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朗读教学,提升语文课堂效率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朗读教学,小学语文,措施
  • 发布时间:2023-07-09 20:21

  孙聪聪

  (德州市陵城区临齐街道办事处凤凰中心小学 山东 德州 253500)

  【摘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情感阅读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师要求学生以洪亮的声音和饱满的情感阅读语言,从而理解文章的美,用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受和价值观,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设计小学语文课文的情感阅读,使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文章的意义,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使他们品读汉语言文学,学会欣赏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本文着重探讨小学语文情感阅读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朗读教学;小学语文;措施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3-008-01

  朗读是对情感的一种表达,也是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课程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感朗读的形式,不断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让语文课堂生动活泼,灵动且有效率,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存在感,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为小学语文课堂的发展奠定基础,让小学语文课堂变得高效生动。

  一、强化现代朗读教育指导方式,认知学生朗读差异

  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明确相应的教学策略,真正了解学生的认知差异,并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来引出相应的课程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动画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对其进行针对性引导,从而提升学生的汉语言文字以及语句的应用能力。因此,在强化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基础之上,教师要通过多种趣味化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语文阶段,就能细细地咀嚼语言文字的内容,并且不断消化和吸收。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水平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促进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了解到自己的差距,并且对学生进行相应引导,让语文朗读变得更加有趣且高效。

  二、充分利用朗读时间,把握不同文本的朗读技巧

  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之中,要想真正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奇妙,教师就要让语文课程散发更多的魅力,并且保证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能用心读、用心体会,收获更多情感的认同以及提高学习技能。因此,教师在不同文本的朗读教育过程之中,都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自我朗读,并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开展朗读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在指导文言文、诗文等类型的文章过程中,由于这类文章的特殊性,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要反复品读。学生通过这个规定的动作,来抓住文言文,或者是文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字眼,加强对这部分的认知,才能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相应内容,才能从整体中把握细节,真正促进感受文言文以及诗文的魅力所在。例如,在对散文进行阅读指导的过程之中,因为散文本身具有优美的语言,教师就要让学生寻找自己所认为具有美感的句子或者段落进行赏析,在朗读时间安排上,就可以充分展现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多读一些文章中的优美片段,并且通过赏析的形式表达出来。表达的过程就是与作者产生共鸣的过程,同时也是朗读此类文章充满美感的过程。例如,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说明文的阅读过程中,则要让学生重点把握说明对象和说明方法,并且要明确说明文的语言准确性。因此,教师所需要抓住的关键点,是让学生整体掌握说明文的说明形式,把握说明文的整体内容,促进学生对此类文体的阅读。

  三、开展多样形式的课堂朗读,体会朗读的魅力和价值

  教师在进行语文课程朗读教育指导过程中,要明确除了传统的分段分角色分小组朗读、男女分读、接力读的朗读方式以外,还可以采用多种朗读模式,例如,高低读、课本剧朗读、朗读竞赛、朗读情境分享会等,从而鼓舞、激励小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在多种朗读方式的激励之下,开展今后的朗读学习,体会朗读的魅力,加深对朗读的体验和感悟。

  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要想将学生的学习价值和学习能力体现出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充实语文课程朗读的形式,让学生利用朗读获得更多新的体验。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开国大典》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教师就能利用融入情境的模式,激发学生开展朗读工作。

  在课程的导入阶段,教师播放开国大典的纪录片,让学生观看视频,刺激学生深入教学的情境之中,体验开国大典当时的情境,真正促使学生在朗读课文之前,将当时豪迈的情感基调奠定好,感受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广场之上的坚定之心,真正为祖国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感到自豪。因此,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就应该配备一些铿锵的进行曲,让学生对文本开展朗读学习。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协助让学生逐步融入到情境之中,先构建良好的情绪,其次开展朗读。通过这种模式,不断增强学生对开国大典当时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真正融入到当时的情境之中,在反复听毛主席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这句话之中,感受我国的革命文化,并且进行自我情感朗读,促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被层层点燃。在这种情感的体验之中,学生的情感是不受自己控制的,就像站在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一样激动。学生伴随着老师事先准备的铿锵的进行曲进行朗读,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很多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是为不畏艰险、不畏困难的那些革命英烈所流下的泪水,也是为那些浴血奋战在抗战第一线的战士所流下的泪水。很多学生在情感的朗读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这篇文章的真谛,同时,也感受到了浓烈的情感文化,提升了在学习语文中的情感价值。

  综上所述,朗读教学作为小学阶段语文教育活动的基本措施之一,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一定要利用朗读教育的形式,来转变自身对教学的态度,了解朗读教学的重要意义,提升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发展性,并且关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促进语文教育活动的不断改进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彩琳.让书声成为学生精神律动的音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朗读训练案例研究[J].汉字文化,2020,(02):63-64.

  [2]冯小燕.小学语文有效朗读教学研究[J].甘肃教育,2019,(06):56.

  [3]姚玲玲.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法探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02):132-133.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