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保姆

  • 来源:支点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5-07 11:00

  通过互联网+工业服务的模式,为中小工业企业解决好生产经营中的痛点和难点。

  年前一天,在武汉汉阳常福工业园,王迪丰在厂门前踱步,等待着一位重要的合作伙伴。

  王迪丰是武汉百姓驰腾车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百姓驰腾是格力、海尔、苏泊尔等电器公司在武汉生产基地的重点配套供应商,但自创办以来业绩不佳,利润一度出现过负增长。

  王迪丰等的人叫张军。“今天一定要在我这里多看看,尽早敲定合作。”紧握张军的手,王迪丰相见恨晚。

  张军是湖北三环成套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环成套)董事长、总经理,他带去了公司的“e管家”项目,能为王迪丰这类中小工业企业提供从原材料、设备采购到维保、油品耗材供应、订单融资等一站式生产保障性服务。

  找准痛点

  在武汉关山大道上,有一座外形酷似老虎钳头部、以黄色为主色调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三环成套在武汉的总部。

  记者走进该公司,随处可见摆放整齐的工业油品。在展示区,3部手机模型的显示屏将公司、电商等网站直观地展现出来。公司前台摆放着铁钳、扳手造型工艺品,待客区的长条桌面上陈列着工业齿轮、老式相机等,四顾之下,恍若置身于工业博物馆。

  三环成套是三环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前身是湖北省机械厅直属的湖北省机械工业供销总公司机电产品科。张军26岁调到公司,从普通业务员干起,全程见证了公司20年来的一系列变迁。

  张军介绍,上世纪8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公司是个“肥”单位。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公司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亏损严重。上世纪90年代初,新任领导通过大胆改革,重组机械厅所属8家企业成立湖北机械集团,并在1998年成功上市,旗下流通业务板块全部推向市场自负盈亏。

  正是在改革的大潮中,1995年,张军带领原机电科5名已买断工龄的员工,开始独立经营成立了湖北机械集团成套设备公司。他告诉《支点》记者,三环成套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得益于2005年开始实行国有控股、员工持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他和团队共持有49%的公司股份,使责权利真正实现了统一,打通了促进企业提效升级的关键路径。2016年,通过对传统营销模式进行转型升级,公司更名为湖北三环成套工业有限公司。

  在张军看来,中小工业企业面临着四大痛点:材料供应无保障,技术改造升级难,设备坏了没人修,耗品采购成本高。作为三环集团公司企业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平台,三环成套有了化解这些痛点的最佳途径——整合内部资源服务外部市场。

  在张军的执掌下,公司整合线下企业服务工程师团队资源,将三环集团下属生产企业中设备部、机修车间等部门人员及工作职责按照专业化重新分工,建立设备维保工程师人才库,打造一支近300人的“e维保”设备维修保养服务团队。

  正因如此,通过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配套生产保障服务,张军带领只有100名员工的年轻团队,去年创下了超过16亿元的营业收入。

  让企业安心“做菜”

  如果你需要采购国内外加工设备,三环成套可以提供;如何你需要维修机床、购买备品配件及刀具,三环成套亦有。

  张军举例,前不久一家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企业承接了一笔国外汽车企业订单,这家企业找到三环成套,公司马上成立项目团队,与客户的技术人员一起,完成了从产品加工工艺制定到生产物资及设备采购的“交钥匙工程”,并协助解决部分生产周转资金,让生产得到有效保障。

  张军告诉《支点》记者,与三环成套合作的客户,通过利用三环成套集中采购形成的性价比优势,普遍将生产采购成本降低了15%至20%。

  只有订单,没有业务流水,企业经营时常面临困境,同时还要提防单一采购提价的可能。正是看到企业的这些难处,张军将三环集团的大平台采购优势进行优化,用集团内部采购的优势服务外部采购市场,既当甲方又是乙方,通过经常换位思考,真正体会到客户的真实需求。

  张军介绍,除了单机采购,三环成套还能为客户提供成套项目解决方案,公司借助与战略伙伴——沈阳机床集团的合作,成立全国首创的机床4S店模式,集机床销售、零部件供应、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多功能于一体,堪称机床保姆。

  “我们就是要把集团内部的资源盘活、用活。”面对记者,张军伸出双手,做出向记者递东西的手势说:“我们负责为客户提供性价比好的生产资料,类似于供应做饭所需的食材,客户专注于生产出好产品,这好比做好一桌菜。”

  这就是张军提供的“e管家”服务。他们为工业企业提供一整套类似“英式管家”的“4+2”服务:提供工业材料、工业油品、工业装备、工业维保四大服务,加上工业电商和“e链通”金融服务。这意味着,工业企业可足不出户,等着“配菜”如工业耗材、工业油品等生产原料送上门,企业全心搞生产经营,安心把“菜”做好。

  专治疑难杂症

  前文提到的王迪丰,等的就是张军为他降低运营成本。过去7年来,他的固定机器设备投资近千万元,每年的维修保养成了大问题。张军的到来让王迪丰看到了希望,今后,他不仅可以通过三环成套降低采购成本,也不用再担心设备改造维修带来的成本压力。

  张军一直记得一件事。三环成套曾服务过的一家公司,有台上百万欧元的进口设备用了不到两年就要大修。公司派人去现场调查,最后查明原因是设备过度使用——设备操作工的工资为计件模式,为了拿高工资,工人几乎不让设备休息。“原本设备可以正常使用5至8年,因为野蛮操作、不加保养,使用寿命大大缩短。”谈到这些,张军惋惜不已,巨资采购的进口设备,不仅寿命缩短,还要花费上百万元去维修保养。

  为了让这类问题不再发生,2017年10月,三环成套上线了“e维保”工业滴滴服务。打开手机,登入“e维保”,输入设备维修信息并提交,不到5分钟,就会收到来自派工系统平台的回复短信和微信通知;24小时内,三环成套“e维保”工作人员就会赶到现场,为设备问诊。

  以武汉某家企业为例,其加工设备从美国进口,想请美国制造商来维修。张军说,因为设备过了保修期,该企业需以两周的来回服务时间为基数,向美国制造商支付来华维修员工的工资,并购买往返机票,安排食宿等,算下来光出场费就高达3万元。设备修理好后,公司发现,巨大代价的背后,仅仅更换了一个200多元的配件。

  “随着中国引进国外进口设备越来越多,进口设备维保成本高昂的问题也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张军感慨道,“其实,我们自己就可以做好进口设备的维保服务。”

  不仅是常见设备维保问题,对于机器的疑难杂症,三环成套也能开出良方。以中冶南方旗下某公司一台进口设备为例,这台德国老式设备出现故障后,考虑到从德国请技术专家成本太高,公司自己的技术人员又无力维修,导致设备停摆一个多月。该公司求助于张军,张军通过其在机床行业的资源优势,请来维修过德国西门子设备的老专家,手到“病”除。“从德国请专家需要18万元左右,从国内请专家只花了4万元。”张军说,三环成套能为企业降低一半左右的关键设备维修成本。

  “这是真需求”

  在张军看来,为中小工业企业解决四大痛点还远远不够,三环成套还要协助企业解决最急迫的融资难点,为他们输入金融血液,使企业更好地成长。

  张军回忆,第一次见到王迪丰时,他苦笑着说,“在这儿开厂7年,没见过银行的身影”。过去,王迪丰多从广东顺德购买原材料,由于公司与合作企业的合同账期为90天,需要他前期大量垫资,采购材料的钱只能够通过高息借贷。因为厂房是租的,只有设备是最大的固定资产,银行通常不接受设备抵押,王迪丰一直无力去融资扩大再生产。

  在王迪丰所在的常福工业园,有500余家中小工业企业。为了解决类似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去年8月,三环成套推出“e链通”平台。该平台将上游战略供应商、下游重点终端客户、银行等金融机构、仓库汽运等物流服务商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张军说,“e链通”模式创新之处在于,使机器设备能够抵押融资,盘活工业企业的设备资产。

  去年9月中旬,王迪丰成为首批三环成套与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合作的签约客户。今年3月15日,三环成套又与湖北银行签约“e链通”供应链金融战略合作。签约那天,张军在朋友圈晒出现场照片,并配文: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必须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无独有偶。在荆州开发区,巨鲸传动机械有限公司由于经营状况不佳,缺少资金,生产规模一直上不去。与三坏成套达成合作后,该公司收到了三环成套120吨的生铁原材料,并找到了第三方合作银行,付款还能延期3个月。

  银行也乐意开展合作。张军介绍,银行通过“e链通”给企业的专项融资授信,是按照其生产订单所需,通过三环成套购买生产资料的形式,专款专用,三方共同监管每笔资金,避免企业收到贷款后挪作他用。同时,“e链通”模式下,企业贷款无需第三方担保机构,降低了融资成本。

  数据集成是难点

  如何在这一互联网+工业平台做出一家独角兽企业,仍考验着张军。

  张军自信地说,发展工业互联网带来的机会是巨大的。伴随着中国工业4.0、智能制造的全面发展,通过互联网+工业服务的模式,组建项目团队为中小工业企业解决好生产经营中的痛点和难点,将是长期刚性的需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研究中心负责人童友好认为,把客户的数据远程采集上来,通过远程数据分析和故障诊断,提前告知客户是否会出问题,需要一系列数字化手段才能够实现,这也就是服务商的机会。但是,互联网的数据集成是难点。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水平和现实基础还存在着差距。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企业的设备数字化率为44.8%,数字化设备联网率为39%。如何把数据的质量管理好,通过数据分析达到诊断效果,需要互联网+工业服务企业不断提升内功。

  童友好给出的建议是,企业储备专业人才是关键。围绕平台需求构建设备、网络、数据等,不断通过仿真模拟测试,去提升与优化平台,这些都需要专业人才去打造。

  “如果选择了平台,就必须明白一个道理,要想成为平台,就一定要让客户强大,员工强大,供应商强大。”在今年年会上,张军借用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的这句话,勉励团队为客户做好增值服务,按照三环成套“e战略”,通过“互联网+工业服务”模式,实现线上与线下一体化,成为一流的现代制造工业服务商。

  当被问到最好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时,张军坚定地对记者说,“好的商业模式,是要有盈利模式,提供增值服务是重点,通过增值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用口碑不断赢得更多用户。”

  《支点》记者 袁阳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