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育对爱国主义的弘扬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语文,爱国主义教育,语文教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7-09 20:20
王云华
(福建省福安市实小教育集团龙江校区)
【摘要】在小学阶段,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精神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中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将爱国主义情感深植学生心中,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从小培养学生对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小学阶段教育是一种启发性的学习,在此期间,爱国主义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以小学语文教学为实例,探讨如何贯彻爱国精神。
【关键词】小学语文;爱国主义教育;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3-006-01
语文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有着先天的优越性,语文老师要从语文教材中发掘爱国主义的资源,并根据语文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适时组织和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爱国情怀。
一、爱国主义概念
爱国主义是个人或者集体对国家的一种积极的支持态度,反映了个体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和尊严感的结合。爱国的体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体现在国家尊严和自信上,体现在保卫祖国,争取国家独立、强盛的伟大事业上。爱国主义既体现在法律、政策、道德、艺术等方面,也体现在各个方面,它对民族和民族声誉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一)深挖教材文本,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新的课标实施后,小学语文在教学方式和内容上都有了新的变化。小学语文老师要对小学统编语文教材进行全面剖析与研究,根据课本的具体情况,科学地选取教材,进行针对性地进行爱国主义宣传,用好语文教科书,厚植家国情怀,才可以真正提升小学生的爱国之情。就汉字的教育来说,传统的语文课本是经过科学的设计与编排的,将爱国主义的材料融合到每一节的知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掌握汉字的含义,掌握祖国语言的运用规律,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统编小学语文课本特别开设了“汉字之旅”这一综合教学项目,旨在从整体上促进小学生语言用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运用汉字的内涵,有甲骨文、金文、小篆、篆刻、楷体等.如今最流行的就是楷体,“楷”就是规矩,就像做人一样。在教材的指导下,对汉字进行深度研究,从汉字的学习到对语文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充分发挥中国语文深厚的深厚底蕴,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培养他们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和语文的喜爱。
(二)巧借写作教学,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在小学阶段,学生在接受了一定的知识输入后,必须能够自主地进行知识的输出。作文既是学生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又是一种很好地表现自己的情绪。在实践中,教师要把爱国主义精神运用到作文教学之中,运用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加深他们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体悟和理解,自觉地把“爱国”作为题材的作文素材,通过练习来影响和洗涤他们的灵魂,让学生对国家产生一种更为深厚的感情。例如,《日月潭》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小学语文课文,以我国台湾著名景点日月潭为内容,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强烈爱国情怀。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通过对所喜爱的景点的描述,使其能够更多地感受到自己的感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并将自己的人生经验与所喜爱的景点联系起来,以此来表现自己对家乡的美好和美好。同时,老师还能从《日月潭》中的优美词语、句子乃至段落中,对其进行实例剖析,使其能更好地把握词语的运用,并在欣赏句子的同时体会到爱国主义的情怀。此外,老师还可以利用仿写、重写、续写等方法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让他们在作文中抒发爱国主义情怀,从而使他们在作文中获得国家的骄傲和对国家领土的感情,并通过语言来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
(三)落实文化传递,推动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国家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传递法”是把传统的伦理规范传授到学生身上。此外,所谓的“民族自信心”,其实就是一种“民族自信心”,而“民族自信心”则更为根本性、更为宽广、更为深刻。中国的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的文化底蕴,它的内容和形式都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在我国,传统的“国粹”、“中华文明”、“中国特色”、“以国为本”为标志的“民族文化”,是当前我国小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善于运用文化的传播,以促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提高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例如“和”作为中国传统的一项重要理念,它蕴含着“仁爱”的理念,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如何解释它,把它传达到孩子们的文化意识之中。比如老师在引导同学们学《我要上学了》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看到漂亮的图画,56张脸露出灿烂的笑容,让同学们从中体会到去学校的快乐,这里面包含着“和”的理念。原来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同学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从而极大地增强了爱国的教育作用。
结语
爱国情怀在初等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小学语文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教材入手,深刻发掘出爱国主义的内容,并能反映出编写的目的和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在不知不觉中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起爱国的根本,从一开始就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我们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需求,为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提供更多的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1(38):2.
[2]刘玉玲.浅析小学语文教育对爱国主义的弘扬[J].教育艺术,2021(0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