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策略探析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综合实践,课程改革,教学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1-03 14:05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身体需要而设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这一课程主要在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生活实践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养,其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继承了课外活动、活动课程、体验课程和综合课程的传统理念,而且与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的区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学习是为了密切学生与生活、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其他方面都有本质的区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学习活动模式不是为了掌握系统的书本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学习是为了密切学生与生活、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总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标准,而忽视了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同时,这些科目在教学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而综合活动课程一直处于学校教学的边缘,从未受到重视,但小学生正处于自身身体发展的关键阶段。长时间保持相同的坐姿而不进行有效的拉伸,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许多教育工作者也在积极寻找和探索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路径,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本文着重探讨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策略,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必要性
在普通课程教学中,小学教育分为不同的专业课程,如语文、数学和英语。不同的课程承载着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教育部指定的教材来教授知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于这些课程。它不仅针对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某一主题,而且强调各种知识的有效整合和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在课程中,教师将为教学设计不同的实践活动主题,为学生提供相对独立的生态学习空间。目前,教育部规定,从小学到高中,应将综合实践活动设置为必修课,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从生活实践中发现万物运行的规律,对世界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有效举措。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既不局限于特定的学科,也不受空间的限制。他们选择各种教学形式和内容来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课堂成为学生练习的主要阵地。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现实,设计多种相关的活动科目,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意识。同时,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索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创新,从而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
二、教师要选择好综合实践的活动主题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内的各种资源优势,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应首先选择活动主题。主题要有意义、有价值,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掌握技能;主题应该简单,难度系数低。学生应该有话要说,有事要做。活动的主题不应是“假、大或空”;主题还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突出学生熟悉的环境,避免涉及学生不熟悉的领域。在活动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将一个主题分成几个小主题,以便进行更深入和详细的研究。比如,学校要创建文明单位,就要求全体师生从学习、生活、纪律、安全、健康等方面,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圆满完成活动主题。
学校综合实践的所有者是学生,他们是实践者、体验者和评估者。教师要积极引导、指明方向,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实践研究,积累实践经验。学校可以组织学生打扫校园,让班干部安排分工,组织实施,最后对学校进行检查评估。教师还可以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强项和兴趣组织和参加文学社团、音乐社团、艺术社团、舞蹈社团等。学生可以设计自己的社区活动计划和计划,从而发挥学生的个人优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
三、多元化实践教学,深化学生体验
简单地说,多样化实践教学是指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实践活动。在多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他们不仅可以掌握理论知识,还可以加深学生的经验。
例如,在教学“观察认识各种植物”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引导学生观察学校、家里以及上学途中的各种植物,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植物的种类和植物的特征,启发学生思考植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之后,笔者以“校园里的植物”为主题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即组织学生们排队走在校园中观察植物,同时请学生们思考“你认识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我们从远处观察校园的树木时,你可以观察到什么?从近处观察时,你可以观察到什么?这些植物又有哪些特点呢?”在回到课堂中时,笔者给学生们展示了刚才我们在在校园中观察到的植物,并把刚才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进行逐一的解答。如学校里有柳树、槐树、月季花、丁香花、海棠花;从远处只能看到大树粗壮的树干和茂盛的树冠,而从近处看可以看到树的树皮和书页的形状;这些植物都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分等等。通过学生的实际观察,可以使学生发现校园中处处有美景,同时还可以使学习和生活更好的联系在一起,拉近综合实践课程与学生的距离,深化学生的体验。
总之,学生生活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结合,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未来的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笔者将进一步研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活化教学,以促进笔者个人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秦晋豪.优化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策略[J].教育,2017(43).
[2]王美玲.小学综合实践课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7(4).
[3]曹妍.小学综合实践课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0-01.
[4]沈功勋.生活化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路径探析[J].华夏教师,2018-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