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来源:基础教育论坛
  • 关键字:初中语文,深度阅读,应用策略
  • 发布时间:2022-01-13 20:30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可以帮助他们掌 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情况来 看,师生都被束缚在传统的教学框架下,不仅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还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 平。基于此,文章重点探讨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深度阅读的应用,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深度阅读指的是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可以产生更 深层次的理解,而不只是停留在明白文本讲述的表面 含义。如今,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人 们所能接收的信息越来越多。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深 度阅读不再被人们重视,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于浅层次 的阅读。但是,对于正在不断成长的初中生而言,深 度阅读非常重要。除了能加深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与感 悟,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具备 较强的阅读能力。

  一、深度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 要性

  与传统的阅读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深度阅读不 仅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 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首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 课文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每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 哲理。如果按照传统的阅读方式进行学习,显然不能 挖掘其中蕴含的哲理。而深度阅读可以使学生深入理 解文章内容,不断感知文章内涵,体会其中所传达的 哲理,使学生能够读有所得。其次,深度阅读可以提 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进行深度阅读时,学生需要不 断地思考,否则学生不能分析出文章的含义,并感受 其内涵。学生通过不断地思考、分析,了解作者运用 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想要表达的观点,进而进入 阅读与创作的良性循环中,实现思维能力的发展。最 后,深度阅读可以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良好 发展。学生既能充分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又能学习更 多教材之外的内容,拓宽自己的视野,并在不断学习 中形成较为成熟的思维体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实现全面 发展。

  二、深度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具 体策略

  从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开展情况来看,教师为 了帮助学生取得更高的成绩,习惯于机械化的教学方 式,让学生沉浸在死记硬背中,从而忽略了深度阅读 的实施。另外,学生自身阅读能力的不足也是影响深 度阅读的重要因素。一些学生由于阅读能力不足,缺 乏良好的阅读习惯,使深度阅读难以有效进行,并且 他们在阅读中存在比较严重的功利性,最终无法收到 良好的阅读效果。为此,笔者针对深度阅读的有效应 用提出以下策略。

  1. 尝试换位思考,体验情境代入

  语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基本特征,在实际生 活中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但是,目前大部分学生 很少有耐心进行阅读,即便在教师的要求下可以读下 去,也只是读到了浅层的内容,并未对文章的深层次 内涵进行感悟与理解。究其原因,是由于初中阶段的 学生生活阅历不足,加上缺乏阅读耐心,使学生无法 深刻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表达。这一问题既是学生阅读 效率低的原因,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难点。为此,在 开展深度阅读时,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换位思考,从 作者的角度思考与分析文章内容,以便更准确地把握 文章主旨。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 八年级上册(以下统称“教材”)《背影》这篇课文 时,大部分学生由于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离别,所以无法深入理解作者对父亲浓厚且深沉的怀念。此时,教 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逐步引导学生理解。首先, 让学生分析重点语句,尤其是对人物描写的片段,让 学生说一说在描写人物时,通常情况下主要是进行哪 方面特征的描写,很多学生回答都是性格特征和面部 特征。接着,教师提问:作者无法忘记的是父亲的背 景,那么你们对于父母的思念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 通过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便于学生更深层 次地分析文章,提高阅读质量。

  2. 提出促进深度阅读的问题

  在开展深度阅读活动时,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 的。但是,在向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应当做到心中 有数,即基于学生的实际能力提出难度适中、具有启 发性的问题,并且要保证提问的逻辑性,这样才能帮 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提升学习效果。另外,教师在 提问时既要体现出灵活性,又要展现出艺术性,让学 生能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自己设置的问题,都应该 从深层次进行分析与解答,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教材中的《饮酒(其五)》是陶渊明的代表 作之一,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 热爱。从语言上来讲,这首诗并不难理解,但是其中 所蕴含的特殊意境值得学生深入感受,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的语言特征及想要传 递给人们什么样的人生哲理。首先,教师要在学生朗 读古诗时,重点引导学生对画面的联想与感受,并向 学生提问:为什么诗人向往这样的生活?由于学生在 课前已经进行了预习,初步掌握了这首诗的内容,所 以很快就能给出答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升 华,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这首诗。其次,教师要指 导学生探究古诗中的细节,要求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 诗句,并对此进行赏析。虽然该诗语言简练,但是所 传达的人生哲理却是深刻的。最后,教师应该拓展古 诗的深度,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经验, 谈一谈对该诗的理解,并在教师的指引下使学生可以意识到求美、求善、求真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潜移 默化地对学生完成了德育教育,推动了深度阅读的进 一步发展。

  3. 延伸深度阅读的学习范围

  课后练习通常是根据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延 伸。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课内外的 联系,借助丰富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让学生能够在课后练习中获得更大的进步,促进 深度阅读的开展。

  例如,教材中的《龟虽寿》是由曹操所写的一首 四言乐府诗,该诗主要表达了作者老当益壮、积极进 取的态度。在学习完这首诗以后,教师可以在课后练 习中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筛选互联网资源等方式, 找到曹操的其他作品,并选出自己喜欢的一篇或者多 篇作品进行阅读并赏析,分析作者的创作风格,这样 既能加深学生对曹操所著作品的理解,还能延伸深度 阅读的学习范围,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培 养他们的思维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深度阅读进 行拓展时,教师要确保学生对深度阅读方法的有效掌 握,保证深度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收到预期的学习 效果。

  开展深度阅读活动,不仅能让学生静下心品味经 典,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感悟能力,提升学生 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 对深度阅读的应用,不断探索有效的应用策略,提升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知青. 深度阅读理念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方法研究[J]. 语文课内外,2020(8).

  [2] 杨晓辉. 浅谈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J]. 文理导航,2020(1).

  [3] 杨彦林. 试析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J]. 学周刊,2020(15).

  [4] 陶小妹.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语文深度 阅读教学策略[J]. 试题与研究,2020(27)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