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银行的几次降息,现在去银行存钱的人越来越少,不少人选择把钱存在类似于余额宝之类的产品中,但是,现在余额宝的收益已降至2.85%,大家在理财界中茫然地行走,不知道怎么开展个人理财活动才算是合理的,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个人理财的五步走战略,一起来看看吧!
一、创新之举有“包装”
互联网理财产品在其运作上确实有不少亲民性,如灵活转换、低门槛等等,但其本质上只是把一些货币基金、理财基金进行再包装。其实,不少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创新只是噱头,投资者千万不能被一些宣传上的“包装”弄花了眼。
【案例】“每天看一眼收益就挺开心的。”从事广告工作的朱女士对余额宝就有着这样的切身体会。虽然每天的收益都不会很多,但她也感觉是一种小幸福,“反正小钱闲着也是闲着,原本我就经常逛淘宝买东西,支付宝里有时也会存点钱。”确实,一笔闲钱买理财产品不太够,投在余额宝之类的互联网产品里既比定期方便、又比活期收益高。不少人都像朱女士一样认为,这样的理财产品创新确实不错,弥补了市场的一部分空缺。
【分析】眼下,互联网金融正炙手可热。各式各样的理财产品不断出现,对于那些偏好低风险、低门槛的普通投资者来讲,余额宝、活期宝及易付宝等理财产品,一经推出无不成为关注的热点,“尝鲜”的也是大有人在。其实,作为互联网和金融的联姻产物,这些看似新鲜的理财产品,其本质大多是投资者熟悉的基金。
而事实上,传统银行同样拥有很多类似的理财产品,只不过银行并未以更通俗易懂、更简易的操作方式让投资者接触到这类理财产品,反而让其混在大量固定期限的理财产品中。
【点评】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创新更多地体现在其销售渠道、流动性、功能性等应用方面,而非产品本身。撇开这些外在的创新不提,其内在的收益和风险都与传统产品相差不多。举例来说,眼下较热门的几款互联网理财产品大多只是绑定几款基金,在货币基金中属中等水平。简单地选择未必能挑到收益最好的,只能说是一种低门槛易上手、碎片式的“懒人理财”。
同时,这类产品在推广时往往会将本金安全、收益与活期存款比较,但事实上其安全性仍比不上存款,收益率也会经常波动。因而,投资者究竟要选择哪个产品,还是要看自身的需求,收益也要关注挂钩基金的表现,千万不能被一些宣传上的“包装”弄花了眼,以至于盲目作出投资选择。
二、低风险≠无风险
无风险、高收益——这几乎成为了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标准特质”,然而这种不规范的宣传方式不仅有违规之嫌,也容易对投资者形成误导。所以,投资者非常有必要了解其中的“真相”。
【案例】在“百度金融中心——理财”首款产品“百发”的预热环节,“百发”的宣传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前期宣传中,“百发”被描述为一款年化收益率高达8%的无风险产品。事实上,略有投资常识的人立刻会产生疑问。首先,“百发”是一款与华夏基金合作的货币基金产品,以货币基金的平均收益水平来看,达到8%的年化收益率实属于偶然的情况,要想在整个投资期内保持这一水平是非常难的事情。其次,该产品被描述为“无风险”,那么,在同一市场中,如果无风险利率能够达到8%,难以想象出有风险产品的收益率会达到怎样的水平?!
从监管角度来看,“百发”合作的货币基金产品既无法归类于“无风险”产品,也无法允诺投资者某一个收益回报。与银行理财产品不一样,其有关预期收益率的提法违反了基金产品的相关监管要求。因此,“百发”虽然在短时间内迅速吸引了大量眼球,但这种违规的产品宣传方式立刻引起了证监会的关注。随后,“百发”迅速撤回了前期宣传,在产品正式首发中也没有出现“无风险”、“年化收益率8%”的宣传。
【分析】目前市场上推出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数量不少,但是总体上类型还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货币市场基金和短期理财基金上。以风险属性来看,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基金都属于较低风险的品种,它们的主要投资范围包括现金、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债券、债券回购、央票等。一方面,不容易给投资者造成本金的损失;另外一方面,可以为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收益,但具体的收益水平要视货币市场的收益水平而定。
对于投资者来说,既要对货币基金、理财基金的这种收益风险特点有所认知,也要意识到,产品的收益要取决于市场环境,并非毫无风险可言。因此,“低风险”和“无风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可以引入银行理财产品对低风险产品作出的三种划分——保本固定收益产品、保本收益浮动型产品和不保本收益浮动型产品,现在互联网平台上所推出的理财产品应属于“不保本、收益浮动型”产品。
【点评】互联网理财账户的安全,也是投资者需要密切注意的问题。在享受互联网理财的便利之余,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网站是否具有充分的安全防卫措施?有没有足够的认证手段?投资者自身在使用时也需要保持良好的习惯,如不使用公共场所的网络进行操作,不轻易将自己的密码告诉他人,采用复杂的认证手段,等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