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债转股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
- 来源:学习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债转股,上市公司,财务风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4-24 16:46
摘要:国有企业亏损严重,国有企业的负债率高,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占其贷款总额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债转股作为一种延缓矛盾和风险爆发时间应急性措施的债务重组手段提出有其积极意义,能够切实规范企业治理制度,彻底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本文从课题研究的相关背景入手,首先阐述了债转股的相关概念,接着详细的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债转股的原因,然后分析了南光(集团)有限公司“债转股”融资案例,最后重点的提出了保障上市公司“债转股”改革正确方向的政策建议。
一、债转股概述
(一)债转股的背景
国有企业亏损严重,国有企业的高负债率问题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了,与此相适应,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占其贷款总额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国有银行也开始进入亏损阶段。资本金不足,负债率过高,成为长期困扰我国国有企业的一大难题。庞大的债务负担不仅是国有企业不堪重负,且严重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脚步。同时,国有银行大量的不良贷款无法收回,这都会诱发金融危机,使得人们对改革和增长的前景持怀疑态度。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困难的原因比较复杂,高负债率只是其中之一,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缺乏有效规范的公司治理制度。企业困难的根本原因不是高负债而是存在大量非运营资产,企业困难的根本原因不是过高的负债率而是太低的资产收益率。单纯的企业财务失败往往并不首先采用“债转股”的方式,而是运用其它方法,如债务期限结构调整、债务工具和品种结构调整、债务展期和和解更为合适。
(二)债转股的意义
目前实施的政策性债转股,其内涵和整个模式已经从改革和发展两方面扩展了。从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它把银行不良资产盘活,把银行不良资产分离出去,转为企业的股权,这样,就可大力提高银行的信用地位,从而搞活银行的资金。通过银行来使企业重组,改变单一的国有资本,增加国有资本的活性。二是强化对企业的经营监督。在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国有企业资金严重依赖银行贷款,但银行的债权人地位使得银行无法约束企业的行为。三是减轻国有企业负担,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脱困目标。四是社会震动小,容易得到各方支持。债转股兼顾了财政、银行、企业三方面的利益。国家银行债权变股权,没有简单勾销债务,而是改变了偿债方式,从借贷关系改变成不需还本的投资合作,既没有增加财政支出,又减轻了企业还债负担,银行也获得了管理权。
二、我国上市公司债转股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不符合条件的企业竞相争取债转股的问题
许多国有企业认为债转股是免费午餐竞相争取,而资产管理公司等部门在选择债转股企业时如果不慎重,可能会引发一些企业的道德风险,形成普遍的赖账局面。由于债转股使企业原来的巨额债务变成股本,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将大大降低,债务的本息将免于偿还,这对任何一个身背大量债务而无力偿还的企业来说都是极具诱惑的。再加上许多企业对债转股认识不够,只是简单地认为债务不用偿还,而不知道债转股后,股权要求的回报要高于债权,使得许多国有企业纷纷争取债转股。即使是本应破产的那些资不抵债、生产和经营没有市场前景的企业也存在弄虚作假,争取赶上债转股这班车的现象。另外,虽然国家对债转股的企业提出严格的选择条件,但缺少具体的操作标准,使入围企业选择操作存在弹性。在这种情况下,在选择实施债转股企业时如果不慎重,可能会使本来能够按期还本付息的债务企业心理不平衡。
(二)有关债转股企业和资产管理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目前实施债转股的情况来看,资产管理公司没有在债转股企业组成董事会、选举董事长和聘用总经理的权利,没有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审批的权利,没有对债转股资产的保值、收益和处置的权利,没有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和激励做出决定的权利。这说明在债转股具体实施过程中,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改组、管理、监督缺乏权威性,并没有对企业进行实质性的干预,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股东权利。
其次,在债转股过程中,现在通行做法主要是企业最大比重的债权归哪家银行,就由相应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债转股。这样虽然使债转股的成本降低,容易操作,但对于单一国有资产企业来说,这种债转股只形成两方股东,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在只有金融管理公司一方对企业进行约束的情况下,将不利于企业形成多元投资主体的现代公司体制。
最后,对企业实施债转股,在原来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和企业经理人员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其派驻企业的监管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这两种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使得如何对经理人员和监管人员进行激励约束成为真正防止内部人控制要解决的问题。
三、保障上市公司“债转股”改革的政策建议
为了确保债转股工作质量,应对拟债转股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分析企业经营困难的原因,对不合理资产负债进行调整,在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预测企业发展前景,科学设计债转股方案和资产重组方案,使债转股工作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恢复与增强债转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其领导和员工共同努力,加强经营管理,项目建设精打细算,积极还本付息,而不是降低努力程度,或者干脆不还银行贷款,以便使企业具备能够享受债转股政策的一些标准,对这些企业进行激励,限制等政策,使之努力将其企业的收益率提升。
2.在债转股具体实施过程中,资产管理公司要对企业的改组、管理、监督具备权威性,对企业进行实质性的干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股东权利。通行做法主要是企业最大比重的债权归哪家银行,就由相应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债转股。这样使债转股的成本降低,容易操作对企业实施债转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其派驻企业的监管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原来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和企业经理人员的委托代理关系这两种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使得如何对经理人员和监管人员进行激励约束成为真正防止内部人控制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缪玮. 企业重整制度中债转股的合理性分析及相关制度建设[J]. 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04:199-200.
[2]邓莉,李宏胜. 股东冲突视角的债转股企业公司治理问题研究[J]. 金融与经济,2013,03:75-77.
[3]冯光,张德军. 债转股企业的改组上市[J]. 经济导刊,2011,05:22-23.
[4]王丽. 企业债权转股权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3:2-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