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策略研究
- 来源:学习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4-24 19:27
摘要:幼儿学习品质的相关问题近些年来被国内外研究者普遍关注,学习品质是幼儿在面对学习活动时表现出的一种稳定的倾向或习惯。幼儿园是幼儿受教育的主要场所,通过幼儿园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不仅有助于幼儿做好入学准备,还能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当将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目的融入到制定活动目标、选取活动内容、使用教育方法、开展活动评价这四个环节中,通过活动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发展。
幼儿学习品质一般指幼儿在面对学习活动时表现出的一种稳定的倾向或习惯,是影响幼儿入学后学习水平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幼儿成长为终身学习型人才的基础。幼儿园对幼儿的影响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方面,幼儿在进行生活活动、教育活动、游戏活动时,获得更多的经验,各方面学习品质都将得到提升,因此幼儿园是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重要场所。如何利用幼儿园活动有效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呢?教师应当从活动开展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四个环节入手。
1.提高认知,明确培养目标
学习品质作为预测幼儿未来学习成就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性发展意义非凡,对幼儿学习品质相关问题的研究也成为了全球教育界的焦点。美国的《开端计划早期学习结果框架》将幼儿学习品质划分为社会性情感发展、认知发展、语言沟通能力、身体以及运动技能、主动、创造等;而我国教育部颁发的《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学习品质的具体描述为包括“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内容。尽管国内外学者们关于学习品质的内涵还没有达成统一的标准,但是可见学习品质强调幼儿“怎么去学”而不是“学了什么”。幼儿教师应当提高对学习品质概念和内涵的认知,形成自己对学习品质及其结构的理解,减少对幼儿学习结果的关注,注重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倾向、态度或习惯,将培养幼儿学习品质作为活动目标的一部分,并基于幼儿现有的学习品质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组织活动。
2.甄选内容,做好充足准备
幼儿通过参与幼儿园开展的多元化活动学习到不同的经验,因此活动的内容需要教师从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教育视角甄选。
首先,选择活动的内容必须“以幼为本”,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必须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和兴趣选择活动内容,避免难度过高幼儿无法胜任或难度过低幼儿失去兴趣。其次,活动的内容可以是多样的,比如:建构游戏有助于幼儿提高注意力和创造力,对坚持性学习品质和创造与想象学习品质有促进作用;音乐、美术等教育活动对幼儿创造与想象和自我调控力的发展有积极意义;在阅读活动中,幼儿专注与坚持性学习品质也得到锻炼。还可以引入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内容,如在棋类游戏、木工活动等活动中培养幼儿专注与坚持品质、创造力;杨琬舒建议教师引入红色文化活动,使幼儿从中直观地体会到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有利于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发展。在设计活动内容时,还应当打破性别的界限,摒弃男女幼儿参与不同类型活动的固有印象,
在设计好活动内容后,教师应当提前做好充足的物质准备,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物质支持。
3.掌握方法,指导幼儿活动幼儿园的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研究表明师幼互动是幼儿园中影响幼儿发展的主要方式。因此,培养幼儿学习品质需要教师在活动中发挥教学策略。
首先,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幼儿参与活动,提高幼儿的好奇与兴趣,培养幼儿主动性。鼓励幼儿参与不同类型的活动,使学习品质全面发展,我国学者卿敏还特别指出教师应当打破固有的性别观念,摒除性别差异,多组织、引导、支持男女幼儿积极参与不同内容的活动。
其次,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幼儿活动。在活动中,不仅要鼓励幼儿独立探索,独立思考问题,克服困难,培养独立性和坚持性,还要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互助,对幼儿表现出积极的学习行为进行及时表扬和赞扬,在良好的师幼互动下,幼儿的主动性也将得到提高。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介入幼儿的活动,如:眼神示意或用语言、行为等提示幼儿,充分发挥教师的“支架”作用。 4.注重评价,了解幼儿水平
在幼儿园活动的环节开展中,
在幼儿园活动的环节开展中,往往是在活动结束后才进行评价,往往是对学习成果的总结性评价,而忽视了对学习品质这一幼儿在学习时表现出的倾向、态度或习惯的评价。因此,培养幼儿学习品质,必须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在活动中,教师应当注意细心、耐心地观察幼儿的行为,对幼儿表现出的各方面学习品质及时地做出评价。过程性评价不仅有利于教师及时运用教育策略对个别幼儿的活动提供指导,促进幼儿发展,因材施教;还有利于教师了解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从而更好地设计组织后续的活动。
总而言之,通过幼儿园活动培养幼儿学习品质,教师首先要重视幼儿学习品质,了解其价值及意义,将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纳入教育目标中。基于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水平的评价和了解,选择符合幼儿经验和兴趣的活动内容并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提高自身教育能力,在活动中运用策略进行指导,发展幼儿学习品质。及时地评价幼儿表现出的学习品质,以便及时采取教育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88.
[2]索长清.美国早期学习结果框架中的学习品质、内容、理念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9):38~47.
[3]杨琬舒.引入红色文化培养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探究 [J].成才之路,2020,(28):103~104.
[4]卿敏.木工活动对大班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研究[D].硕士论文.成都:四川师范学院,2020 年
[5]陈燕.大班幼儿建构活动中学习品质的评价研究[J].科教导刊,2020,(29):169~170.
[6]隋丽敏,苑璞.幼儿学习品质:内容理解及价值探析[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9,(3):58~62.
[7]焦慧焱.建构活动中大班幼儿坚持性培养的教师指导研究[D].硕士论文.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 年
作者简介:段昭慧(1998.9—),女,汉族,籍贯:吉林吉林人,延边大学师范学院,20 级在读研究生 处于吉林省延吉市 邮编:133000,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