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atch不是可穿戴的模仿物
- 来源:通信产业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食物链,创业,智能手表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29 13:20
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方兴未艾,百亿元市场令人垂涎,传统制造商、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以抢占市场先机。更有诸多的创业企业跻身其中,欲凭借创新力在行业形成之前占据一席之地,割据一方。
笔者认为,绝大多数创业企业十分清醒,懂得在争夺市场话语权的同时,避诸强之锋芒,发力细分领域以求生存。
对于处于食物链顶层的苹果、三星、华为等企业而言,无需以女性智能手表、老年人手环等产品为战略核心。以苹果公司的智能手表为例,2015年之前,市场上已经有非常多的公司推出了智能手表,但是市场反馈差强人意。然而,今年苹果公司的Apple Watch仅第一季度的出货量便达到了63.1万块,像iPhone、iPad一样轻轻松松地便点燃整个市场的消费热情。
不难看出,拼功能、拼品牌,对于创业企业而言是没有出路的。创业企业当然也意识到这种处境,转而谋求细分市场,但其推出的产品往往只是自认为符合细分市场需求的产品,并没有达到细分市场用户真正的需求点。
对于消费者来说,企业所定义的女性、老人、青年、儿童等领域的产品常常难以接受。这是因为消费者需要的细分产品,是除了满足基本功能需求外,还具有针对性附加功能及人群个性化外观设计的产品。
笔者认为,企业应对细分市场,尤其是女性和青年群体细分市场进一步细化,达到精准定位才能被消费者所接受,最终实现差异化的私人定制。不要单纯地以自拍、美观需求定义女性产品,跟踪、扩音需求定义老年人产品,而是加大市场调研力度,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再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研发。举例而言,上班族不会因为PM2.5爆表而休假不去上班,而他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需要企业好好考虑。
虽然现在的细分领域仍存在很多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最终可穿戴设备必然会向“私人定制”的个性化方面迈进。进一步对人群进行细分,将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李秀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