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国家不断发展,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有关教育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展开。而关于品德、身体素质、综合素质的教育渐渐成为当今时代教育发展的一股主要流派,各层面对于道德品质、综合素养的培育也越来越重视。而小学作为广大学生的初始开启启蒙教育的阶段,对学生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乡村小学养成教育的重点之一也就包括了道德的教育。而道德的教育成为小学生培育的重点之一,对于学生后期的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良好的积极作用,是有利于学生从小就了解中华传统美德和培育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于此,本文将从知识传授者入手,培养学生品学兼优意识、重视家长和学校的配合、从身边事务出发,在乐趣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三个方面浅析乡镇小学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交流。
关键词:乡村小学;道德教育;养成培育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文化传播的最主要的方式。在现在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的实际下,不仅城市的教育重视道德的培养,乡村教育也在不断增强对道德教育的重视。道德教育不仅对于学生个人的素质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风气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由学生培养良好道德的基础上扩散到整个社会形成高风亮节的社会风气,有利于社会的治安与稳定。而且乡村教育重视德育,也容易带动乡村整体素质提高,进一步缩小城乡的现实差距,如此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但是,尽管政府在乡村教育层面提高了重视度,然而由于乡村教育基础本就薄弱,村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还不能跟乡村教育的理想状态相配合,乡村德育教育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因此,乡村小学的道德教育的养成教育还要不断努力,调整战略,改革创新。
一、从知识传授者入手,培养学生品学兼优意识
对于小学生的品德教育,首先要使其明白品学兼优的概念。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他们有着很多的问题需要得到解答。处在探索世界阶段的学生对于现实中的很多现象总是有着很多的疑问,而这些疑问的答案,总是能对他们是三观构造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这些答案是他们三观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石。而作为知识传授者、问题引导者的老师,更应该在学生三观构造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其做出正确的向导,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其品学兼优的意识 [1]。比如,在讲授课文《将相和》的时候,教师可以从蔺相如的谦虚宽容开始,带入实际的生活中,教导同学们宽容的对待他人,怀有一颗宽容之心。由此延伸到中华文化发展几千年来凭借的便是兼容并蓄的理念。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中华文化包容了其他文化,与其他文化共存,才有了如今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从廉颇的负荆请罪入手,告诉学生犯了错误没有关系,只要知错就改,就还是大家的英雄。要搞好乡村教育,老师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从课文入手,培养学生品学兼优的意识,是每个从事教育的工作者都应该思考重视的问题。
二、重视家长和学校的配合
在德育教育中,模范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而家长和学校教育工作者都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家长和学校配合树立良好的模范往往能事半功倍。小学时期的学生容易有一种英雄崇拜的心理,而此时一个好的模范对于学生的行为规范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就需要学校和家庭相互协调,做好榜样,引导学生切实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落实道德教育的养成教育。作为家长,应该切实配合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以身作则,以自身良好的道德素养去给予学生良好的引导。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更应该起好模范作用。因为才步入小学的学生由于缺乏管教,对于事情认识不够深刻,思维比较稚嫩,因此此时的学生都是比较难以管教的。稚嫩的他们意志力比较薄弱,对于事物好坏的判断能力比较低。此外处于对学校环境的不熟悉,部分学生可能出现抵触学习,过于依赖家长,性格内向等问题,而此时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加以引导和家长热情鼓励相配合 [2]。
比如在讲解课文《金色的鱼钩》的时候,就可以让老师和家长加强联系,学校和家庭通力合作。学校老师在讲述老班长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的同时,家长同样为孩子传输一种舍己为人的优秀传统精神道德,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养成优秀的道德思想,从而使乡村教育的道德教育落到实处。
三、从身边事物出发,在乐趣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
在乡村,学生更便于接近自然。而实际的接触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学的学生对于自然都还保持着一种新鲜感和强烈的好奇心。而由于乡村学生从小活动的范围比较大,学生在课堂很大的可能会坐不住。而教育工作者就需要想一些办法去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比如,在课堂上提到有关自然的课文如《大自然的声音》时可以延伸到关于乡村的一些现象,也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上课的效率,也有利于德育教育的展开。实际上,一些关于品德的小故事也是不错的开展德育教育的方式。
四、结语
有效率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优秀良好行为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从小做起,因此在教授知识,打好教育学习基础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在教育中更加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由此推动乡村道德教育的开展与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勤 . 农村学校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索 [J]. 文学教育 ( 下 ),2019(09):184.[2] 于 鑫 . 浅 谈 小 学 生 养 成 教 育 的 策 略 [J]. 中 国 校 外 教育 ,2019(25):67-68.
梁静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扶绥县新宁镇第四小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