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实践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班主任,感恩教育,渗透策略
  • 发布时间:2023-01-02 11:20

  【摘要】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将感恩这一传统美德渗透到学生的头脑当中,可以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感恩思想,能够将个人情感与品德言行转换成具体的精神力量。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有效渗透感恩教育,能够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发展要求,还可以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到首要位置,通过强化感恩教育的实践和创新,有助于推动小学班级管理目标的落实。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以渗透式教育模式来展开教学工作,指导这种方式可以自然且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传教。感恩教育是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直都是学校教育的首要问题,采取渗透式感恩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学习当中学会感恩,这不仅能够缓解我国在感恩教育专业中教师短缺、素质教育浅显的问题,还可以进一步丰富感恩教育资源,能够在多元环境中推动学生学习水平的进步和提升。

  一、营造良好感恩教育环境

  感恩教育的有效落实,离不开一个丰富的环境和相关的资源,这就需要教师需要整合相关的教育资源,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与应用,真正呈现一个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感恩教育环境。感恩教育可以使学生在面对人生困难与挑战的过程中,充分意识到自身生活的来之不易,逐步形成良好且积极的人生态度。当下学生的抗压能力较弱且情感淡薄,这主要就是由于学校感恩教育的缺失,在班级当中教师还需要发挥必要的榜样力量,利用学生的阅读精力积极寻找榜样人物,使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自己的感恩榜样。同时学生的感恩不能局限在书本当中,必须要关注学生群体中的感恩榜样力量,使其对学生产生必要的示范引导作用。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承担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和责任,需要他们利用有效的感恩资源创设相应的感恩教育环境,进一步推动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为社会主义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出具备优良品质的高素质人才。

  二、丰富感恩教育的形式

  (一)关注感恩文化的营造

  校园教育当中的基础教育氛围将会影响到感恩教育的有效落实,在对学生展开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有必要营造一种丰富的感恩文化,良好的文化氛围将会助推感恩教育思想的有效实施。教师充分利用晨读时间引导学生唱感恩歌曲,实现个人思维的活跃,真正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情绪基础。教师通过声音、图像等各种形式构建生动形象的感恩教育情境,将一些歌曲融入到日常音乐教学内容当中,使学生通过音乐了解恩情的重要性,真正在音乐旋律当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逐步产生有益的感恩情感。

  (二)开展感恩班级活动

  丰富的班级活动能够增进师生交流,并推动同学友谊的快速发展,能够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环境当中获得自我提升。教师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展开感恩班级活动,可以使每一位孩子都说出自己平时感恩过程中的点滴感受,对孩子进行感恩行为的引导和帮助,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难了解到,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除了有自己的努力以外,还有很多身边亲友对自己的关爱。由此可以激发他们感恩父母之情,逐渐将这种情感转化为对社会的感恩思想,教师开展各种各样的感恩班级活动,真正将感恩教育与实践活动相融合,这可以使感恩有效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实现对小学生道德品质全方位的引导和培养。

  (三)布置丰富的感恩作业

  生活情景是有效落实感恩教育的重要场所,感恩教育的有效开展也要由课堂教育逐渐延伸到课外教育当中,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布置丰富的感恩作业来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熏陶和引导,使感恩逐渐成为小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真正将感恩教育落到实处,有效推进小学生落实感恩行为。在开展为期一周每天送父母温馨祝福的活动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每天晚上睡觉前想一想想,明天要为父母送上哪些温馨祝福,这样通过语言的表达为父母带来精神层面的抚慰,通过为父母讲故事使父母成为听故事和讲故事的人,这也可以有效缓解父母的工作压力。感恩教育从本质上来讲与家庭具有非常紧密地联系,可以说父母成为了学生需要感恩的第一主体,教师通过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实践性课后作业,如为学生捏脚捶背、端茶倒水等来落实一些感恩教育行为,这样就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为学生感恩品质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三、提高班主任感恩素养

  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讲,自身必须要强化立德树人的基本教育意识,逐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探究和学习,熟悉并掌握传统文化的经典内容,通过提高自身的个人魅力来为学生起到良好的模范效果。教师通过个人的言行举止可以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在此过程中需要注重一定的细节,在细节当中教会学生发现感恩元素。除此以外,班主任也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有效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并针对他们的各项表现进行分析和探索,通过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内涵思想对学生开引导,多为学生分享一些日常生活当中的经典案例和趣味故事,使学生逐渐树立良好的感恩意识。在小学学习过程中,每一个教师对学生的态度都决定着学生在班级内给自己的定位,教师要利用赏识性的眼光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信心的提升,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在教师对学生展开教育引导的过程中,理应亲切对待学生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进而循序渐进的教会学生懂得感恩,在班主任德育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后,学生的道德品质也就会得到相应的进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成长中启蒙引导的重要角色,应以自己为楷模通过言谈举止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帮助,有效树立学生的感恩思想。

  总而言之,班级管理当中实施感恩教育需要教师对整体教学进行统筹规划,通过整合相关的教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来引导学生的思想发展,将道德教育提到首要日程。在此过程中,逐渐渗透感恩教育,使学生成为具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班主任的感恩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不仅要注重学生智育发展,还要关注学生德育进步,确保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曹逸琴.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感恩教育的措施[J].吉林教育,2019(16):24.

  [2]李庆丽.小学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J].中华少年,2018(14):47.

  [3]陈渊斌.小学生的感恩教育要从爱字入手[J].新课程(上),2017(01):238.

  [4]陈映坤.小学班主任应怎样开展感恩教育[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4(06):119.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