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快乐数学活动实践策略探研

  •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 关键字:小学数学,快乐数学,实践策略
  • 发布时间:2023-10-06 16:18

  杜春艳

  (襄阳东风中学小学部 湖北 襄阳 441004)

  【摘要】小学快乐数学活动是指教师通过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表现中产生较高的学习情感,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探讨了小学快乐数学活动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参与快乐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快乐数学;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2)7-009-01

  教师通过利用“学生快乐展示”“每课2分钟口算”“每周一数学日记”“每单元一数学小报”和“每日一数学趣题(六年级学生)”五项活动;“1活动+1主题”,即每学期分阶段、分年级开展的数学主题活动,使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形成可持续、高效、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数学学习中,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思想已不再使用。相反,学生的学习潜能被完全释放,在数学活动中进行自我探索和学习,完成数学学习任务,为未来的数学探索发展。

  一、注重学生快乐展示,激发学生活动参与兴趣

  让学生在展示和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双向进步,满足自我学习的需要,从而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进步,完成个人快乐展示的学习任务。例如,在“时、分、秒”这一章节的学习中,笔者首先让学生对课堂的钟表中的时间进行分析,即“8:05:07”这个点,让学生对这个时间点进行时、分、秒的认知,然后通过对时、分、秒的验算进行进位制教学。等学生都掌握这一章节的学习内容之后,笔者让学生对自我学习的内容进行分析,然后进行个人学习成果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通过让不同的学生轮流学习不同的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个人展示,让学生感受到了参与感和荣誉感,同时也帮助学生进行了二次学习,完成了时、分、秒的学习任务。

  二、每课2分钟口算,提升学生计算基础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快乐学习活动中的每课2分钟口算来进行教学,即通过在每节课教学前、教学中或者教学后,组织学生进行2分钟口算训练,让学生形成口算学习习惯,进而达到提升学生口算能力的教学效果,从而让学生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又不影响课堂教学时间和学生学习情绪的情况,有序地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从而对学生以后的口算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章节的学习中,笔者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对加法和减法形成了学习意识,然后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每节课前,进行“一百以内加法和减法”五道题的验算,通过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的学习和口算,对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用更加熟练,提升了学生的口算能力。

  三、每周一数学日记,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数学日记的习惯培养,通过让学生每周撰写自己的数学日记,让学生对每周学习内容、学习经验和学习过程进行简短的日记记录,不但可以让学生养成总结自己数学学习成果的好习惯,同时也为学生在以后的数学学习探究中奠定了基础,从而让学生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可以不断积累经验,改进自身的学习策略例如,在“面积”这一单元的学习中,笔者通过让学生在周末的时候,对面积的认识以及面积计算的公式进行日记撰写,在撰写的过程中笔者尊重学生的学习思维的不同以及对隐私的保护,不对日记进行检阅。通过让学生在撰写的过程中对面积的学习侧重点进行分析,让学生主动了解和笔者进行沟通,最后完成了这一单元的周末数学日记的撰写,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

  四、每单元一数学小报,提高学生探究复习能力

  教师可以考虑运用数学小报的方式,通过对每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趣味整合,对知识点有一个递进的学习过程。教师要注重数学小报的内容编写,要让学生在学习和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轻松自由,对知识点的学习也可以做到快速理解完成,才可以提升学习效率,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三角形”这一单元复习中,笔者通过对三角形的计算方式、三角形的定义等知识内容通过按照三角形教学过程进行复习设计,制作数学小报,然后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学生提升了自己的学习能力。最后在对知识点进行复习的过程中,笔者通过对每个知识点下面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复习数学小报,最后完成了学习任务。

  五、每日一数学趣题,调动学生学习欲望

  教师可以每日设计一道数学趣题,在符合小学数学教材大纲的知识内容上,通过增加数学趣味性,设计出比较具有思考意识和探究意识的数学趣题,让学生每日通过数学趣题的探究,提升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例如,在“圆”这一单元的学习中,笔者通过设计:“圆周长中再画一个圆,求两个圆不同的面积”的趣味题,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首先对圆有一个认知。由于学生还没有接触圆的知识点,因此,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题目的做题思维。在通过课堂教学之后,学生重新规划和进行计算,进而完成了学习任务,也在探索中对圆的认知更加全面。

  六、开展数学主题活动,丰富学生数学主题任务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数学主题活动的实践教学,通过利用每一学期的数学主要学习内容,设计主题班会,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参与数学主题班会,完成学习任务。在班会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可以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有效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意识,而同时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课堂学习的强制性和高压性,学生可以释放自己的潜能,对数学内容进行探究,全面学习,增加了学习乐趣和学习欲望,从而通过丰富学生的数学主题任务,让学生在数学主题活动中完成了学习和探究。例如,在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学期学习中,教师首先构建“我爱数学”的主题数学活动,通过学生总结自己学习情况的方式,让学生对这一学期的知识点进行阐述,然后对为什么学习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进行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笔者积极参与讨论中,从而和学生打成一片,从探究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想法及时了解,然后通过表达自我观点,引导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

  总之,教师应重视快乐数学活动的教学策略。只有真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形成高效、独立、轻松的学习过程,才能在未来的数学学习和探索发展中取得更高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施静.快乐数学课堂的多元构建[J].数学教学通讯,2020,(28):19-20.

  [2]方亮秀.寓教于乐,构建小学数学快乐课堂[J].读写算,2020,(28):163-164.

  [3]陶井华.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快乐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2)166-167.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