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智能硬件安全性为时尚早
- 来源:通信产业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3·15晚会,智能硬件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4-05 14:48
2016年央视3·15晚会,主办方提到了智能硬件。
对智能硬件安全问题的描述,央视的口吻是比较直接了当且忧心忡忡的。这不难理解:在配置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跨越实体障碍,在苛刻的角度记录平时无法观察的视频信息时,作为机主,自然会忧心飞行器是否会因为误操作触礁,也会忧心私密的视频文件是否会成为黑客的猎物,这都是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
无人机成为解放用户视角的窗口,机器人则解放了用户的双手。算上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和台灯窗帘,不难发现经由局域网和无线连接协议贯通的智能生态,也可以组织成一道枷锁,让用户在享受便利的同时,被反锁在隐患与陷阱的最中心,可谓险象环生,举步维艰。
“到了关注智能硬件安全问题的时候了。”这句话被讲出来,笔者突然感到莫名的亲切与感慨。
安全问题的客观属性决定着它难以被彻底攻克,更不会以媒体或个人意志取向为转移。换言之,无论央视什么时候报道,无论上游厂商如何雕饰安全方案之完整可靠,攻破坚固的安全堡垒总是那么恣意而悄无声息。无论何时,无论哪种平台,安全问题都是一抓一个准儿,不同的只是攻击对象在不断变化。
如今,智能硬件的形态与属性都还没有全然被区隔与定义。它还飘在空中,等待着我们让它落地。厂商们还不能,甚至无法触碰到该领域的精髓,怎么一跃开始谈安全了呢?
谈智能安全的定义,让笔者想到了鲁迅讲到的故事:某家刚刚迎来新生命,街坊们开始了大规模庆贺与恭祝。然而某君就是不合时宜,一定要在宴会上留下“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死”这样无情的总结。是的,你这样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只是请在说话前看一下时间,然后再看一下场合。
好在结果是央视很快联系了相关企业,企业们也很配合地把各自问题妥善解决。我们更乐于见到的,应该是这样其乐融融的结局。
刘亚杰 通信产业报(网)记者/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