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作文写作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作文教学,核心素养,作文六要
  • 发布时间:2023-01-02 11:32

  【摘要】初中语文新课标提出: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同时,要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形成良好的写作能力。文章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深入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途径,旨在为初中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工作时提供一定的可借鉴性。

  随着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如何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成为摆在中学教师面前的重大问题。如何让作文教学成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是每个中学语文教师思想和行动的指挥棒。

  一.初中语文落实核心素养的意义

  初中阶段的语文作文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该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而学生们的作文水平也是学生们文学修养的又一表现,所以教师们要重视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有计划、系统性地向学生们传授写作方面的相关知识。

  1.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写作的动机。

  2.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让学生能自由地写我所想,写我所愿。

  3.组织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阅读、交流、写作。

  二.从核心素养出发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索

  (一)、开展写法指导系列活动

  首先,教师要吃透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熟知第四学段(7-9年级)学生写作能力(口头和书面方式)应该达到的水平。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性目标。将学生写作能力提升分散到每学年的作文教学过程中,结合每个单元的写作目标制定合适的作文教学。最后,形成合适的作文课堂教学方案,编写详细案例。

  在作文教学方法的探究过程中,根据本校实情逐渐摸索出系列可靠、可行的方法。

  1、辩论、讨论会

  针对学生的作文选材、文章立意、文章标题、文章开头、结尾、中间行文等等方面,开展辩论、讨论会。让学生结合所学的课文从自己写作实际出发,讨论怎样选材才能彰显文章的立意,如何给文章命题才能体现出作文的新意,如何开头、结尾才能让文章与立意统一或者让文章的立意得到升华。文章如何行文才能让文章的重点突出,主题鲜明。让学生在讨论辩论中知道自己的不足,逐步学习到掌握写作的基本手法,学会运用基本技巧进行写作创作。

  学生知道怎么选材,知道如何行文,但不同文体的文章在写作方法和技巧上也存在着差异;针对不同年级对文体写作的要求开展写作方法、技巧讲座或讨论会,让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和讨论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写作法,积累一定的写作技巧或经验。

  2、“问诊”会

  学生的写作误区或弊端并不是“一日之功”,有的已经形成了固有的写作模式,或流于形式或毫无章法或东拼西凑。对此,在作文讲评课上,选择有针对性的文章召开“问诊会”。每个学生都是主治医生,可以给自己或别人“开处方”,然后以小组形式“会诊”,确定正确可行的“诊疗”方案。

  3、名篇观摩讨论会

  初中阶段的优秀名篇很多,从文章选材、立意、写作技巧等方面都值得我们细细推敲、品味。在学习课文的时候,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习在拜读名篇的过程中揣摩写作技巧,讨论表现手法,慢慢领悟写作创新的乐趣。

  (二)、强化作文构思立意方面的培养

  “构思立意”是语文核心素养提到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层面上的培养。写作时学生酝酿、创造作品时的思维活动至关重要,而思维不够敏捷的作文就会有局限性,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要指导学生进行思维发展。以往许多同学在面对半命题作文或自命题作文时,摆脱不掉固有的思维模式,命题不能出新。面对材料作文时,往往提炼不出材料所给予的提示要点,无法从生活中找到契入点,常常无法写出自己心目中的文章。

  针对此种情况,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在拓展迁移里,以名篇或生活中的精彩片断为例。或名篇截取片断让学生提炼主题,然后给该片断自主命题,说说该片断的立意如何,作者是如何行文的。或只出示名篇的一半标题,让学生在对名篇进行阅读后自由命题,说说文章命题及立意的精妙之处……也就是从根本上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逐步让学生学会审题、命题、立意这一环节,使他们在写作前快速抓住写作要领,能准确组织语言,让学生在模仿、练习、创作过程中写出有思想的文章来。

  教师引导学生、培养构思立意,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帮助他们渐渐养成多思勤思善思的好习惯,使他们在培养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经过长期的锻炼、培训,学生慢慢建立起文章主题也可以从文章的命题、特定的事件、特色的景物、人物的语言、写作的技巧上得到升华,继而形成好文章,而这正是他们必备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作文教学生活化,培养学生写作灵感

  生活当中包含了学生们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注重核心素养理念当中有关需要学生们继承传统文化这一部分内容,引导学生们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之处挖掘出来,并且将其应用到平时的作文当中,让文化传承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相辅相成。

  开展“发现之旅”活动。

  1、说说身边的人、物、事、景。例如:遇到了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人,看见无法让人忘怀的景色,遇到一件记忆深刻的事件等等。学生们自由发挥自己的口头(口述)能力,说说过目不忘的缘由,无法忘怀的理由,记忆深刻的原因。听听学生挖掘出什么特点、特色、深意,教师适时点评、同学适时发言,让学生对“发现之旅”更加有信心,让学生发现的眼睛越来越亮,越来越有特色。

  2、五感法作文的得与失。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发现学生最初运用五感作文法时,生搬硬套、生拉硬扯地将所有的感官体验一个不少的全部用上,不管能不能全部运用,反正都搬来。针对此种情况,让学生通过再次赏析名篇,如《背影》《春》《阿长与山海经》《社戏》等等,让学生在赏析中发现自己写作走入的误区,让学生在赏析后说说自己的得与失,说说自己的新发现——如何正确运用五感法写出好的文章。让文章清新不落俗套,真实而新颖。

  通过“发现之旅”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美,时时有情;要有善于发现之眼,有善于开拓之心,生活处处有灵感,生活处处皆文章。

  结束语

  总之,初中阶段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作文教学相结合进而共同发展是任重而道远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指导初中生进行作文的整体学习,还要将核心素养知识不断地渗透到课堂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其整体发展。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