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小学教育正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根据当前我国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现实情况,提出了要进行体育教育改革,改变教育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根据当前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观念,实现真正的进步。
引言:在新的教学大纲中,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竞技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我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体育活动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业紧张程度,有利于他们的劳动和生活协调,有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加强学生的创造性、协作、意志、人格等方面的训练,是对素质教育发展的有效保证。
一、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
在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体育教育成就尤其突出。现代社会,不能只注重书本知识,偏重“文”的教育方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小学时期也是一个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阶段。但是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活泼好动的个性,使得小学体育教学基本以“玩”为主,很难掌握技巧,课堂气氛轻松,没有学习的负担。同时,老师们在课堂上的压力也相对较少。但是,在“教”和“玩”之间比例失衡,使其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功能未能充分地得到利用和提高。长期这样下去,不但会影响到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也会影响到他们的个人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计划。重视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对体育的喜爱,使他们从中获得快乐,在放松和快乐的运动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老师也要严格遵守课堂的教学计划,不能太随便,要做好示范,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育的质量。
二、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一)小学体育教育方式的滞后
小学体育课程很多,但教师们的授课方式很简单,首先要做的就是热身,然后再做运动。小跑了一段距离,接下来是简单的运动,最后是老师的总结。最基础的课程只有这些,所以很多学生在体育课上并没有学到太多的运动,比如篮球、足球等项目,一些学校从来没有教给他们,而小学生的体能也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说到底,还是因为学校的教育方式过于简单,不注重新的教育方式,一味追求学生的安全,使得教育手段相对滞后。
(二)小学体育不重视小学生的现实情况
小学体育教师仅仅按照教学大纲来授课,而教材的教学目标又是面向所有的学生,忽略了学生的现实情况和个人的差异性,因此目前的体育课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学生体质的不同。而教师对学生的训练也是有讲究的,这就造成了一些人的厌恶情绪,让他们的体能无法得到充分的训练,让他们的学习成绩变差。
三、小学体育教学的解决策略
(一)创造合作情境,培育运动竞技意识
体育教学的总体目的在于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从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良好的人才,为全民素质的全面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体育教育中,体育精神是最重要的,在教育的全过程中,要使他们养成坚韧不拔的斗志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在课堂上,老师要在课堂上进行合理、高效的互动,使同学主动地参加课堂的学习,并以团队协作的方式来实现课堂的学习。比如在田径项目上,老师们可以将400米接力分成四组进行,并合理利用奖金机制,使运动员在运动中体会到运动的热情。同时,学生也感觉到了团队里的合作和凝聚力。让同学们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体会到运动的精髓。在篮球、足球等课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同学们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空间,也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师的反馈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喜爱,从而形成“不抛弃不放弃”的体育文化,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实际活动。在体育活动中,教师既要在课堂上锻炼学生的协作精神,又要给予恰当的激励,使他们在运动和学业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对以后的学习、生活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二)调整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得以实施
在小学体育教育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把基本体育知识灌输给他们。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运动技能,体验运动,从而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此,应根据当前的教学状况,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以达到体育专业的课程发展目标。要突破陈规定型,放弃死记硬背的教法,放弃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组织方式。运用现代体育器材的训练器材,以标准的演示与指引,使学生在基础上掌握各种运动的要领。同时,老师也要重视引入现代的教学手段,通过播放比赛、奥运会等各类素材,激发学生运动的斗志和奋发向上的斗志。同时,应把体育课和现实的联系起来,根据兴趣对其进行调整和发展,确保体育课在教学中最大程度的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运动课程的教学中,应合理、科学地使用现代舞蹈、武术、健美操等,既可以增强体质,又可以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之,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发展。要合理地安排教学的内容与方式,以推动教育的发展。从而使小学体育课朝着多元化发展,使学生的课外活动更加充实,使其达到自身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崇高. 浅谈体育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的意义[J]. 中国教育学刊,2019(S2):93-95.
[2]赵文杰.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青少年体育,2022(03):106-107+78.
[3]郭可雷. “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理论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1):104-11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