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实现趣味化和生活化教学的探究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体育,趣味教学,生活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7-09 20:23
张 璞
(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第一小学)
【摘要】当前我国的教育,主要是开展素质教育,我国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促进国民身体素质提高的重要阶段。让学生们对体育不再抱着抵触和畏难心理,而是通过体育感受到运动和生活的快乐,从而拥有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小学时代,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趣味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3-013-01
尽管很多小学生活泼好动,然而当他们听到体育课这三个字的时候,很多人还是免不了蹙首低眉。究其原因是大强度的运动量和极高的运动指标令很多学生都感到望而却步,同时不苟言笑的老师又使得他们加大了对于体育的拒斥感。因此针对学生们的反应,紧跟教育的发展,在体育课上进行着适当的变革也是理所应当、合情合理的。体育课应该积极转换自己的形态,向着趣味化和生活化转变,以更好地服务学生。
一、关于体育课的趣味化与生活化
1.何谓体育课的趣味化与生活化
体育课的趣味化与生活化,便是指在体育课中能够设计出令学生们感到新鲜有趣的锻炼项目,从而使得体育课变得妙趣横生而不是如之前那般严肃端凝。体育课的生活化则是将体育课赋予更多的生活内容,让体育中的专业知识能够更加紧密地与现实生活相连,使得体育课不再是令学生们感到有距离感的课目。
2.使体育课趣味化与生活化的根据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处于一生中最为活泼好动的年龄段,热爱游戏是每个儿童的天性。老师们顺应学生们的年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这是人性化教育的重要体现。教育的秘诀往往在于因其势而利导之,唯有顺应学生内在的年龄特点,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动学生们在学习上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如果一味采取高压紧逼的态势,是很难使得学生们焕发学习的生机与活力的。
3.体育课趣味化与生活化的意义
通过趣味化与生活化的体育课,赋予体育课以亲和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们对于体育课的畏难心理。通过游戏,使得体育课真正能够做到寓教于乐。通过游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们的体魄,同时增进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认识到即便是在游戏之中也要掌握着严格的规则,否则的话也很难完成一个令人满意的游戏。在体育课上增进生活化,使得体育课不再成为单一的符号,而是能够切实对生活产生意义的助手,让体育走进学生的生活。
二、使体育课趣味化与生活化的具体措施
1.坚持学生本位,提升体育课的趣味性
让体育课充满趣味的第一步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位,唯有真正地以学生为本位,老师们的教学才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着眼点。想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就必须先要足够地了解学生,老师们要懂得小学生们的所思所想,真正做到“对症下药”。设计生动活泼的体育项目引发学生们踊跃参与,例如传统的“老鹰捉小鸡”、“两人三脚跑”、“大摇绳”等活动。老师们也可以独出机抒地开创出一些富有创造性的体育活动,既能够锻炼学生们的体魄、反应力,更能培养学生们的意志品质,使之拥有足够的团队协作能力——这种能力往往也是当代的独生子女家庭的小学生们所欠缺的,应该在日后的体育课上得到加强。
2.游戏活动模式的应用
对于小学生体育课堂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由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影响造成的,加上小学生本身的耐力不足,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会造成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严重的心理排斥。而体育教学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其中,同时由于游戏的趣味化,学生在参加的过程中能够百分百的投入其中,从而超过学生本身的运动承受负荷极限,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体育学习效果,同时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也是一种锻炼。对于体育课堂游戏化教学模式,其可以将以下几种方式作为参考。像丢手绢活动,这种游戏学生在参与时能够产生较强的互动,同时不同学生之间还会产生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体育精神。另外,在游戏规则中,教师还可以将体育教学的相关内容融入到其中,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对于犯规的学生进行淘汰,使得学生对游戏的参与性提高。而小学生对游戏的积极意识,还能够使其在游戏的过程中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教师的引导更好的参与教学游戏。为此,趣味化教学模式的引导作用,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体育教学知识,同时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营造良好的运动环境
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吸引学生参与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学习氛围,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并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对于环境的营造,首先需要保证校园内的整洁,无论是操场还是教学楼,其都需要保证整洁,使学生在每一个角落都能够感受到神清气爽。在洁净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够更好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另外,对于小学生体育课堂教学,各种教学器材是必备的,像球类和跳绳等,这些体育项目的开展主要是对小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良好的培养。
4.对小学生的生活资源进行充分挖掘
对于小学教育,其是学生接受系统化教育的初级阶段,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在这一阶段的体育教学,其主要是通过生活化的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体育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对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在进行生活作业的布置时,可以让学生进行3天的晨练或者一周的晨练等,通过这种生活化的体育活动教学模式,其能够将体育锻炼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中,使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中,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综合上述所说,对于小学体育教学生活化和趣味化,主要是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能够更加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内容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提高体育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景瑞.试论小学体育课堂如何实现趣味化和生活化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127+129.
[2]吴亮,钱忠华.农村小学体育生活化课堂的构建[J].田径,2017(10):1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