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提升的思考与建议
- 来源:学习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服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4-24 16:32
摘要: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担负着参与政务、管理事务、综合服务的重要职责,承担着全局性、战略性、系统性的工作。当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仍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员工综合素质不高、执行力不强等问题,建议国有企业从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团队建设,深化服务理念、创新工作载体,提升管理水平三方面提升行政工作管理水平。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文化水平、道德文化素养和政治敏感能力,工作中需要协调上级和下级的关系,扮演好工作枢纽的角色。有效提高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水平对国有企业实现持续稳定的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职能定位
国有企业行政部门既是领导的“参谋部”和“左右手”,又是联系上下、协调左右、沟通八方的“中枢神经”,承担着全局性、战略性、系统性的工作。
一是参与政务的“参谋部”。主要体现在有效服务领导科学决策、当好党政领导的参谋助手上。行政管理部门只有扎实做好信息收集、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等各项工作,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
二是管理事务的“指挥部”。主要体现在协助领导处理机关日常事务性工作、当好公司机关的运转中枢上。行政管理部门只有及时、准确执行领导的意志,统筹抓好办文办会、上传下达、督查督办等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三是综合服务的“后勤部”。主要体现在做好机关后勤保障综合协调,当好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桥梁纽带上,主要体现在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上以及服务领导、服务部门、服务职工三个方面。
二、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健全,岗位职责不清晰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框架不合理的问题。企业的规章制度存在照抄照搬现象,部分企业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采用的规章制度还是以前的,缺乏对企业不同时期发展特点的分析,并不符合现在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情况。同时,在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上存在着管理职权不清晰,责任归属不明确的问题,管理人员冗杂,人浮于事,极易导致工作无人负责,相互推诿,使进而使行政管理工作的指令不能完全有效的进行传递与沟通。
2、员工综合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
国有企业办公室的行政管理工作对于办公室职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这是由其工作特殊性所决定的。但是目前部分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理论素质不高,缺乏相应的专业素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好的服务意识,并且大多数国有企业并没有竞争淘汰机制,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并没有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吃大锅饭思想严重,不思进取,工作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强,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无法很好地胜任本职工作,拖沓推诿、执行力差等工作中态度懈怠的现象也很普遍。
3、执行力不强,工作效率低
部分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对于企业内部缺乏统筹能力,官僚作风严重,缺乏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主动寻求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工作方式落后,对数字化、信息化办公方式认识不足,工作按部就班,缺乏针对性和创造性,遇到问题不推不动,甚至推而不动,不能积极热情有效的处理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将企业管理制度中的相关条款切实落实到工作当中,行政管理工作的执行能力和力度不够强,最终也就导致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高。
三、提高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水平的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工作机制
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是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奖惩制度、考核制度、选拔制度和培训制度,发挥好行政部门的统筹功能,明确行政部门的岗位职责以及相应的工作流程,使得各项工作有制度可依,有章可循,工作流程更透明,工作效率更高效。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需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必须与时俱进地结合国有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制定规章制度,行政管理工作要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时作出调整与改进;二是加强制度的宣贯和学习,使各项规章制度能够深入人心,让每位员工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三是要保证规整制度的权威性,在行政管理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在规章制度面前,一定要做到人人平等,杜绝徇私舞弊,区别对待,加大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保证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四是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发挥考核激励的指挥棒作用,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对制度执行不力和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的人员要问责处理。
2、加强团队建设,深化服务理念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对党中央、省政府及集团公司的各类会议、文件精神要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加快知识储备更新,跟上时代步伐,做到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增长才干。三是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坚持以干代训,通过轮岗交流、专题讲座、举办业务培训班、师带徒、内部分享交流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继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同时,不断深化服务理念。行政部门具有突出的服务型特征,行政工作人员首先要形成正确的“大服务”意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实现从被动应付到主动服务转变,通过完善科学的接待流程、安排专人处理来信、关心基层员工的生活与工作诉求、全面检查企业内部存在的不稳定要素等措施,加强日常职责履行,将服务落实到位。
3、创新工作载体,提升管理水平
借助大数据、新科技、新媒体等手段,以信息化推进管理现代化,实现国有企业体制机制的运行创新。一是行政部门应积极采用现代设备,推动行政管理工作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发展,以增加公文收集和处理效率。二是利用网络技术,对沟通方式进行创新,并确保沟通渠道的顺畅性。三是积极引进使用信息化管理 系统,以OA 办公系统为载体,建立公文处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数字档案系统,建立内部电子数据库,搭载便捷高效的综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平台,不断优化公文审批和办理流程,规范档案管理和会务管理,不断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福东,施光友.论国有企业办公室管理的创新与实践对策[J].现代国企研究,2018,(11):15-17.
[2]时萌.关于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 [J].中外企业家,2017,(16):65.
[3]张会平.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强化策略[J]. 管理观察. 2017,(04):1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