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明亮那一方生长
- 来源:《师道》(人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生长,温柔,神情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1-11 16:05
龙少原
宿舍里,亮着十支蜡烛,七个孩子托着小蛋糕,围成一个圈。烛光如豆,在孩子们的脸上明明灭灭,她们的神情难得一致地温柔。
今天是小玲的十岁生日。七个舍友刚唱完生日歌,她却突然抱着我,哭得天崩地裂,肩膀一耸一耸的,眼泪打湿了我的衣服。我拥抱着她,一边拍着她的后背,一边说:“想哭就哭一会儿,会好起来的……”小玲个子不高,巴掌大的小脸,眉弯如柳,双眼如星——你很难相信这个清秀乖巧的小女孩竟然是同学们口中的“女金刚”,可她的确是最令老师们头痛的学生。
刚接班两周,我就领教了她的厉害:上课要么随意走动,要么左顾右盼;要是哪天她无精打采趴在桌子上睡觉——那算你运气好,可以平平安安把课上完。如果你对她提点儿要求,批评两句,或者请她起立问话,她就抓耳挠腮,一言不发,不高兴了就当堂掀翻书桌,“离室出走”,要全班同学满校寻找;宿舍里,踢翻同学的热水桶,只为自己要第一个冲凉;课间,她追到男厕所拎出一个高她一头的男生,因为他竟然敢向老师告状……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轮番向我诉苦。
也许因为我是新老师,她一时还没和我起正面冲突,有时还讨好地帮我拿拿水杯。我留心着她的一举一动,思忖着怎样好好地“教育教育”她。
周三下午,我遇到她时,她正坐在功能教室外悠闲地玩着指甲。想来她是私自逃了音乐课,怎么办?一时间我有些踌躇了。唉,把她引回教室再说!我手一歪,刚领的一叠练习册掉在了地上。“小玲你在这儿?太好了!能帮老师把练习册捡一下吗?我都捧不过来了。”她一骨碌爬起来,捡好练习册后随我回到了教室。随后,又同我来回三次领回了另外一些班级用品,并把它们分发到同学们的桌面上。
劳动过后,她的小脸红扑扑的,额头鼻尖闪着密密亮亮的汗。我忍不住伸手在她鼻子上摸了一把,留下一条黑印。她毫不客气地反手往我脸上摸,“啪”,好响一声!我俩都愣了,她瞪圆眼睛盯着我,眼里满是戒备——这家伙,是等着我生气?我笑着说:“看,你都成小花猫了!”“你也是。”她小声嘟囔,神色明显松弛下来。“累了吧?谢谢你!要不是你啊,老师今天肯定会累晕了。”我递过去两块姜糖,“这是我们湖南的特产,甜甜辣辣。尝尝?”她扭捏了一会儿,接过去说:“我家也有,很多很多呢!我姑姑开的店里什么都有!”我说:“好啊,下回你也带两个给我尝尝?”“好!”
上完音乐课回来,同学们一看到小玲,就围过来向我汇报:“老师,小玲又逃课!”我看了眼脸色立时“转阴”的小玲,说:“你们知道小玲音乐课干什么了吗?她帮着老师去领练习册分给同学了。看,累得满头汗呢!”大家看着我俩的猫脸,也笑起来,我趁机对小玲大加表扬并真心感谢。同学们都鼓起掌来,小玲又扭捏着别过脸,把糖咬得咯咯响——有点酷,有点可爱。周五放学前,我对小玲说:“老师初来乍到,买东西都找不到地方,你能替我买点东西吗?”“好!”
她的声音里,有小小的雀跃。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常常询问小玲同学:班上还需要点什么?于是,教室里时不时地多点东西:讲台上多了个笔筒,储物间的墙上多了几个墙钩,讲台抽屉里多了一卷双面胶,我的语文书里夹了一包金嗓子喉宝,黑板旁多了一块干净的毛巾……每次,我都会笑眯眯地摸摸她的头说:“你真好,谢谢你!”她不收我的钱,说是姑姑送给班上的。我就换着法子送东西给她:一只粉粉的发夹,一个干净的水壶,有时是我随手画的一张画。有一天,她别上了粉发夹,几个女生都夸好看,问她是哪里买的,她说:“龙老师送的!”很骄傲的样子。
长期以来,小玲是与一个集体格格不入的人。她成绩差,无法完成作业,常常受到批评和投诉;她性格乖张霸道,因此没有可交心的朋友;她基础薄弱听不懂课,所以课堂上无所事事,只能东张西望。发脾气、打架、逃课、出走……她用自己的方式试图证明自己的存在——因为她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
发书、买东西一事,让她感受到原来自己也是班集体的一员,可以为老师分担,为同学们做事。至此,她被唤醒了,找到了一条实现自我价值的通道。教室里,有一个小小的身影忙碌着,她主动擦黑板、拖地、整理图书、帮老师抱作业本……除了我请求要买的东西外,她还会主动思考班级的需要。有一次,她提议为班级准备一个医药箱,并自己买了一个水果箱来备用。在她的带动下,同学们捐药、捐棉签、捐止血贴……这个小小的百宝箱如今就由她保管着。她还学会了去关心同学和老师的身体状况,要是哪天谁不小心受点小伤,扭了一下,她一准会热心地从医药箱里找到相应的药品,帮同学擦药膏、涂药油。她是被需要的!会被看到、被聆听、被尊重和被保护!这个认知让她变得格外快乐。
故事持续着。小玲像变了一个人:课堂上,她不再与老师对抗;宿舍里,她不再动辄对同学恶语相向;作业也会尽量完成。最让我们欣慰的是,有三个善良大度的同学与她结成四人生活小组,课间总是在一起说话玩耍,她不再是孤单离群的雁,离室出走的现象也少了。
我爱看她的笑,它有时藏在眼底,有时挂在脸上,更多的时候,这抹笑意浅浅的,很快就消散了。怎样让这个笑容更加长久地驻留?只有以“爱”的方式进入她的成长空间,我想。于是,我的口袋里会有意装着糖果,有机会就和她交换分享,边吃边聊一些生活琐事,我们越来越熟悉了。
一次聊天时,她无意间说起自己的身世。我才知道原来小玲生活在一个残破的家庭。父亲再婚,母亲远嫁,小玲从小就由两个姑姑轮流抚养。她已经整整两年没见到母亲了。尽管姑姑对她很好,她却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性情变得冷漠尖锐。她十分渴望亲情。记得她在日记中写道:“每次看姑姑牵着姐姐的手逛商店,我就特别羡慕。我真想这样和妈妈走在一起,哪怕一天也好。”这段让我落泪的话激起了我要为她寻回爱的念头——一定要让她明白:她不是无关紧要的人,她很重要!
这周回校,小玲又塞给我几粒糖。我神秘地对她说:“今天我们早点回宿舍,我也有好东西给你哦!”晚上,女生宿舍里举办了一个特别的生日会——语数英老师准备了贺卡,我准备了一本相册,照片全是平时留意拍下的:有小玲分书、主动整理讲台、拖地板的身影,有认真阅读课外书眼神专注的特写,有安安静静歪头看着窗外发呆的样子,还有一张是语文听写100分的作业。同学们也用各色的卡纸做成了各种形状的小卡片,卡片上是同学们的心声:有感谢的,有表扬的,有道歉的,有鼓励的,也有提出希望的……小玲有点呆,抱着一堆礼物被大家围在中间,灯光晕红了她白净的脸。最后,我拨通了一个电话,打给她远在国外的妈妈。电话接通,她们母女聊了好久。那一晚,小玲抱着我大哭,眼泪湿了我的衣襟,热了我的眼眶。她,只是一个需要被爱被温暖的孩子呀!
第二天早读课,我为同学们朗读了一篇文章《你很重要》,告诉同学们:“每个你,都很重要。你的善良、包容、帮助可以给人以温暖和成长的力量。”那天,在小玲的语文书里夹着一张照片,照片正面是抿嘴笑着的她,背面是我的赠言:“小玲,你是妈妈最牵挂的女儿,你很重要!你可以为大家带来忧伤也可以带来快乐,你很重要!你的退步让老师心焦,进步令老师欣慰,你很重要!而这个世界,只有一个你,你很重要!”
派送爱心礼物的夜晚是我和同学们精心准备的。为了让她取得同学们的谅解和友谊,为了找到她母亲的电话,并征得姑姑的同意让她与母亲沟通,我私下做了很多工作。当她收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礼物,听到母亲久违的呼唤,她感受到我们传递给她的温暖,意识到“可以为大家带来忧伤也可以带来快乐”,此后她渐渐约束自己,一改往日破罐子破摔的做法,开始认真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来。如今的她,还是不断犯错,但不容置疑的是:阳光已照进这颗小小的长期尘封的心灵,驱散阴霾,她的笑容日渐明媚。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孩子,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关注孩子们的实际感受和真正需求,成为他们生命成长的“在场者”,不抛弃、不放弃,以爱导航,陪伴成长,让每一个生命向着明亮那一方萌芽拔节,舒枝展叶。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东华小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
