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大单元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1-03 14:08
【摘要】语文大单元教学主要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但是,受传统语文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大单元教学时出现了各种问题,影响了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应设计有效教学策略,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近年来,语文课程改革侧重于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现立德树人的价值观,使得语文教学也随之转型,从逐点解析学科知识、逐项训练学科技能,走向综合性、情境性的实践活动。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大单元教学成为撬动课堂转型的支点,部分语文教师逐步接受大单元教学理念,并在课堂上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挫折。作为学科核心视域下的教学实践,大单元教学融入了新课改理念和人才培育的诉求,需要教育者深入研究和探索,总结出更完善的教学策略,以下就此内容展开简要分析。
一、学科大单元教学突出培养能力、提高素养
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提高素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提出“高考语文科以选才育人的核心价值为引领,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阅读与表达为关键能力,以语言、文学、文化等必备知识为学科基础,重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和能力,灵活、有效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新高考对高中语文有了更高要求,新高考政策下,语文最大的变化就是侧重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学科素养。
二、做好精细观照,落实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是一种综合性语文教学活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做好文本的精细观照和解读。课前及课中的观照环节必不可少,而且观照的精细程度也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就是说,只有做好文本的精细观照,才能落实单元教学目标。这里所说的精细观照,就是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加深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做出完整审视和全面比较。也就是紧扣阅读主题,透过背景信息充分理解各个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只有做好文本精细观照,才能带领学生透视文本的内蕴,激活学生的情感世界。
三、科学整合内容,处理好各层关系
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实施,必须打破单一篇目教学的限制,科学整合文本,使各个篇目之间建立有效联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深度思考,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内容的整合要建立在文本共性的基础上,应从大单元教学需要出发,寻找文本、主题的共性特征,实现诸要素之间的关联,建立有效的融合体系,完成深度学习。
(一)处理好大单元教学与单篇目教学的关系
大单元教学虽说非常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可它与单篇教学仍有直接的关联,大单元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能力提升要以单篇教学为前提,尤其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提升要以单篇教学为基础。大单元教学的综合性,分析了学生的学习情境,将学习内容融合在一起。换言之,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建立在单篇目教学的个性基础上,失去了单篇目教学的支撑,大单元教学目标就会落空。学生的读写能力是通过一个个文本的学习才能获得的,整合好单篇目教学内容,才能实现大单元教学目标,只有在单篇目教学的基础上,才能实施更为复杂的大单元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学习戏剧单元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在精学单篇目的基础上实施大单元教学,这样的教学效果会好许多。
(二)处理好单元教学任务与细节教学关系
大单元教学要处理好单元教学任务与语用细节之间的教学关系。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一线语文教师设计的大单元教学任务往往抓住了“大”,而忽略了“小”。从每个篇目的共同点出发,设计的问题非常大,如从人物形象的特点、选材的特征、表现的手法等方面入手,却忽略了语文工具性的特征,不重视语用知识细节,缺少了对学生语言感受方面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无论是思考能力还是表达能力,都离不开具体的语用环境,因此,实施大单元教学时,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整合内容,体会语言的魅力。
(三)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素材的关系
设计语文大单元教学时,许多教师认为课内的素材太过单一,为满足教学需要,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应大量引入课外的补充材料,增加教学的深度与厚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多文本组合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但教学中要把握好教材设计的“类文本”组合素材,否则就是生搬硬套,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设计大单元教学时,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统编教材中的单元文本都是教学专家精心选定的,单元组合更加严密科学,具体教学时,一定要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设计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教材即课内文本为主,以课外拓展素材为辅。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入大单元教学模式,为语文教学注入生机活力,对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教师要明确大单元教学的内涵,学习相关理论,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带领学生实现深度学习,进而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陆志平.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追求[J].语文建设,2019(11):4-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2019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4] 颜月娜.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2022(18):68-69.
[5] 吴庆业.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热的冷思考——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22(1):24-27.
本文系莆田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名师专项课题“指向核心素养落地的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立项批准编号:PTJYKT22284 )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