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教“导”有方
- 来源: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好书,名著导读,讲解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03-19 08:10
哥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阅读对人的重要性,绝不能简而言之。身为教师,我们不得不反思,自己是否对阅读教学足够重视?自己又是否留足了与阅读亲密接触的空间?身为教师,我们不得不思考,名著阅读究竟要导什么?又该怎样去导?这是我们一线初中语文教师越不过的一道荆棘岭。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名著导读的对象
1、教师是前提。上好名著导读这门课,有一个前提。教师必须深谙熟知名著,明内容,晓情理。一部名著,篇幅往往不会短。而我们要给学生导入或讲授名著,却仅仅是一两节课。想要面面俱到,自然就只存活于美好的想象。我们切实要做到的,是找到一个切入点,可是作者生平与经历,可以是作品的矛盾与焦点,也可以是一个大前提下的人物性格分析、经典情节描写讲解。但这所有的设想,都基于一点,教师腹内有书有稿,沉甸甸的,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因为,对大部分一线教师而言,最紧迫的就是,加大自己的阅读量,然后准确把握、形成理解。
2、学生是主体。无论是名著导读,或是其他语文版块的教学,我们都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导,是引导、引领。教师,就像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次次契机。我们是要带给学生无限可能性,在他们生命中打开更多的窗,或者是为他们种下精神的种子。教育的时代背景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学习。我们不能是一味的填塞,而是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去扶助他们完成学习。我们是充当名著与学生的传声筒,最终,那些千百年来珍贵的话语,要传承下去,从先辈,到我们,到他们,直至以后。因而,教师必须牢牢把握“以生为本”的核心原则。
3、家庭是潜能。我们的阅读对象,不仅仅着眼于教师与学生,如忽视家庭的影响,将造成海啸般的损害。应试教育下的中国式家庭,所关心的,无外乎书本与试卷,但家长对学生的阅读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名著,或许会被家长当做闲书。阅读名著,或许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从而扼住了阅读的咽喉。但如果我们将学生作为媒介,用学生的热情与状态,去感染家长,家长的态度又反哺学生的阅读,形成良性循环。那么,名著阅读的推进之路就扫除了一大障碍,收获了一大助力。
二、名著导读的内容
1、方法是核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只有教给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走进名著的海洋,让学生在名著的海洋中自由的遨游,让名著阅读课的“导”,有理有据。学生的底蕴,大抵是不如我们的。他们缺的是阅读的历练,而我就是历练途中的指路人。同时,不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从而优化学习途径,让学有所成,读有所悟。所以说,方法就是阅读名著的一个敲门砖、一块试金石。
2、人文素养是发展。为什么我们要选择名著来进行阅读?名著,本身就是大浪淘沙后留下的真金。名著蕴藏的是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它和阅读者之间是一种心灵感应,是精神上的碰撞。它给我们的是文化上的震撼,是将思想文化深入我们的骨髓,然后对我们的态度、气质,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固执地认为,我们阅读名著、导名著,要输出的是一种文化气息。现代人太浮躁,远不如先贤古圣的宁静致远。同时,名著导读要输出的还有多远价值观,我们看待事物不能一成不变,或者井中窥天、安居一隅。因而,我们的名著导读课,贵在文化熏陶,提升人文素养。
三、名著导读的落实
1、阅读策略——计将安出。“怎么读”这是名著导读课的一个核心内容。从自主性上而言,学生自主阅读是第一要义,而教师起着引读的作用。学生在开始读名著的时候,要明确知晓内容、目的。在此基础上,再去谈理解和分析。而在感知名著的过程中,大致可采用“跳读”和“精读”两种方法。
跳读时,可只看序言目录内容,然后跳读有关内容,不必细读全文。紧紧抓住你要抓牢的中心,或是只求整体感知。而跳读情形又可分为阅读对象跳读、关键词跳读、首尾句跳读三种。
而精读又可以分三步走。先是浏览,学生自己读篇段,大意在胸。其次,是细读,逐字逐句地去理解,做到细化和专注。再次是品读,读名著必定要有所思考,要提出疑问,养成边赏析边做好旁批的习惯。
2、阅读形式——不拘一格。激发兴趣是名著阅读的前提。万事开头难,学生没有阅读兴趣,再好的名著也只能被蒙上厚厚的灰。我们的课堂,应是生气勃勃的,让名著焕发新姿。在课程安排上,加强名著阅读的地位,在时间安排上强化学生阅读名著的意识,以读带学。
课程形式上,多以活动课为主。对于其中的片段,也可以用经典情景再现的方式,渲染课内气氛,从而影响课外。3、阅读实践——量体裁衣。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学生情况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就必须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城区和乡镇的阅读教学自然不能平行一致,我们要保证学生有所得,有所获。要选择适合本地学生的方式方法和内容程度,秉求务实的原则,选择上尊重学生意志情况,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进度和特点。
“腹有诗书气自华”,初中语文阅读名著既是学生的学习任务,更是教师的发展要求。我们要大胆尝试、创新课堂,让名著走入学生的生活,提高人文素质,丰富精神世界。
伍前明 四川省蓬安县三坝乡中心小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