系人的想法都一一区分清楚,把人的需求和Know-how都一一突破。渐渐地,我们发现不只是在节目上或是在空中,影响人可以分很多形式,可用行为影响人,可用活动去影响人,既然项目范围是影响人,让人变得更好,在聚焦上好像变得清晰许多,」洪家骏说:「既然要落实是『家』的议题,家庭要怎么影响,听众该是小孩?还是父母?节目如何制作才能吸引他们?他们又想要听些甚么?直到后来,我们发现,家庭是每个人都渴望的,这时我们的听众就区隔出来了,是那些想要成立家庭,或是想要让家庭更好的人。」
完整沟通凸显节目好质量
赞助节目的困难度可想而知,毕竟企业花了时间,花了钱在节目制作上,没有从节目中介绍到公司或是带到产品等,似乎有点不合常理。「通常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去做沟通,告知不能将节目当作广告用,如果把它当作广告也就不需要做节目赞助了,因为这并不会产生立即的广告效果,」郭兰玉说,「很多企业认为赚钱是很重要的,可除了赚钱之外有些是他们觉得很重要的梦想因素。只是,多数人通常都只是看到赚钱的那一面,却忘记在心中有个很伟大的梦,这些是很难从它的产品或是它的营业额来告诉大家,我们就会鼓励他们把这件事情说给大家听,而在他领域里头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也邀请他们进来分享,多数都能得到理解。」
洪家骏接着表示,「这是很大的突破,试想原本你和我的关系只是业务需求、金钱需求,现在将其构建在同样的理念,你出理念,我出平台,形成一个整合。赞助就是这么回事,认养一个不含广告的节目,像是一开始是农产品经过加工成了商品,商品再上去就成了服务业,服务业再往上为客制化,客制化再上层就是感动营销,我们要的就是这个。」
这也是环宇对赞助节目相当高段的地方,当别的广播节目播完就结束时,环宇听众和赞助人的默契正要展开,跳脱在空中相会,包含整体的营销、活动的搭配,以及企业形象的设计。就像是第一个赞助节目,爸爸同学会也曾邀请全台湾最会讲故事的「故事屋」张爸爸来分享爸爸经,全场座无虚席,让许多刚学会做爸爸,或者不会做爸爸的家长收获良多。
如果打开环宇的网站,你会发现每个月都有好几个电台之外的活动在进行,品牌形象和企业精神已经深植听众和企业之中。
启动企业梦想的最佳平台
洪家骏表示,很开心第一个赞助节目就找到志同道合的企业,共同为了一个理念来制作节目,互相监督、互相调整,让节目可以藉由空中真正影响他人。也开始修正自己,过去可能比较多知性、流行音乐的节目,通过赞助节目发觉可以给人家帮助、给人家温暖、给人家装备、给人家劝勉和安慰。
至于,会不会在节目上打广告或置入的问题,「说实在的,你没有办法控制他,我们在启动的时候花了很多时间,谈这个节目中不能置入广告的理念,甚么该问,甚么又是不该问,有一些先前制订的规则。当然,如果不能好好配合,割爱、解约都有可能,因为和项目范围不符合,不对味只好分道扬镳了。」洪家骏说。
他接着指出,经过几年的磨炼,环宇某种程度成为一个「好媒人」的角色,我们的节目里头,有邀请企业主来做节目,并不是因为他付费给我们,而是通过观察知道他是有一些梦想,却可能他在企业中没有办法讲给员工听,或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告诉更多的人。我们发现了那个「想」,所以去启动它,并邀请他来做节目,通过空中可清楚地传达出「他喜欢甚么」、「他想做甚么」、「他想成就甚么」……「我们用的方法很单纯,就是启动你,环宇就是一个启动的平台。」
面面俱到,从挑选主持人到审听
话说企业有梦想,环宇有平台,谁来主持?内容又该如何控管?
郭兰玉对此表示,在主持上,我们的确会严格地了解赞助人适不适合来担任主持人,会了解他的口才,确定他想传达的梦想是不是他说会比任何人说来得好,发现到多数企业主都拥有很棒的舞台魅力,「先确认他们的口才、确认他们主持的流畅度,如果不够好就会试着沟通,找到适当的主持人,待一切就绪才会开始节目。还不单单如此,每个节目都有制作人,通常一个节目开录前,都已经事先做好当天的节目大纲,节目初期还可能会先做好逐字稿,让主持人能先试温一下。」
当采访团队深入了解,也发现到环宇几乎每个节目都采事先预录,几乎没有online,而且事后还会进行审听的动作,才会真正走到上档,在空中播放。「这也呈现出环宇的节目成本很重,现场节目可能讲一讲就过去,我们必须要拟访纲、编剧、审听、制作等,花时间事先和主持人沟通,讨论好每一次的主题,一来确保每个主题都是正面的,对听众有帮助的;二来让主题是有延续性,绝对不会有天外飞来一笔的失误,是深入能让人有所获得的。我可以拍胸脯保证,内容都是好东西,而此也成了我们日后最大的产值。」洪家骏说。
不说你可能不知道,环宇除了邀访有标准,排歌也有标准,一定是中板、轻快、鼓励,歌词必须是没有谩骂、没有灰心、没有死亡的,没有灰暗地带的。郭兰玉对此表示,「包含我们的节目内容也是,不会告诉听众为什么会这么不幸,为什么国家不赔偿我,反而会告诉他们,遇上生活中的不愉快如何走出来,用比较正面的思考。」
洪家骏补充说:「做节目必须要有一个核心价值存在,之前没有这样监督的时候,好创意都管理不住,都会变成各式各样的思想。可能主持人今天心情难过,讲出来的内容会偏向忧伤,这对听众是不公平的,有个标准也利于所有节目做集中管理,照表执行也就不容易失焦。」
有趣的是,环宇连选举广告也有一套标准,事先跟客户谈好「不能谩骂」、「不能批评」,但是你可以告诉选民「你的愿景」、「你想要做什么」,而且只有一个候选人来是不行的,如果有三个候选人就是三个都来比较,让听众客观地做出评断。
逐步完善,明确定位「家庭亲子」
经过这三年的努力,从第一个节目到现在,环宇赞助节目和自制节目的比例已经是一比三,等于一星期40多个节目中有16、7个是赞助节目。「广告收入还是占最大宗,这表示赞助节目还有三分之二的努力空间。我们现在所做的节目某种程度是给企业赞助的,所以会持续开发和家庭亲子延伸的节目,近来也朝老年议题发展,将会是很重要的社会议题,未来将会开发这样的节目,来找到适合的赞助人。」郭兰玉说。
2014年9月,对环宇是一个重大的月份,不仅是20周年台庆,也是近几年来最大规模的节目型态调整,对洪家骏来说,是很大的使命和调整,更将内部所有的节目,无论是非赞助和赞助都将定位全面改为「家庭亲子」,用更聚焦的方式
在市场创造蹊径。洪家骏认为,「电台调性很重要,必须要定位也要聚焦,既然是『家庭亲子』,我们希望每个节目都不悖离该原则,必要时需要汰换,什么节目可以留?什么节目要更强?新陈代谢是绝对必要的。我们很清楚自己的主轴是什么,这个节目该用什么策略?以及该怎么进行?可以达到什么目的?」
现在的他相当自信满满,只要有人想问,在中、北部地区想要找家庭亲子这一类活动办理或是公关公司,环宇绝对是第一选择。
文/吴怡铭,PMP摄影/李国辉 图片提供/环宇广播电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