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从来不是教艺术本身,而是整个人生观

  • 来源:艺术商业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10-11 10:51

教育是双向的,小朋友眼中对待大自然的方式通过艺术课程的坚持教育会发生变化。

邀请艺术家阿力玛开设儿童艺术课程,是“不愿去”持续在做的事。在这个课程上,我们从不要求孩子们每堂课一定要画几张画,也从不要求他们画得有多像。相反,我们觉得每一个孩子都是艺术家,我们想挖掘他们的天赋和真情实感,不评价谁画得好,谁画得不好,不让孩子陷入没有情感的、死板的艺术教育之中。孩子的想象力需要被引导,有时候,他们脑海里天马行空的世界超乎我们的想象,每一个孩子都是这里的主角,每一个孩童的视角都被展示,让我们看到那天真无邪的心灵和想象力。以前的美术课,都是老师教孩子们画,孩子们比照着老师的示范去临摹。在这样传统的课程里,非黑即白,容不下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是很多父母一代自身的遗憾。艺术是什么呢?有人说:“艺术就是一个人对生活、对身边事物的感想。一首歌注入了感情才会动听。一幅画有了感情才能打动人。”做注入了感情的艺术教育,让孩子们觉得艺术是一件想起来就觉得很开心的事,让他们觉得自己心中的世界是被尊重的,这就是我们与阿力玛合作,开设艺术课程的缘由。艺术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在生命的早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在所有年龄阶段中,儿童与艺术最近,每个儿童都天生拥有艺术的心灵。通过艺术的教育,能开发儿童的艺术本能,能使儿童感知到世界的多种形式,如色彩、声音、韵律等。其实,每个人在刚出生之时,都是纯洁完美的天使或圣人,随着人的长大,环境中的各种事物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因此,如何保持童真和童趣,才是重要的。我们认为,艺术是保持每个人心中“圣人”因素的重要方式。 马云说:“不让孩子去体验,不让他们去尝试艺术,我可以保证,30年后孩子们将找不到工作,因为他没有办法竞争过机器。”而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曾对1999~2000学年度与2009~2010学年度的艺术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时,做过一个有5万多毕业生参与的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用”,结果颇感意外:毕业1~5年的学生答案是“基本技能”,毕业6~10年的回答是“基本原理”,毕业11~15年的结论是“人际关系”,而毕业16 年以上的则提出“艺术最有用”。这里说的“有用”并非是直接转换成物质的有用,而是被艺术浸染后拥有的一种感知世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艺术从来不是艺术本身,而是整个人生观。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