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意义及策略
-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数学,德育教育,有效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0-06 16:17
刘 欢
(广安市前锋思源实验小学校 836019)
【摘要】当前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学工作的关注度也在不断的提高,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德育教育教育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所以,将德育教育与小学教学课程完成全面的融合,对于教学工作开展来说,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合理融入德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来说,围绕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开展教学工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且在此过程中,落实德育教学策略,推动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2)7-008-01
引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落实德育教学理念,需要从教学活动中入手,通过德育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理念,保证学生可以具有探索精神,完成耐心探究培养,从学生基础入手,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与思维模式都进行全面的培养,保证学生可以得到综合的发展,当前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数学练习与生活实践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针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全面的提高。
一、注重启蒙教育,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数学教学中,学生对于自己学习数学知识的目标性不够明确,对于学生来说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所以学生缺少学习兴趣,因此,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的布置教学活动,与家长共同协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地位转向全面的主动地位。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成为学生的知识引导者,不再是学习课堂的主导者,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消除抵触学习情绪,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去,对对学生实施分成教育,注重启蒙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于数学学科的看法,努力的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根据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制定教学活动,充分的满足当前的教学发展要求。
在目前的启蒙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第一,主动的参与到活动当中来。以生活实践内容作为主要的教学活动模板,通过生活实际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关注学生的启蒙,将课上内容与课外内容完成相互的结合,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主要的目标是学生可以做到举一反三,同时学生在发散自身思维的过
程中也能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将给予生活内容完成全面的结合,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使用到生活当中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可以使用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
二、注重习惯养成,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
小学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重习惯的养成,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以自身示范作用来带动学生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师自身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合理使用自身优势完成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考意识的培养,为数学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让学生可以主动去思考、愿意去思考,做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学习氛围的建设,提升班级学习的氛围,使得学生具有良好的思考热情,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用分层教学方式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来说,制定合理的个性化评价制度,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的问题回答之后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表扬,以起到鼓励学生的作用,并且通过此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感。
三、注重开放教学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完成被动的记录学习,在课后,教师也会布置较多的课后作业以起到对学生学习知识复习的效果,但是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一直是被动接受,缺少主观能动性,所以影响了整个学习效果。因此,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目标,保证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课堂课堂学习活动当中来,使用开放式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鼓励学生对问题积极的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整个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观念和学习信心。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美姐,课堂上预留5到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逐渐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可以进行小组教学分配,让学生大胆的对所提问题进行自己看法的表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完成良性竞争,各个小组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并且形成竞争意识,融合德育教学各种内容,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四、注重作业形式创新,落实生活化教学理念
作业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在帮助数学教师推进数学教学进度的同时提高学生对数学公式、定理和计算方法的应用水平和熟练度。但是,在传统的数学作业布置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动接受教师布置的机械、重复的数学练习题,不仅很难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质的提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德育教学的要求,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这也是过去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耐心差的重要诱因之一[3]。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成长和兴趣偏好,在遵循德育教学要求的同时给予学生相对愉快的学习体验。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中的德育教学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只有数学教师充分重视起德育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观念的重要作用,才能促进学生获得能力和精神方面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J].莫海娣.知识文库.2020(01)
[2]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王庆荣,崔芙蓉.科普童话.2019(10)
[3]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途径探讨[J].葛曙霞.情感读本.2020(12)
[4]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究[J].曾令军.课程教育研究.2019(33)
[5]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丁菲.科幻画报.2018(09)
[6]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侯慧.读写算.20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