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管理在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小学高年级,自主管理,班级管理
  • 发布时间:2023-01-02 11:18

  【摘要】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就是以学生为管理主体,通过学生参与、锻炼、感悟等方式,在一定的规则下,以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和管理能力为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升班级管理效果为主旨而进行的自我规划、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管理活动。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可以使学生正视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地位,促进学生自我成长,还能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自主管理是指通过班主任的引导在独立、平等的原则指导下,以班级组织内所有的学生为主体建立各成员共同认可的规章制度,学生通过自我约束、民主协商对班级及个人事务进行管理,最终形成以班主任为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

  一、小学高年级自主管理的含义和特点

  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就是以学生为管理主体,通过学生参与、锻炼、感悟等方式,在一定的规则下,以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和管理能力为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升班级管理效果为主旨而进行的自我规划、自我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管理活动。

  相比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学生自主管理体现出以下两个特点:一方面,学生自主管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其产生责任感,学生在自主管理中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整个过程老师担当引导者、监督者的角色。另一方面,班级自主管理体现出动态发展性的特点。班级领导者,即班主任要提前制定出班级的宏观发展规划,注重学生的个人目标与班级、学校目标的内在统一,在实现整体目标的同时实现学生的个人追求。并对自主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完善与纠正,以提高班级自主管理的效果。

  二、小学高年级自主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班级自主管理的目标设定问题。在“双减”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学校生活不仅仅要学习文化知识,同样还需要锻炼其他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内驱力,实现自我成长。所以班级管理实践中需要针对具体的培养目标确定管理目标。不过目前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目标设置存在着单一性问题,影响了班级管理的实效。

  (二)班级管理规定的制定存在不完善的情况。即在班级自主管理实践中,没有参考相应的规范进行班级行为规范的制定,导致了班级管理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的情况。

  三、自主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正处于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时刻,处于心理发展的骤变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可以使学生正视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地位,促进学生自我成长,还能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一)把班级主动权交给学生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要让班级同学一起制定班规。首先,需要增强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通过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有效进行规范自主管理,使学生在管理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责任感与主体意识。第二,需要明确制定相关规定,制定班级的规管理制度,确保管理的质量,保证班级管理的公平,公正,公开,让每一项管理工作都能得到全班同学的共同遵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提升学生管理能力,降低管理的主动性,降低班级管理存在的矛盾冲突。清晰的班级规则、明确的责任划分这些具体的操作让班级自主化管理得以顺利进行。,

  (二)民主选拔班委队伍

  通过竞选选拨班干部,这种制度下干部提名先由学生自我推荐、同学推荐和班主任提议之后,班主任再安排提名学生在班会课上公开演讲,最后要求全体学生选出自己最信得过的同学为班长及班委。由班长及班委共同选拔每天一名的坐班班长,配合班干部管理班级全面工作。

  (三)人人参与班级管理

  1.细分管理岗位

  班级管理实践中强调“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分工制度。新学期可以根据班级学生人数,设置班级管理岗位,比如:有50名学生就设置50个管理岗位, 有60名学生就设置60个管理岗位,

  (1)公布管理岗位,以及每一个管理岗位的职责。并发放自主管理岗位分工空白表。

  (2)学生自主选择管理岗位。可以把已经选出来的班干部直接填上去,再做好提醒: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3)教师整理管理岗位分工表,做相应的调整。

  比如说去年我们班一个语文接近个位数的孩子啥都不会,性格内向,也不爱说话,他自己选择了一个课间活动监督委员,不爱说话胆小就不适合这样的岗位。我又帮他选择了一个拖把、笤帚、灰斗、抹布的归位的管理岗位,值日生一回去,就赶紧去整理,数数,管理的也特别好。

  (4)在全班公布每个人的岗位及职责。让每个同学不仅知道自己的岗位职责,还要知道一组内或是重要岗位的责任人是谁。

  2.落实责任到人

  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岗位,但是怎样落实,需要老师及时督促,教师可以利用早读、课间、课前、午读....去教室督促,时间久了,学生就形成了习惯,能按时到岗,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

  (四)利用小组实现自主管理

  将全班同学按学习层次,分为若干四人小组,小组从纪律、学习、卫生、管理等方面开展竞争,采用对抗小组的的考核制度,两组同学相互监督、共同进步。每一天,学生们从到校的那一刻起,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情,每个人各司其职,按部就班,有规律地学习和生活。

  四、结束语

  提升小学高年级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可以极大程度提升班级管理实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以积极饱满的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最终促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不断提高。要想科学高效地将班级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培养好,教师也要加强对自身的专业能力建设,在提高自我修养的同时,计划好管理目标和管理内容,以科学有效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的办法,在实践探究中提高学生自主教育和自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珊. 小学高年级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J]. 信息周刊, 2018(18):1.

  [2]梁建强,闫少雷.浅谈中职生班级自主管理的基本条件].职业教育研究,2016(8):203.

  [3] 陈小菊《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吉林外国语大学2019年硕士论文.

  [4] 芮黎黎《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儿童大世界》2019年第6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