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互联网+”推进智能硬件发展

  • 来源:通信产业报
  • 关键字:互联网+,Apple Watch
  • 发布时间:2016-06-25 14:04

  自2015年7月“互联网+”行动计划正式发布以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群众关注度持续攀升。在将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行各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智能硬件成为当前发展热点,迎来发展的新阶段。

  2015年3月,苹果正式发布Apple Watch,在基础功能方面可以实现收发短信、拨打电话、播放音乐等操作,同时主推健身功能,并提供了NFC以方便移动支付。当前,Apple Watch的用户满意度达到了97%。咨询机构Cowenand预计,Apple Watch的出货量将在今年达到4500部,是2015年的至少3倍。除了Apple Watch对智能手表领域的重大影响力,三星Gear也十分受消费者青睐。据咨询机构GWI数据显示,智能手表在英国(4%)、澳大利亚(6%)、加拿大(4%)、日本(2%)等发达国家普及率还十分低,而在新加坡、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普及率都超过10%,从智能手表看,新型智能终端仍然需要在亚洲国家和新兴市场来推动。

  在201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和2016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虚拟现实成为热点领域,三大主流的虚拟现实设备索尼OculusRift、PS VR、HTC Vive分别展示最新的虚拟现实设备,HTC推出了与Valve联合开发的虚拟现实头戴显示器HTC Vive,谷歌成立了虚拟现实部门,Facebook、微软纷纷进军虚拟现实领域。预计2016年全球虚拟现实软硬件的产值将达67亿美元,2020年更会增长到700亿美元。

  操作系统平台对可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对智能手机发展的推动就是典型例子。谷歌推出专门针对可穿戴设备的Android Wear操作系统及面向第三方开发人员的可穿戴设备软件开发工具包,吸引了摩托罗拉、三星、LG、HTC等企业加盟,其中LG和摩托罗拉已经推出相应配套硬件产品。苹果则加强了手机中基于iOS系统的健康医疗和智能家居应用平台,拓展在运动健康、生活管理、家居控制等领域的应用创新,未来可很好地迁移至可穿戴设备,必将成为其未来的杀手锏和增值点。自2014年9月苹果推出Watchkit开始,已经有相当多的第三方软件商为Apple Watch开发了应用程序。根据苹果发布的数据,手表上的应用支持数量已经超过了10000个。谷歌、苹果等巨头将已有优势操作系统逐步延伸应用至可穿戴设备,将推动产品竞争逐步向更加激烈的平台竞争演进。

  当前,应顺应智能硬件发展的市场需求,面向价值链高端环节,瞄准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推进应用推广,构建自主创新的智能硬件发展体系。一方面,要提升智能硬件产品的供给能力,通过挖掘智能生活和智能制造的需求,紧抓需求侧痛点,发展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供给模式,推动智能硬件产业供给与应用需求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要深耕基础研发领域,尽快自主研发一批核心技术,特别是共性关键技术,增强产品和基础零部件的供给能力,争取在智能硬件这一新兴领域,减少跛腿环节,力争以市场优势进入全球智能硬件产业体系的第一梯队。

  李艺铭 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