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数学学科初中教育教学的实践情况来看,不少学生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数学成绩更是整体偏低,由此造成了数学学科的教师无法完成预期目标。对此,应针对数学学困生形成的根源,采用合理有效的举措予以解决,提升这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围绕初中阶段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本文展开了讨论,并且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
数学是初中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学好数学知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非常有益。但是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一部分学困生,他们的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不高。想要实现数学教育的总体目标,必须加强对学困生的扶持,做好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非常重要。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基础知识不够牢固。在进入初中阶段之前,有一些学生对于小学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并不牢固,而数学是一门前后知识联系性非常密切的学科,如果小学时期没有奠定好一定的基础,那么在进行初中数学学习时就会受到巨大的阻碍,无法完成学习任务。
2、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难度大。数学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特别是一些研究空间图形的内容,学生对空间的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抽象难度加大的数学问题,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数学教材的系统性对初中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难度的不断加大让学生稍微有一点不上心就容易落后,成为学困生。
3、社会环境的影响。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仅不能给学生增加学习动力,而且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目前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都给予过高的期望值,学生因此学习的压力很大,对于自己的学习动机很模糊,对自己的学习成绩非常关注,害怕自己的成绩不好。另外,学生刚刚到另一个新环境,难免出现紧张和压迫感,部分学困生形成自己的独立空间,使自己的性格产生自闭症,严重影响数学学习。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树立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师要帮助数学学习困难学生消除畏惧心理,树立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调整教学节奏。数学在初中的各门学科中属于较难的学科,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较为苦难,对于学困生则难度更大。因此,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顾及全体学生的学习进程,从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梯度设置习题和课时进度等,恰当地调整教学节奏,让学困生跟上学习计划。第二,加强与学困生的交流。教师应该多注重学困生的心理变化,加强与学生们的交流,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待数学学习,及时改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畏惧心理,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从而培养学困生的学习意志,帮助他们树立学习数学学习的信心。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正确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困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止步,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辅导问题时,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辩证的观点教育学困生。对学困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更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不少学困生学习意志不坚强,生活懒惰,经常迟到或逃学,自习课不来,上课思想不集中、常开小差,作业不及时完成或抄袭,并没有及时预习、复习。因此,要特别注意检查学困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3、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幽默可以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开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运用幽默的语言,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启发。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当与深刻分析、新鲜知识讲解等合理结合,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获得相对美的享受。这样,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身心愉悦,从而激发学习欲望.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适当地参加数学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理解,对于今后的学习带来积极影响。
4、注重个别辅导,利用课外辅导巩固课堂成果。数学教师应该建立每个班级的学困生个人档案,实行动态跟踪管理,根据学生在课堂和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符合每个学生实际的学习计划,督促学生定期完成。教师自己精力不足时,可以委派学习小组成员帮助和考核。教师要在学生反馈中进行反思和调整,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注重精讲精练。传统数学教学的“题海战术”,让学困生产生厌学心理,也不利于教师了解学情和讲评。分层设置课外习题的方法比较科学,给学困生布置每堂课重点知识相关的习题,难度要偏低,注重对基础的考查和夯实。有条件的教师最好给学困生预留自学提纲,让他们提前熟悉和思考下一堂课的内容,逐步引导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要重视课外个别辅导的功能,对批改学生作业和考试时发现的共性问题集中讲解,对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尽量进行单独辅导,耐心询问他们存在的困惑,聆听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协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三、结语
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具体全面的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帮助学困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能够积极向上,发挥自身的学习优势,让学困生进入学习的积极环境中,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陶积斌 . 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J].课程教育研究 ,2019(51):142.
[2] 唐晓霞 . 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优化策略 [J]. 科学咨询 ( 教育科研 ),2019(12):195-196.
[3] 潘小勤 , 张维忠 . 数学教科书中的插图变迁分析——以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J]. 中学数学杂志 ,2019(12):5-9.
徐睿婧 成都师范学院德阳高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