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
-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数学,引导,自主学习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0-06 16:10
吴 明
(湖南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小学)
【摘要】由于新课改的广泛推广,教育行业的标准也出现了相对应的变化,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对应的数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高效的自主学习。一般情况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不仅会决定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会影响到学生后续的学习。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发挥引导作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并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逻辑思维、探究思维等多个思维都得到相应的发展。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引导;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2)7-001-01
所谓自主学习是以学生自身为中心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打破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想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加高效,在上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确保学生们的学习学生处于主动的状态,这样才能够体现较强的自主性。而新课标也提出了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为了让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尽管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比较基础,但是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确保学生能够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而在小学数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勤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1]。由传统教学方式来看,以传统模式对课堂进行讲解时,许多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都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或许有些学生在教师讲解时对内容有了大致了解,但当实际做题时却又一头雾水,其主要原因都归结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不够细致,理解的不够透彻,为此,学生可以自主性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复习,加深记忆,提高自身学习效率加快教学进度。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措施
(一)设置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应更加重视从情境的角度的方法进行教学,从一定程度上进行划分,可以将整体教学活动看成阶段性教学,主要分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两大步骤。在教师进行日常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对书本知识有一个更好的理解,能对所学知识更好的吸收,教师可以课本教材为基点,结合实际生活,创造相应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让整个问题显得更加通俗化,吸引学生深入思考,引发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可能性》这一课时,可以借助一些常识性问题或者日常生活情境来进行讲解,比如,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枚硬币或者一个骰子,拿一枚硬币抛掷让学生回答硬币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各为多少,或者拿一个骰子抛掷,让学生回答筛子各点朝上的可能性为多少。通过实践情境教学,让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更加深刻,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可能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关系,让学生对可能性有一个正确的认知。通过情境教学,将所要学的知识点与情境相结合,使得知识点更加通俗化,让学生在理解时显得较为轻松。
(二)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在小学阶段,许多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没有足够的自制力,使得学生普遍自主学习能力较低,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正确指引学生的数学学习,这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自我思维管理,在教学时,以书本知识点为基础,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挖掘、范围性拓展,没有学生自我探究能力及开拓学生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知识点梳理井然有序,在脑海中有着深刻记忆,以便于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加直观的感受。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这一课时时,教师应让学生清晰的理解如何求得多边形的面积,对学生进行合理性引导,引导学生在求多边形面积时,应认清所求的多边形是哪一种图形,找清楚图形的长与宽、底与高,要一一对应,结合所学知识、运用相关公式,对多边形的面积进行求解。在此期间,教师应对学生解题过程进行及时纠错,以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从而更为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结合实际,解决问题
教学本身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而不是仅仅注重理论。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范围之广,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理解数学的实用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引发学生信息自主性学习。对此,教师应该重视教学的实际化,在平常的教学中可以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出发,这不仅能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通过解决现实问题去巩固一些学过的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2]。
结束语:
通过本文所述内容可知,新课改的广泛推广引发教育行业的标准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凸显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从而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发挥适时的引导作用,保证教学能够传授给学生正确且高效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自主学习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华.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J]. 新一代:理论版, 2020(19):1.
[2]刘小虎.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J]. 爱情婚姻家庭:教育科研, 202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