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改革实践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数学,教学改革,实践
  • 发布时间:2023-08-12 14:07

  左 玺 薛玉虎

  在中高职衔接过程当中,数学课程的衔接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由于数学是中职和高职阶段的基础性课程,所以学生如果无法在中职学习过程当中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在高职阶段也无法有效提高数学能力。所以在中高职衔接背景下应当给予中职数学教学足够的重视,积极改进当前中职数学教学模式,从教学体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对中职数学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探讨,培养中职优秀数学人才,让学生都能够顺利进入到高职数学学习当中,为学生个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对中高职数学课程衔接的价值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深入分析在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大量要求,我国也在不断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并对当前职业教育提出了一定的改革要求。希望能够对中职与高职教育进行有效衔接,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都能够顺利参与到高职学校的学习当中,为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专业型人才。在中高职背景下,中职阶段的数学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也占据着非常关键的位置,如果学生无法在中职阶段打下数学基础,就无法顺利参与到高职学习,因此应当积极开展中职数学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真正实现中高职数学学习的有效衔接。

  1 中高职数学教学衔接的价值

  1.1 帮助学生适应时代发展潮流

  不管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都属于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尽管这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区别,但是却又紧密联系。中职学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这也是人才培养过程当中的基础环节,而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重点就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也是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引领阶段。中职与高职的课程衔接不仅能够为中职学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更能够让学生们避免在进入高职学校学习过程当中存在心理落差和学习断层的问题。通过有效且合理的衔接,能够让学生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帮助学生们都能够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在高职学校毕业之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接下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经济发展与时代的进步都离不开教育质量的提高,而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提高,而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不仅要有足够的专业能力,更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职业素养。所以如果学生经历了中职阶段学校的教学,也只是能够胜任一些简单的岗位要求,却无法真正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标准与要求。因此,要想帮助学生适应当前社会对技能型人才提出的标准和要求,就必须要通过中高职的衔接来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满足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1.3 数学课程教学本身特征的要求

  数学课程教学内容本身相对比较连贯且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高等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公共基础性课程,所以在数学知识当中具有非常严密的逻辑和延续性,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还能够让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后服务于自己专业技能的学习。因此为了帮助中职学校的学生顺利参与到高职院校学习当中,并迅速适应高职阶段的数学学习要求与学习任务,就必须要对中职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展开有效的课程衔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都能够在发现问题之后,自主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进而帮助学生顺利地参与到高职阶段数学学习当中。

  2 中高职衔接背景下数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2.1 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问题

  在中职阶段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在相对比较轻松的氛围和环境当中开展数学学习的,所以有一部分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升入高职院校之后,所面临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学生们所接触到的教材内容和学习方式都是全新的且难度相对较高。从数学这门学科本身的特征来说,中职学校所学习的数学知识相对比较基础,所以很多学生都能够轻松地获取这些基础知识。但是在进入高职院校的学习之后,高等数学的难度与深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从基础阶段的高等数学就抽象性较强,所以导致很多学生的学习难度剧增也会造成学生的排斥心理。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学习数学,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后认为更加应当将学习专业技能作为日常学习的主体,并没有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作用与价值,也就没有了学习数学的主动意识,在学习数学时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学生们自然也就无法展开有效的中高职衔接。

  2.2 缺乏明确的数学课程教学目标

  在中高职衔接背景下,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个人学习能力较差且缺乏学习基础,所以在中职阶段大多要求学生只要学会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即可,在学会数学知识之后掌握相关的数学能力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使用计算工具的能力,让学生都能够在中职阶段的数学学习当中产生足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通过基础的逻辑思维能力来解决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问题。但是相对于中职阶段的数学教学目标而言,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目标相对较高,而课程培养目标也更加向学科化的方向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们都能够在实际生活当中应用数学知识。所以在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的数学培养目标有着很大的差异且落差较大,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在中职升入高职之后有着很大的心理落差,也不能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

  2.3 中高职数学教学模式衔接性较差

  在中职学校的数学课堂当中,大部分学生都是以公式教学和定理教学作为课堂主体的,让学生们都能够掌握公式的实际应用方法,而在课堂之外,大部分教师也注重让学生来练习考试的题型,并在课堂上讲解相关内容,所以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缺乏延展性,也就导致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缺乏灵活度,比较依赖教师的引导与课堂学习。在这种模式当中,学生如果升入高职阶段学习高等数学就会面临很大的困难,不仅要转变思维模式,还要转变学习习惯。再加上很多高职阶段的高等数学学习教学内容较多,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多以引导和交流为主,让学生们感受到在这种课堂模式当中数学学习的难度相对较高,如果学生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跟不上教师的课堂节奏。所以在中高职阶段数学教学方法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快速适应高职阶段数学课堂,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来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热情。

  3 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3.1 合理设置课程教学目标,加强中高职数学教学目标的衔接性

  在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目标与高职数学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很多学生在进入高职阶段数学教学之后,出现一定的不适应性,且数学学习能力也无法满足高职阶段的数学学习需求,因此应当重新设计与定位中职数学教学目标。第一,在中职数学教学当中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数学应用能力为主,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提高教学力度与教学难度,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合理增加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让学生们都能够在中职数学课堂当中产生足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第二,根据中职学校各个专业不同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需求,加强学校内部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可以与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之间展开定期交流,共同探讨教学目标,根据自身的教学现状科学制订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的数学教学目标。

  3.2 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开展数学课堂教学

  在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不同的学生其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中高职衔接当中,中职数学教师应当了解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展开数学教学。而中职数学教学与高职数学教学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比如中职数学更加注重用静止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高职数学则更注重用变化的视角来考查问题。所以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开展数学课堂,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职阶段的数学学习。在中职数学教学当中以规则图形的面积作为计算主体,而高职数学则以不规则图形面积作为计算主体,加入了定积分的内容。所以不管是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还是高职学校数学教学,都应当认识到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当前的教学需求,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能力,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除此之外,中职学校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就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实践的模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学生可以根据当前自己已经学到的知识和计算能力来解决其中的一部分问题,要想真正深入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去学习全新的数学方法和思维模式,所以这种实践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下一节数学课永远保持好奇心。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视频、图片等模式都能够为数学课堂增添许多活力,通过这种更加直观具象的模式,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参与感,让学生在无意识的过程中形成逻辑思维能力,所以要想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当中,就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都能够产生问题意识,并在发现问题之后学会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当创设情境,让学生都能够在情境当中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比如教师可以以数学问题情境为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独立探究,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数学知识体系。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当精心构建符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同时不仅要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更要让学生独立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问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过程当中感受到成就感,慢慢地也就会产生数学学习热情与兴趣。

  3.3 中职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学生是否拥有正确的学习习惯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适应高职阶段的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在中职阶段数学学习当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探索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的主动性与参与感,让学生能够顺利参与到高职阶段的数学学习当中。第一,教师要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对数学知识养成正确的认知并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第二,在中职学校的实际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当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来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当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第三,教师应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让学生都能够尽快适应高职阶段的数学学习。第四,高职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灵活调整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高职阶段的数学教学方式和学习节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结论

  综上所述,要想真正实现中高职数学课程的有效衔接,提高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能力,就必须要积极对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可以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共同努力分工合作,构建共同的数学教学体系与教学目标。通过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都能够在灵活轻松且适合自己的教学氛围当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使中职学校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作者单位:兰州现代职业学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