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 发布时间:2021-06-25 15:33

  摘要: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而言,它的目标是树立小学生初步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而就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而言,其更有利于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以及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思考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光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学会做人,懂得做人道理。因此,就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而言,在课堂做出相应的变革,创新课堂实际教学内容就显得非常必要。如此,才能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整合学科主题

  就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而言,整合学科主题非常必要。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充分明确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因为对于整个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我们发现它是有很多教育点的,所以作为道德与法治教育者,就必须全面把握核心教育理念,重点讲解重点教学内容,同时还要详细了解该教材的众多知识,重新整合其中信息。就明确教学目标而言,同样不容小觑,目标明确既有利于创新出更多符合当下小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又有利于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就整合学科主题而言,综合考虑到与其他学科相互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多学科相互交叉,可以有效加深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与掌握,真正实现多学科共赢,从而实现现代社会对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基本素养需求。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加小学生对该学科的认识。那么,何为体验式教学模式呢?它实质上是指广大教师严格依据小学生实际学习特点引入的一种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以及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因为就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而言,它根本实现不了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理解,使学生深入感知内容实际表达的内容这个目的。但体验式教学模式就不同,它既能在无形中助推广大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的实际效用,又能在无形中促使广大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给予学生更多的在日常生活中巧妙灵活运用道德与法治的机会,同时使广大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有意识的带着这种状态、这种理念授课,即完全自主开放、完全自由民主,真正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完全自由。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广大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就完全不管学生的理论要求了,而是应在基于重视学生理论要求的基础上,相应地提高对学生实践认知的重视,力求学生既具备渊博的理论知识,又掌握良好的实际认知能力,从而真正成为充分满足新时代需求的人才。

  三、资源共享教学模式

  资源共享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增加课堂教学创新的可能性。何为资源共享教学模式?它实质上就是一种综合性考虑教学模式,其注重的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跟初中类等教学的有机结合,遵循小、初阶段等学科间的顺承关系、相互依赖关系等。也就是说,作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实际操作基础,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快速地接受较为高深的道德与法治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在资源共享过程中,校校之间高度重视这方面也是非常必要的,即校校之间应相互信任、相互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各自教学资源的效用,同时还要懂得一起配合、一起合作、一起研究相应的能够充分符合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总而言之,资源共享模式既能有效促进小学教育体系的相互联系,又能切实助推师资资源丰富,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互动式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主体性的凸显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对于广大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来说,互动式教学模式有效开展要具体如何做呢?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说:其一是灵活选材。也就是说要懂得严格依据教学内容,善于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来说,不光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深入了解学情,在此基础上,再取舍课本上的内容,从而真正做到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材料,并找准时机,适时加入学生真正所需的新素材。其二是合理设问。提问是互动式教学中最常见的环节。那如何做到合理设问呢?做好问题的设置、问题的提出、教师的引导就至关重要。就问题的设置而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广大教师一定切忌随意盲目,而是必须综合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知识结构、生活阅历等这些方面。就问题的提出而言,同样也切忌随意盲目,而是必须善于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效突出教学重点,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就教师的引导而言,应侧重于多角度和多方面的思考,要能够引发学生的强烈探究欲、踊跃参与欲。其三是美化语言。就语言表达而言,它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善于美化语言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这就意味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需采用多样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如激情洋溢、沉稳凝练的语言等,这样才能真正熏陶学生情感,使学生踊跃参与到课堂中去。

  结 束 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意义重大,它既能提高国民教育的整体水平,又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快乐成长。因此,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不光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核心素养培养,还要努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不断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实际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晓娜.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 读写算, 000(025):80.

  [2]沈莉伊. 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 —以浙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一册教材为例[J]. 中小学德育, 000(1):18-20.

  [3]沈小芳.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对策[J]. 新课程(中), 2018(11).

  作者简介:梁燕丽,女,广西南宁市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南宁市越秀路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职称。主要研究方向:小学道德与法治。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