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对急性肠胃炎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
- 来源:内蒙古医科大学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急性肠胃炎,综合性护理,干预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5-28 10:38
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肠胃炎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实践。方法:选取2018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这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胃炎114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将所有患者均分成2 组,实验组(57 例)和普通组(57 例)。普通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和住院时间等。结果:通过护理发现,相较于普通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更为显著,心理状态以及住院时间具有优势,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肠胃炎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良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文选取2018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这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胃炎114 例作为研究对象,详细的医学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这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胃炎114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将所有患者均分成2 组,实验组(57 例)和普通组(57 例)。实验组男女比例为37∶20,年龄处于22-65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9±1.9)岁;普通组男女比例为 35∶22,年龄处于23-66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3±1.3)岁。根据上述基础资料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普通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医护人员需要详细的记录患者护理前后的参数指标的变化情况。
实验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就是心理护理:通常急性肠胃炎患者会发生腹痛以及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自身感觉非常不舒服,同时患者没有对急性肠胃炎具有深刻的认知,觉得疾病病情非常严重,因此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良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必须要及时的观察和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详细的向患者分析及急性肠胃炎的致病因素,相关的临床表现和有关的诊治手段等等内容。同时不断的疏导患者保持淡定,主动配合治疗。其次就是饮食护理:强化对于患者和家属的饮食指导,向患者介绍科学的饮食在诊治阶段中以及后期的康复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医护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大部分的急性肠胃炎的致病因素都是由于自身饮食不科学,暴饮暴食引发的结果,因此必须要让患者提升自我保健意识,在疾病初期,可以适量的补充一些流质饮食,饮食结构以清淡为主,譬如米汤以及菜汤,等到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后,摄入一些较为容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严禁食用一些高油脂以及刺激性的寒性食物。在患者康复出院后,也应该注重不能食用一些不卫生的食物,保证保存食物的场所环境的干净性,合理的搭配饮食和健康的饮食习惯;最后就是用药护理:医护人员必须要对患者实施用药指导,叮嘱患者注意急性肠胃炎的严重性,把合理用药的关键性具体向患者进行充分的介绍,按照医嘱进行用药,不能自行调整用药剂量,防止药物发生不良反应,进而对患者的康复速度形成影响。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主要就是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率。其中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让患者进行打分,低于60 分就是不满意,60-80 分就是较为满意,超过81 分就是非常满意,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率+较为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使用SPSS17.0 版本,计量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t 检测;检验使用χ2;数据分析P 值如果小于0.05,则说明符合统计学意义[1]。
2.结果
通过护理发现,相较于普通组(87.8%),(48.36±1.82),(7.82± 1.44),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100%)更为显著,心理状态(36.82±1.77)以及住院时间(4.24±1.24)具有优势,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肠胃炎是临床上胃肠粘膜的急性炎症,具体的表现就是恶心呕吐、腹泻等类似的症状,其主要的致病因素就是饮食不科学,患者暴饮暴食,饮食一些不干净的食物等等。因此在对急性肠胃炎患者进行诊治过程中,诊治的关键就是对于感染的把控。虽然高效的诊治方法对患者的预后效果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不过辅助的护理手段也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2]。因为急性肠胃炎非常多见,因此很多患者并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自身觉得只是吃药以及输液就行,匮乏对于急性肠胃炎有关知识的科学认知,没有重视在饮食方面的科学优化,没有合理的搭配饮食结构,使得患者病情反复发作[3]。另外一些患者为了使病情好转,自行调整加快输液速度,调整药物剂量,这些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诊治产生不利影响[4]。另外一些患者由于急性肠胃炎发作过程中带来的相关反应,觉得病情非常严重,心理情绪非常焦躁不安和恐惧,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了其疾病的转归。所以对急性肠胃炎患者必须从不同方面实施综合性护理,医学价值非常凸显。
总而言之,通过实验对比可知,通过护理发现,相较于普通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更为显著,心理状态以及住院时间具有优势,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于急性肠胃炎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良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车小艳. 对进行手术的脊柱结核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9):230-231.
[2] 李毅萍.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15):2454-2455.
[3] 高亚梅.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127 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性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 2018(14):1738-1741.
[4] 朱一嵘.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降低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 37(20):2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