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能力本位教育在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能力本位教育,英语教学改革,教育应用
  • 发布时间:2023-07-07 10:40

  李芳芳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能力本位教育(CBE 即Competence.BasedEducation)是上世纪6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培训思潮,是一种国际上流行的职业教育体系,也是目前国际上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它以重视获得岗位操作能力为目标,提倡以能力为基础,其核心是如何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能力本位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学科本位或知识本位教育有较大的区别,同时其简单、易学、易于传播,20 世纪90 年代初期传入我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受到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欢迎,特别是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青睐。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为目的,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引入能力本位教育理论,把该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中,这是符合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遵循了语言教学的本质规律,无疑该理论将使英语教学改革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会使教学改革更加深入。如何让英语教学改革与能力本位教育理论有机结合,如何把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应用与我们的英语教学改革中成为本报告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能力本位教育;英语教学改革;教育应用

  一、我国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质量远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大部分学校速扩招后,未能及时改善教学条件与设施,导致英语教师还是用一本字典,一本教材,一支粉笔来上课,教学手段的落后,加之教学任务的繁重,使许多院校的英语教师们教学理念和方法陈旧,效率低下,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多数院校英语教学基本上还是采用以班级为单位,不同起点的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计划,同样的教材,因此教学缺乏针对性,教师往往忽视了个体差异。同时,在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教师学习评价完全等同于测试,只注重总结性评价,而不重视形成性评价,以学生参加考试,或直接以学生的大学实用英语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注重对英语知识的考查,忽视了英语交际与英语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方面的考查。这种评价机制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阻碍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二、本位能力教育的特征表现

  传统的学科本位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很笼统,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以知识为中心,强调所学知识的科学性、连贯性与系统性,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而能力本位教育的教学目标很明确,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强调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和运用,以达到某种职业的从业能力要求为教学目标。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明确,且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课程内容以职业分析为基础,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打破了僵化的学科课程体系;重视学习者个别化学习,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为中心,注重“学”而非注重“教”,强调反馈及时和客观评价。

  能力本位教育教学的一般过程应由设趣、激趣、诱趣和扩趣等四个阶段构成。设趣是教师通过分析学生本身的个体需要或者可能的外部诱因,为学生的学习设定学习目标和创设新异的学习情境。激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促使学生好奇心尽快地向求知欲发展,最终通过激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珍惜学生的好奇心,增强求知欲,提高兴趣水平。诱趣就是诱发学生“生疑一思疑一释疑、再生疑一再思疑一再释疑”的螺旋式上升过程。通过诱趣,使学生逐步深化其学习,同时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扩趣是引导学生不断探究,培养创造性思维,引发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抓住时机,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教学后,鼓励学生多向思考,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但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而且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在如此的循环往复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在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价值

  (一)运用能力本位教育理论更新英语教师教学理念

  运用能力本位教育更新英语教师教学理念既符合现代化教育规律,也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英语教学改革的需求。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存在着种种的弊端。能力本位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加强对“学”的研究,旨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将课堂教学的重点由“教”转为“学”。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只是进行了一种换位,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所充当的大包大揽者、布道者及演讲者的角色,转换为有利于突出学生中心地位的课堂语言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时的引导者、使学生参加活动的鼓舞者、学生语言活动的评价者甚至是教学活动的平等参与者等等。

  (二)运用能力本位教育理论革新英语教学方法

  能力本位教育教学过程同其他的教育过程一样,它是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任何教学活动需要一定的外在组织形式来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英语教学强调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在学时不多的课程中,既要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又要培养较强的职业应用能力,这对所有的英语教师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选择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来适应具体环境下的不同层次的学生,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将是改革英语教学的一个核心。要改变这种单一的无效的教学方式也是迫在眉睫。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未来职业特征,在围绕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的同时,灵活多样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各种教学活动,设置多种形式的英语课堂环境,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学习中,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使内容组织服从于所要解决的职业领域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各专业的特点,除了有基础英语教学课时,还应设有专业英语教学课时和对应的实习课时,注重实践性,将英语语言知识与学生所学的专业融合起来,英语只是一门语言工具,是为专业服务的,所以英语课程基础知识的教学应结合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和实际工作要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并以此为铺垫,结合各专业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在专业范围内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以期达到专业加英语的复合技能。

  (三)运用能力本位教育理论革新英语教学内容

  英语教学内容的改革首要重点是对英语教材和教学资料的革新。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中教材是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大纲以及练习的设计和安排有着直接的影响;它能指导教师和学生课堂上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目标结构设计是以达到课程目标要求为前提,以教学目标设计为基础的。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贯彻一体化原则。为了充分体现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能力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教材内容结构设计,应围绕学生素质形成和具备能力展开。按素质形成对知识、技能和品性需要,或按能力形成对知识、技能的需要来组织教材内容,并要体现网络化原则,在教材设计中,首先要以教材目标结构设计为中心,设计出包括各种经验结点及其连线的网络型图式,然后依据这种图式来编写及阐述教材。其次在各种经验结点的阐述方面要作出恰当的概括,并适当提示各种联系线索。

  参考文献

  [1]  刘洁. 混合式学习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职业教育,2018,(18).

  [2]  张红延, 田太和. 澳大利亚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J]. 河南教育(职成版),2019,(5):30-33.

  作者简介:李芳芳,女,硕士,副教授,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