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趣味教学探讨与研究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七年级数学,趣味教学,平板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1-23 16:12
【摘要】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数字化下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都使平板可视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开始被广泛运用到各阶段的数学技能与知识教学中。平板可视化创新课堂作为当代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当代教学教育学生科学培养思想和措施,还使当代基础数学教育教学走向了更加智能化、现代化的方向。七年级数学教育是当代基础教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增强与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通过有效性手段,引入平板可视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以及个人学习素质。
一、培养学生数学技能与知识探究兴趣
数学技能与知识探究兴趣是数学教育科学开展与实施的前提,也是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数学技能与知识的必要基础,在学生数学素养培养中,只有让学生自身具备了数学技能与知识的强烈学习动机和兴趣,他们才会主动规划时间和精力科学地投入的投入到数学技能与知识的探究中去。因此,在七年级数学知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懂得利用平板可视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提高其数学水平。
例如在教授学生一元一次方程应用数学技能与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在教学开始时,可以先利用平板可视化技术中的视频播放共享手段,为大家构建一个学生认可的教学情境,进而利用这个情境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如,在一次募捐义演中,相关演出机构一共卖出了大约2878张票,除却各种消耗,一共获得了5780元的可用现金资产,我们现在已知演出票是成人票需要8元,学生票则需要6元,那么请问成人票和儿童票需要各售出多少张?由于这种平板可视化创新课堂模式呈现的情境非常符合学生自身中生活中的认知,因此他们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就会激发出。通过上述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时候基于兴趣的引导实现对个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二、科学增强学生课堂数学学习科学效果
除了利用平板可视化创新课堂提升与发展学生的个人数学素养之外,其还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培养效果,促进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提升。微课教学是当代平板可视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利用微视频与平板可视化进行协作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独立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意识,提高其个人学习综合水平。例如在教授有理数数学知识的时候,在正式的教学开始前夕,教师可以先根据教学达成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数学技能与知识学习能力,让学生利用平板可视化电脑进行针对性的预习,并要求他们利用电子平板可视化的实时交流手段互相交流和讨论,完成简单的预习任务。待学生达到预习目标,完成预习任务后,教师就可以将所有知识模块化,根据模块化的知识逐一为学生进行分析和讲解,进而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科学提升。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将一些重点、难点讲解过程,制作成一些简单的微视频,从而让学生在课后练习中,能够自主学习、有效探究,进而有效性完成相关数学技能与知识的掌握。由此可见,教师再借助平板教学设备对学生进行课堂兴趣培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度,还能让学生基于平板设备的应用实现对个人科学思维的有效构建。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降低教师的课堂教学难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支撑效果。
三、助力学生数学学习综合素养提升发展
核心素养理念是当代深化教育改革以及学生科学培养的一种全新理念,其理念的科学提出,有效推动了基础教育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教师在数学技能与知识教学中科学引入平板可视化创新课堂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和个人素养的不断提升与发展,还能促进学生数学综合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学生关于线段等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平板可视化手段在多媒体上做一个会规律移动的红点,并让这个红点按照一定的时间和距离间隔进行规律的运动,逐步由一个简单的点形成一个线、面、体以及各种大小不一的各种线段图形,以此来促进学生对于相关数学概念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平板可视化创新课堂的手段,让这些红点组成的线段或者射线等进行“折叠”“旋转”等等,以此来加强学生对于各种线段等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此,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综合素养必然会得到显著的提升和进步,同时教师在后续课堂教学中也能够有效的将趣味教学的功能发挥出来。
四、平板可视化创新课堂,提高学生数学课后习题练习掌握质量
云作业是当前教育界一种新出现的先进的大数据作业分析系统,其应用在平板可视化创新课堂中,利用现有的大数据库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自身能力发展的作业布置与分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素养及时进行调整与总结,科学促进相应学生数学知识的全面掌握与有效应用。
例如在教授完学生《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章的时候,为了对学生对于整个章节中涉及到的数学技能与知识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深度认知以及理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一定的练习,接着在练习完毕后,将学生的练习时间以及练习效果发入到大数据云作业系统之中,利用大数据分析方式来对学生能力以及知识掌握水平进行科学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更加合适的具备针对性的习题以此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学习的不足,明确自身的缺点,进而在不断学习中,不断地进步与提升。
总而言之,当代七年级数学教师必须积极研究当代平板可视化创新课堂实施策略以及学生培养理念,在不断实践中进行总结和分析,进而保证其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达到提高数学技能与知识教学效率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梁银贯.趣味化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妙用[A].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2021年科教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三期)[C].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2021:91-92.
[2]杨晶星.初中数学教学中巧妙应用微课提升教学质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5):17.
[3]陈志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整体性教学策略的方法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8):165-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