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充电市场前景看好

  • 来源:通信产业报
  • 关键字:终端厂商,芯片
  • 发布时间:2016-04-05 14:46

  快速充电需求是应移动设备增加、新能源设备推广而提高的。随着手机尺寸的不断增大,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的不断增强,电池容量与续航时间已经成为限制智能手机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同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充电也是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的一大障碍,全国各地建设的充电桩基础设施远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并且动辄3-4h的充电时间也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的行驶体验。在电池技术没有什么突破性发展的时候,快速充电技术应运而生,能显著降低设备充电时间,弥补因为电池容量不足而导致的续航时间短的问题。

  快速充电技术的原理简单来说是提升充电功率。以智能手机为例,充电器的输出指标包括电压与电流,一般常见充电器所提供的输出信息多为5V/1A,额定功率5W,而要达到快充,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增大输出电压或电流。以高通Quick Charge1.0为例,其便是不改变充电电压5V,而将充电电流由1A提升至2A。但受充电线材与充电接口限制,更高的电流会导致损耗过大,安全风险增加。因此,高通Quick Charge 2.0则是在提高充电电流的同时,将充电电压提升至9/12V。

  芯片和智能终端厂商相继推出快速充电技术协议。高通相继推出Quick Charge 1.0、2.0与3.0,MTK也推出Pump Express Plus协议,华为荣耀7采用Dialog SmartDefender技术实现快速充电。基于高通与MTK的协议,或采用自主技术路线,终端手机厂商也纷纷研发出自己的快速充电技术,如三星的FastCharge,华硕的BoostMaster,魅族的mCharge,OPPO的VOOC闪充等。各厂商推出各自私有快充协议是为了自身市场利益考虑。以高通Quick Charge2.0为例,若要使用该协议,需经过高通的认证,认证费用达到1500美元,周期2-6周,同时高通还会引导厂家使用高通的SMB芯片来做快充方案。但是协议不统一的问题也会造成各厂家出产产品不能通用。

  终端厂商纷纷推出基于快速充电技术的产品。2014年底以来,各大智能手机厂商纷纷在其旗舰机中增加快速充电功能。然而,从2015年整个手机市场来看,支持快速充电的手机还是只在少数,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快速充电技术将成为智能手机标配。在手机市场几近饱和之际,各大手机品牌的竞争也更加细化,一些微创新技术的应用,为智能手机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快速充电正是众多微创新中的一项。随着快速充电技术的不断进步、成本不断下降,以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预计2016年将会有更多支持快速充电的智能手机产品面市。

  Type C接口应用范围将会扩大。目前主流智能手机使用的充电接口和数据线基于Micro USB,其产品设计决定其不能承受过大的电流。而Type C接口的触点数量数倍于Micro USB接口,这就使得它能承受的电流强度大大增加,适合快充技术应用;同时Type C加入了互相识别的步骤,可以支持双向充电。目前,部分已经采用USB Type C的手机出于成本考虑阉割了快速充电功能。但随着2016年基于快速充电技术的智能手机产品逐步增多,USB Type C接口和数据线的应用范围将会逐步扩大。

  江华 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