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汤化原食

  • 来源:家庭医药
  • 关键字:原汤 原食
  • 发布时间:2010-08-25 13:26
  在中国的饮食传统中,就一直有“原汤化原食”的说法。何为原食?何为原汤?原汤化原食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所谓“原食”,指的是淀粉类食物,而“原汤”,就是指煮这些食物的水。例如煮饺子、面条、馄饨,还有米汤等就是“原汤”。“化”,一般理解为“消化”,现在认为“原汤化原食”是指这些汤能够帮助胃消化这些食物,而且还会补充在煮食物时丢失的营养物质。

  煮淀粉类食物时,其表面的淀粉会散落到汤中,当加热到100℃时,淀粉颗粒会分解成糊精,能帮助消化食物。而且,面汤中还含有消化酶,在煮的过程中不会被破坏掉,也可以帮助消化食物,所以喝原汤可以帮助减少积食。

  此外,喝原汤还有一定的补充作用。专家指出,面粉中水溶性的B族维生素很丰富,但在煮食的过程中,B族维生素会溶解到汤里。有报道称,溶解在汤里的水溶性维生素可占原食物维生素的50%,因而喝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面食在烹调过程中流失的维生素。有的地区做米饭习惯先煮,然后捞起来再蒸,这样会造成B族维生素的大量丢失,所以我们应该直接煮米饭,就算要先煮后蒸,也要把米汤喝掉。

  原汤有这么多好处,那么,什么时候喝最好呢?理论上,多是饭后喝,就像大家喜欢在饭后喝点粥一样,量多少没有严格限制。吃面类食物不容易产生饱腹感,所以容易越吃越多,因此肥胖者应该在饭前喝,可以使人产生一定的饱腹感,不至于吃得过多。这也是为什么民间流行“饭前喝汤,苗条健康”这条谚语的原因了。不过,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由于胃酸分泌较少,饭前喝汤会冲淡胃液,进一步影响食物的消化,所以不要在饭前喝太多的汤。

  要知道,普通食物成分表上的营养成分,是指生食物的含量,真正进入人体的营养素要低于这个量,因为食物在储存、加工中总会损失一些营养素。对于米、面及其制品来讲,在烹调过程中,主要损失的是B族维生素等水溶性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B2。

  实验表明,由于扩散作用,水煮的面条和饺子有50%的水溶性维生素以及少量矿物质和有助消化的辅酶会溶于汤中,因而喝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面条或饺子中损失的营养成分。

  所以,今后在吃了面、饺子和汤圆等淀粉类食物之后,最好还是喝一些面汤。

  不过,火锅的汤却不属于“原汤”,因为在涮肉时会有很多油脂溶解出来,造成火锅汤中油脂的含量太高,而且含有亚硝胺等致癌物质,长期饮用会对健康不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