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延长的中医治疗进展
- 来源:内蒙古医科大学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治疗进展,经期延长,病因病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5-28 10:10
摘要:妇女的月经周期在正常情况下为3 天到7 天,如果经期超过10 天,就属于不正常。并且,妇女的月经周期不管是提前还是延后如果均不超过一周,都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妇女的月经周期没有异常,但行经时间超过一周,就是经期延长。中医理论认为导致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冲任不固”,而且与人体的肝脾肾等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本文首先将分析经期延长的病因病机,然后详细阐述经期延长的中医治疗进展,希望可以为广大医疗工作者提供有用的参考。
经期延长作为一种女性在临床上的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将会给妇女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经期延长指的是妇女的月经周期没有出现异常,但是行经时间超过一周,甚至是出现淋漓超过两周才停止。导致妇女出现经期延长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盆腔炎性疾病、失调性子宫出血、输卵管结扎术以及宫内放置节育器等。针对该疾病,在临床上通常是采用西医治疗,但是西医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治疗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而祖国医学作为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医疗技术,对经期延长有着很深的研究,所以本文将对近些年来经期延长的中医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一、经期延长的病因病机
导致患者出现经期延长的病因病机十分复杂,会涉及到阴阳、气血、寒热以及脏腑等很多个领域,可以将其大致的划分为“湿”、“淤”、虚、热等几个方面。其中,淤者主要包括血瘀以及肝郁等;虚者主要包括气血虚、脾虚以及肾虚等;热者主要包括虚热、实热以及肝郁化热等。同时,导致患者发病的原因还有多种脏器疾病,而这些因素不仅会造成患者出现经期延长的问题,还会造成人体脏腑经脉气血失调。有研究人员发现,通常月经初潮的少女比较容易出现经期延长,而通过研究分析导致其发病的病机,认为是少女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导致其脾肾双亏,所以会出现后天失养,引发冲任不固所致的发病。还有研究人员发现,子宫内膜炎将会导致患者出现经期延长的问题,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因为湿热邪毒对患者造成内侵,所以会导致患者出现蕴结下焦胞脉的问题,从而对其血海造成扰动,而血海不宁就会引发经期延长的发病。而节育环放置所致的经期延长,主要是因为节育环置入患者的胞宫之中,将会引发患者出现气机不畅的问题,而随着时间的延长,就会导致患者“气滞血瘀、久而化热”,而热就会对患者的脉络造成一定的影响,再加上患者有宫腔操作史,很容易会遭受到湿邪入侵,而导致患者发病。
二、经期延长的中医治疗进展
对经期延长在临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月经的色、量以及质进行,并对患者的舌脉以及全身症候进行分析,这样就能够开展准确的辨证施治。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是根据“固冲止血” 的原则开展治疗,调节患者的经期,重点就是要缩短患者的月经周期,具体的治疗方法就是滋肾养阴、活血祛瘀、疏肝理气、健脾益气、补益气血、清热利湿等。目前,在临床上针对经期延长的中药组方有很多,有些成方甚至经过了数千年的验证和发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组方药物进行增减和配伍,能够取得相应的功效,使治疗更具有针对性,从而保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一)辨证分型治疗
有研究人员将经期延长分为3 种类型,分别是血虚型、血热型以及血瘀型,根据患者的病情类型,采用不同的组方进行治疗。针对血虚型,需要围绕着“补气养血”的理念进行治疗,所以组方药物成分为:川穹10 克,白芍15 克,党参15 克,仙鹤草15 克,白芍15 克,阿胶10 克,熟地15 克,当归15 克。针对血热型,需要围绕着“清热凉血”的理念进行治疗,所以组方药物成分为:丹皮10 克,大蓟10 克,生地15 克,槐花米6 克,生卷柏10 克,白芍10 克,生蒲黄10 克,生地榆10 克,仙鹤草15 克,茜草10 克,小蓟10 克。针对血瘀型,需要围绕着“治以调气,活血行瘀”的理念进行治疗,所以组方药物成分为:红花12 克,当归10 克,益母草15 克,茜草10 克,桃仁10 克,赤芍10 克,丹参15 克,蒲黄10 克。
还有研究人员,将经期延长分为另3 种类型,别是血淤型、血热型以及脾气虚弱型,同样根据患者的病情类型,采用不同的组方进行治疗。针对血淤型,需要围绕着“活血化瘀,调经固冲”的理念进行治疗,所以组方药物成分为:当归10 克,红花12 克,益母草15 克,桃仁10 克,赤芍10 克,当归10 克,蒲黄10 克,丹参15 克。针对血热型,需要围绕着“清热凉血,止血固冲”的理念进行治疗,所以组方药物成分为:丹皮10 克,生地15 克,大蓟10 克,茜草10 克,生地榆10 克,生卷柏10 克,仙鹤草15 克,小蓟10 克,槐花米6 克,生蒲黄10 克,白芍15 克。针对脾气虚弱型,需要围绕着“益气健脾,补血止血”的理念进行治疗,所以组方药物成分为:柴胡5 克,党参 15 克,炮姜5 克,艾叶6 克,茜草炭6 克,阿胶10 克,升麻5 克,白芍15 克,黄芪30 克,仙鹤草15 克。
(二)专方治疗
针对经期延长还有着很多的药物组方,所以有很多研究人员根据患者的症状,采用相应的组方进行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例如,有研究人员针对45 例血虚寒凝证患者,采用胶艾汤加减治疗,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5.6%(43 例)。还有研究人员针对51 例瘀阻胞宫型患者,采用自拟化瘀汤进行治疗,42 例患者治愈,7 例患者病情大幅好转,仅2 例患者未痊愈。并且,有研究人员认为造成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淤”,因为瘀血阻滞冲任,造成患者的新血无法归经,所以会出现经水延期不觉的问题,基于此对35 例经期延长患者采用逐瘀止血汤进行治疗,25 例患者得到痊愈,好转患者7 例,3 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
(三)根据患者的月经周期进行治疗
有研究人员提出,根据患者的行经天数,对患者进行分期辩证治疗,能够使治疗更具有针对性。例如,针对行经天数1 天到4 天的患者,可以采用桃红四物汤进行治疗,药物组方主要为香附、桂枝、牛膝、枳壳以及益母草等,并根据患者的症状对药量进行适当加减。每天为患者给药一剂,分两次为患者服用;针对行经天数超过5 天的患者,可以使用举元煎对患者进行治疗,药物组方主要为蒲黄、白花蛇舌草、加茜草以及益母草等,并根据患者的症状对药量进行适当加减。,每天为患者给药一剂,分两次为患者服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祖国医学对经期延长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因为其有着数千年的医疗经验,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根据对患者的辨证施治结果结合中医药能够显著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但是,通过观察我国中医治疗经期延长的现状,却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为中医对经期延长的证型以及证候存在着较为繁杂混乱的问题,往往需要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患者进行辩证分型,缺乏统一的标准。所以,就需要根据该疾病的病因病机,建立统一的诊断与治疗标准,从而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重要治疗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中医治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艳波. 内分泌失调致经期延长中西医研究进展[J]. 健康之路, 2018(7):151-152.
[2]李杏英, 胡雪原. 经期延长的中医治疗进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3(6):163-165.
[3]冯蓓. 逐瘀止血汤加减治疗经期延长35 例[J]. 四川中医 2017,12(3):81.
[4]满玉晶, 于宝晶, 吴效科, 等. 经期延长中西医治疗进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16(18):162-164.
[5]朱玲, 李大剑. 中医治疗经期延长近况[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12(12):112-113.
[6]王亚鸽, 何贵翔. 经期延长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及治疗近况[J]. 现代中医药2018,5(02):70-71.
作者简介:杨凌,女,1979 年1 月出生,研究生学历,民族:白族;籍贯:云南省大理市;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中医妇产科诊疗研究;职称:妇产科主治中医师;职务:无;单位名称: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科室:妇产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