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探究
- 来源:知识文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教育,重视,色彩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05-14 08:31
随着新课改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不断渗透,学校与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综合素质的培养。小学阶段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也需要在进行过艺术课程的教学后,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科目,其中色彩的学习,不仅对于美术学科具有帮助,也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生活品味与生活的情趣,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重视。基于此,本文从小学色彩教学的现状进行出发,探讨色彩教学的提升策略。
引言: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小学阶段所学习的艺术性科目已经逐渐的成为教育的又一个重点。在目前市场的人才需求中,对于艺术人才的需求量不断的增长,并且要求人才具有更高的艺术才能。因此,在小学部分,就需要对于学生的美术学习潜力进行充分的挖掘,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中,逐渐的培养出艺术的审美品位,以及对于艺术的敏感度,色彩教学是重要的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重点的研究实践。
1 目前小学教育中色彩教育的现状
在教学中,首先需要对于学生以及教材这两个关键的因素进行分析,目前应用的教材中,更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色彩的认识与色彩的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多数采取实践教学引导多于教学讲授的方式,学生在课堂中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进行色彩的实践,从而提升色彩的应用程度。在学生情况的分析中,由于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丰富的画面信息内容,能够接触到许多色彩的搭配,并且在生活与学习环境中,学生也会逐渐的受到环境的影响,对于色彩产生基础的感受与应用的意识,因此,教师的引导学生进行基础色彩认识的难度,相对的降低了。于此同时,学生受到的各种信息影响,已经在脑海中形成了初步的色彩的审美意识,这些意识的构成与正常的艺术品位之间,可能存在着偏差,因此教师进行色彩审美的教学引导,难度将会提升。
2 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优化策略
2.1从生活的色彩中深化对于色彩的初步认知
在课本中,对于学生的色彩引导,来源于三原色与原料的搭配等。为了在教学的最初阶段,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使得学生能够以新的眼光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色彩,与色彩的搭配。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导学的阶段,从生活的角度,对于学生进行色彩的引导。
例如,首先,可以引導提问学生,在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厅进餐时,看到的最醒目的颜色是什么?多数学生将会回想自己的经历,回答红色、黄色等。教师就红色、黄色等两种颜色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学生能够想到太阳、苹果、香蕉、薯条等内容。教师进一步的提问学生,通过这些物品,会使得人产生怎样的感觉。多数的学生将会回答,轻松、甜蜜、温暖等等。在这时,教师就可以应用色彩的理论知识,告诉学生红色属于暖色系,用于餐厅是为了能够使得人们在进餐时产生轻松、愉快的心理,进而获得更多的食用食物的愉悦感,增加进食量,这也就进一步的扩大了快餐厅的食物销量。
利用联系生活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为快速的理解、记忆理论性的知识,也能够使得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用价值,进而能够更为认真的学习美术的课程。在笔者教学的经历中,存在着部分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对于美术的课程具有认知的偏差,认为美术的学习对于其未来的发展并不重要,教师需要逐渐的就学生的这种思想进行校正。
2.2利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色彩的深度感官体验
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多媒体的手段进行综合性的应用,分别采取声光电的手段,引导学生从五感中感知不同色彩对于人带来的感受。
例如,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了剪辑优质纪录片的方式进行色彩的展示。集中的将纪录片中的自然美景进行剪辑,在不同的画面构成中,以红黄蓝为主,次级的色彩,绿色等,也进行依次的展示。在进行黄色部分的展示时,笔者应用了《河西走廊》纪录片中的沙漠片段,红色部分的展示,部分的采用了,《莫高窟》中的的内容,蓝色部分的展示多用《鸟的迁徙》以及一些海底纪录片的内容,绿色部分的展示,从《亚马逊丛林》中进行了大量的剪辑。这些纪录片在展示自然中优美配色的同时,还配有与画面主题相同的背景乐。在课堂中,笔者应用剪辑内容进行了两次的引导,第一次,要求学生进行音乐的聆听,闭上双眼,并进行精神的放松。在第二次的聆听过程中,学生通过画面与声音的结合感受到色彩的冲击力。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了色彩感受的描述,应用自己的颜料,进行自由的展示,并且联系刚刚看到的内容,在小组内与同学进行探讨。
在这样的引导方式中,学生的学习接受时呈现出来较高的学习热情,笔者认为这一方式也可以与微课的形式相结合,进行更为精准化的色彩认知的引导,将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继续的探索。
3 引导学生提升色彩的应用能力
3.1进行常规的绘画创作
在绘画的创作过程中,为了不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在色彩学习的部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由的练习。为了集中的训练学生对于色彩搭配的敏感程度,在教师的教学的,也可以应用涂色卡以及涂色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涂色。此外,在部分的学校教学中,电子书包的形式已经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教师也可以借助于此引导学生利用电子绘画设备,进行便利的绘画创作。
3.2进行校园舞台剧的创制
在这一部分的实践中,美术教师可以与音乐教师、语文教师等进行合作,利用舞台剧的形式,展示学生的对于色彩的认知以及理解。
在笔者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了《睡美人》这一校园舞台剧的表演。其中人物服饰色彩的选择,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学生中进行。公主服饰的选择。多为白色、粉红色,女巫服饰的选择则是以黑色为主。这表明学生除了受到影视作品的影响之外,在自我的主观认知上,也已经能够对于色彩产生出情感的认知。此外,在舞台剧的进行中,学生的还需要进行背景的绘画等美术色彩搭配的工作,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与沟通,引导学生完成不同的美术实践。
3.3利用色彩装点自我,丰富生活
事实上,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自我的生活以及物品的选择上,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由程度。在校园环境中,需要穿着制服,因此服装的色彩展示较难进行。学生可以在家庭的生活空间中,利用选择文具或者选择房间装饰品的方式,进行生活中的色彩应用于色彩的装点。在有关的科学分析中,认为对于色彩的应用认知程度,与人的思维活跃程度具有较高的关系。因此,学生会逐渐的感受到色彩的应用,对于自我带来的变化。这样,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校园里,学生还可根据自己学过的色彩知识装饰美化学校的黑板报、宣传栏等。学生用学过的色彩知识美化生活,生活在美的环境中,能体验色彩带来的美感。
4 结束语
探究科学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问题的引导,展开学习探究,进而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创造美、应用美的能力,体验创造美的乐趣,感受色彩带来的美感,从而成为创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焦陂回民希望小学)
张培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