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初探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预测,阅读策略单元,阅读教学
  • 发布时间:2023-07-07 10:55

  吴思思

  扬州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摘 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新设阅读策略单元,各个年级的阅读策略单元呈现不同的特点,这是对以往阅读教学的新突破。统编版三年级阅读策略单元是预测阅读策略单元,该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本研究首先分析该单元的作用,其次根据当下预测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现状,对教师教学实践进行一定的思考及探究。

  关键词:预测;阅读策略单元;阅读教学

  一、预测阅读策略单元的作用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共有三篇课文,每篇课文有不同的预测要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该单元的精读课文,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预测、怎样去预测。此外,该篇课文多处设有旁批,根据旁批提示,教师能够有效启迪学生拓展思考。在学生了解了一定的预测策略后,《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便是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预测实践平地,能够有效地进行预测的初步实践。教师在教学时应鼓励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自主进行预测,勇敢表达。在《不会叫的狗》中,编者设计了故事结局的预测。这是在进一步引导学生实践多角度预测,巩固和提升预测能力。同一文本由于学生的自主预测会出现多样的情节发展以及故事结局,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的第二学段(3~4 年级)要求指出,学生应乐于用口头、书面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的自信。[1] 在预测阅读策略单元中,篇目课文的课后习题中都涉及到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这一方面不仅是对预测策略的再次练习,更是对学生口语表达的锻炼。张春慧(2022)指出,在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2] 通过预测阅读策略单元的学习,使得学生的语言组织在预测中得到运用与提升。

  二、预测阅读策略单元教学现状

  (一)预测基本标准模糊

  白秋生(2021)指出,在预测单元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预测的基本标准模糊。此外,学生缺乏从无阅读策略意识到阅读策略意识的转化过程,多数教学直接进入阅读策略学习运用,这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3] 在笔者的实习实践中,发现部分教师并未能完全意识到预测阅读策略单元与其他单元的区别所在,亦采用原有的教学方式,未能够精确地设计出与预测阅读策略单元相契合的教学方案。

  (二)教学活动形式单一

  预测阅读策略单元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思维的拓展与提升,强调学生的自主预测。唐铭萧(2021)指出,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选择以讲授法为主,传统的小组合作为辅,教学活动形式单一。[4] 缺乏教学情境创设,导致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教学效率。部分教师只将教材课后习题作为教学活动的内容,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思维,培养预测意识。

  (三)课后缺乏持续指导

  唐铭萧(2021)指出,在课后运用阅读策略中,只有少部分学生会主动使用阅读策略,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在独立阅读时去使用学会的方法。[5] 由于初步接触预测阅读策略单元,学生不能较好地将课堂上所形成的阅读能力有效迁移至课外阅读。这也体现了在当前预测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对于课后指导较为缺乏。

  三、预测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实践初探

  (一)课前明晰预测目标

  教师在教学前应明晰教学目标,关注单元各项间的关系,整体把握,展开教学。教师在执教预测单元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在此教学片段中,从导入开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预测,以预测贯穿整个教学流程。依据文本的语言特点,结合课文批注,引导学生感受预测,唤醒学生的生活、阅读体验,激发学生预测的兴趣。此外,该课文是学生首先接触到的一篇与阅读策略相关的课文,教师也需要积极引导培养学生从无阅读策略意识到阅读策略意识的转化。《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文注重预测故事情节,《不会叫的狗》一文注重预测故事结局,口语交际则是通过题目预测的迁移练习,习作部分的续写故事是对故事情节的创编,语文园地则是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场景中根据题目而进行的预测。由此可见,预测阅读策略单元各个部分的教学目标高度统一,教师在教学前有必要清楚了解,整体把握预测目标。

  (二)积极创设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预测阅读策略单元中,三篇课文文本都是十分富有趣味性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研读文本,积极创设教学情境。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有多处旁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将旁批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启发学生习得预测策略。此外,教师可以假设旁批为学生的“阅读小助手”,将旁批拟人化,或是请个别同学来朗读旁批内容并谈谈自己的看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略读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以及《不会叫的狗》中,教师可以作为一个积极的引导者,让学生主动大胆表达。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板块中“名字里的故事”有效地将预测与口语表达相结合。教师可以设立“猜名字”的教学环节:一名学生猜测另一名学生名字的含义及来历,如有感兴趣或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向被猜测的同学提出来,进一步了解。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培养了预测的技法,更能够对自身的语言能力、表达交流有所锻炼与提升。

  辛继湘(2022)指出,教科书情境设计能够通过生活化的情境,把学科知识纳入生活世界的境遇中,为学生把知识中的养分转化为核心素养提供条件。[6]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立足生活预测。将生活实际与语文相联系,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沉浸其中。

  (三)课后坚持迁移拓展

  陈先云(2018)指出,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只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更加注重的是将阅读策略迁移运用到不同的情景或文本中去。[7] 预测阅读策略单元每课的课后习题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扶手”,有利于教师巩固教学。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的课后习题:读读下面这些文章或书的题目,猜猜里面可能写了什么。包括《夏洛的网》、《帽子的秘密》等趣味故事。通过该课后习题的练习,能够有效地让学生迁移拓展课内学习的预测阅读策略至课外文本。除了语文教材中的课后习题资源,教师也可以采用积累的阅读素材,引导学生迁移拓展阅读策略。此外,教师在布置阅读任务时,让学生运用预测策略进行文本的学习,阅读结束后组建交流分享会,通过分享展评,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让阅读策略的学习由课内延伸至课外,体现迁移运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张春慧.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J]. 读写算,2022(32):74-76.

  [3]  白秋生.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初探——以统编版三年级阅读策略单元为例[C]//.2021 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 出版者不详],2021:384-386.

  [4][5]  唐铭萧.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教学研究 [D]. 四川师范大学,2021.

  [6]  辛继湘. 基于新课标的教科书情境设计: 内涵、意义与策略[J]. 课程. 教材. 教法,2022,42(12):67-73.

  [7]  陈先云. 预测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及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J]. 小学语文,2018(09):46-50.

  作者简介: 吴思思(2000.06——),女,汉,江苏南京人,扬州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