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游戏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游戏,德育
  • 发布时间:2023-07-09 20:21

  薛海莉

  (濮阳市绿城小学)

  【摘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论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体育游戏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对学生良好体育道德品质形成,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要适当渗透德育教育,增强学生对体育游戏的规则意识,培养其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体育精神,树立终身体育价值观。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游戏;德育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3-009-01

  前言: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作为现阶段学校教学中需要教师重点关注内容,各科目教师都在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创新教育教学活动。小学体育游戏作为小学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之一,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在发展体能的基础上积极渗透德育教育,不断提升学生德育素养,从而促进学生体育品德的形成。

  一、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作为小学生非常喜欢的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应用于课下活动,更有助于学生课间活动的文明有序,从而规范了学生的课间活动。

  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内容,也是体育教学手段,是组织体育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一种“活动性游戏”。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的结果,来判断胜负,通过其中的竞争特性,来激发并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一般来说,体育游戏活动通常由活动规则、参与方法、身体活动以及结果等几个部分构成。身体活动是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的核心要素,它是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关键一环,体能发展。根据游戏的目的,可以分为竞争性游戏和娱乐性游戏,在具体的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目的与教学计划,合理编排和选择游戏内容。例如,在球类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用于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在田径项目教学中,运用体育竞争类游戏激发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引入游戏教学的意义

  小学体育游戏,在组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状态等因素,否则组织不当,不仅达不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也有可能会给学生带来身心伤害。如果游戏活动量太大,学生要承受的生理负荷过大,会打消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开展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每名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甚至是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等。其次,还要学会与小学生之间的沟通,语言表达还不能太专业。因为对小学生来说,复杂专业的语言表述,学生很难理解,这不利于学生理解体育游戏的规则等。要合理运用语言表达方式,增加与学生之间的合理沟通,才能促进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在课堂上,教师也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更多表达交流的机会,来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在游戏教学中,合理使用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还能让学生明确其具体规则,对培养学生要守规矩守规则等方面,也有诸多的促进作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游戏活动,对于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也是非常重要的。开展游戏教学,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长远来看,对于教师实施教学改革,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小学体育游戏中的德育渗透方式

  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渗透德育教育相关内容,需要借助教学活动设计与德育相关内容进行挖掘,而后根据小学生成长特点进行设计,这样体育活动对小学生才有吸引力,教师才可以在教学中自然渗透德育教育。

  (一)通过游戏竞赛,渗透德育教育

  在创新体育游戏活动时小学体育教师要明确学生是课堂主体,所以必需要以学生为主进行创新。要根据小学生实际成长特点设计课堂体育游戏活动,既对小学生有吸引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对学生体育品德的培养有帮助。在创新体育游戏活动时,教师一定要避免生搬硬套,要保证科学融入,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活动才更能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

  例如,在《足球——脚内侧运球》这节课中,为了巩固学生用脚内侧运球的技术动作,教师可以设计体育游戏《穿越雷区》,用标志碟作为地雷,用脚内侧运球技术“S”型通过标志碟,触碰1次地雷,扣1分,比一比哪一队的学生,通过的又快失分又低。这个游戏既巩固了所学运动技能,发展了学生的体能,又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还进行了运动竞赛。在竞赛中悄无声息地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努力赢得胜利的集体荣誉感。通过比赛教师可以让学生享受胜利的喜悦,同时也要教给学生要正确看待失败,学会坚持与不气馁等。

  (二)创设良好氛围,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将关注点放在学生学习氛围优化上,借助氛围进行引导教育。小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在教师进行体育游戏教学时,可以通过鼓励、表扬、欣赏等教学方式创设积极向上的氛围,在学生做的好时,积极表扬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学生鼓励与认可,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自信心,使学生有主动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勇气,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教师在进行《队列和队形》教学时,可以设计反口令练习的体育小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比比看谁做得又快有对。教师及时进行表扬、激励、赞美等方式给予评价,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三)利用游戏规则,渗透德育教育

  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体验到游戏的参与乐趣,还能学习到老师具体的组织方法,以及游戏衍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如团队意识、集体主义、学会独立思考等内容,这对于学生今后道德品质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如教师在组织“踩影子”体育游戏活动时,要提出该游戏的具体规则,同时教师可以先找几个学生一起示范。这样边讲解规则,边示范,边说要求。这对学生来说,不仅帮助理解,而且加深记忆,便于学生课后进行合理组织。同时,教师要及时补充这个游戏的道德品质教育内容,并用合理的奖惩方法,展示在学生面前。

  (四)增强游戏参与度,渗透德育教育

  在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就必须要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实践操作,手脑结合,才能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在组织“篮球与乒乓球”的游戏中,女生对球类的喜欢程度,往往不及男生,对球类项目本身具有一定的排斥性。在此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来解决男女生由于性别差异带来的运动兴趣不足的问题。如可以用找好朋友来做游戏,或者找老师来参与游戏等方法,这样让学生逐渐习惯球类游戏活动。在组织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讲一些球类的相关基础知识,这样师生就在玩中学、学中玩的环境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活动的实施不但要增强学生体质,更要在这一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其必备的体育品德素养,进而促进综合素养的提高。具体而言,可以利用不同形式的体育游戏实践活动和体育游戏竞赛等展开德育教育。教师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要渗透得无声化、恰当化。

  参考文献:

  [1] 凌东秀. 探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体育德育渗透路径[J]. 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1(7):119.

  [2] 杨积强,陈雪飞.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体育活动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J]. 新课程,2021(35):43.

  [3] 胡涛波,谢益凯.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学科德育教学实施的路径优化探微[J]. 青少年体育,2020(7):30-31.

  本论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2021年度一般课题,《小学德智并育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21YB1266)研究成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